佳作尚意 清玩尚法

2019-09-10 07:22
收藏家 2019年12期
关键词:青釉釉色金刚

北京翰海2019秋季拍卖会将于12月11~14日在北京嘉里大酒店举行,12月11~12日预展,12月13~14日拍卖。本届拍卖会将推出全部常规专场,包括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法书楹联、当代书画、油画雕塑、紫砂艺术、古董珍玩等门类。

2019年中,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市场释放流动性。根据艺术品市场研究资料表明,货币流动性与艺术品交易的活络程度呈正比。结合近期国际拍卖市场的表现,诸多利好信息一定程度地给予艺术品市场参与者信心上的提振,也令人对即将到来的秋季拍卖增添期待。

延续近几年稳健为主的经营策略,翰海在本届秋季拍卖会上,依然以市场主流收藏趋向为拍品定位,将中档价位艺术品作为主体,整体门类丰富,层次多元,突出“阵容整齐”的鲜明特点。中国书画仍是秋拍的支柱板块,四个专场共850余件拍品。近现代书画,可流通资源丰富,收藏群体庞大,是市场表现持续稳定的一个板块,翰海在本季推出两个近现代书画专场,在美术史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家,如齐白石、张大干、吴昌硕等,均有作品纳入。齐白石1946年作《三蟹图》,画面空白、疏密关系处理得十分清楚,白石老人充分利用宣纸自然晕化的功能,把蟹壳的凸凹,蟹钳的绒毛,真实地表现出来。吴昌硕画竹不受固有竹谱的限制,而是博采众长,以金石笔法入画。翰海秋拍推出的吴昌硕《竹石图》,以大写意法写墨竹,用笔恣肆而沈穆,竹竿细瘦挺拔,意态清攫,竹叶繁复纷披,次第而生,画中密处愈密,叶不透风,疏处又信笔自如,足见画家深厚功力。

翰海近几场大拍表现出众的“京津画派”名家作品,本次也被规模化地推出。王雪涛以“小写意花乌”著名于现代画坛,他在绘画中,“为万虫写照,为百乌传神”,大胆运用强烈、单纯的对比色,来张扬生机蓬勃的自然生命,融情于自然万物。翰海秋拍,王雪涛《秋菊草虫》画面布局巧妙、疏密得當,所绘菊花、山石,造型准确,色墨相得益彰,蟋蟀、螳螂、青蛙不仅勾勒得惟妙惟肖,而且丰富整体构图、增添盎然生气。王雪涛擅于从平凡事物中捕捉物象的精妙之处,将平凡化为神奇,这一点在《秋菊草虫》中有着生动的体现。另一幅王雪涛所作《消夏妙品》则突出表现了画面色调的清新明快、艳而不俗。此幅画作设色明丽,“以色助墨光、以墨显色彩”,王雪涛擅于借鉴西洋画色彩的规律,在画中运用纯度高、色调醒目的颜色,将其融合于传统的中国绘画艺术,色墨结合,相互映衬,注重传统又能变古出新。

将法书楹联从书画大类中独立成专场,是翰海于20余年前在拍卖市场的首创。本届秋拍,“法书楹联”专场推出作品160余件,朱益藩《楷书二十二言联》、罗复堪《行书十二言联》、赵之谦《篆书七言联》、左宗棠《行书七言联》等俱为本场值得关注的佳作。

翰海秋拍,古董珍玩专场高质高量推出拍品5DO余件,在近年大型拍卖会中可谓最多的一次。古董专场,明清官窑瓷器、玉器、竹木雕、铜器、金铜佛像、文房清供等可谓品类齐全、精彩纷呈。本场瓷器佳作——“清乾隆豆青釉瓜棱海棠尊”,通体施豆青釉,釉色沉静滋润,美不胜收。整器呈瓜棱海棠式,器口外翻,束颈,鼓腹,足外撇呈海棠花瓣形。此尊造型似海棠花而得名,这类器物始见于雍正朝,或出自督陶官唐英之手。唐英督陶近30年,历经雍乾两朝,仿古创新开历代之先河,督造而成的器物,既保持了皇家御用之物的富贵大气,又不失文人阶层的儒雅意趣,乾隆皇帝心怀尚古,唐英迎合乾隆喜好,所烧造瓷器除了创新,多为仿古,在承前朝旧制的同时继而加以精进。

釉色瓷中的青釉为中国传统釉色之一,清代景德镇御窑厂继承宋代龙泉窑的优良传统,工艺技术已臻炉火纯青,对青釉颜色控制自如,烧制出釉色、质感不同的青釉品种。据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载:“根据釉色的深浅不同而分别定名……色泽以豆青最重,冬青次之,粉青最浅。豆青釉色深且浓,釉面肥腴;冬青釉色调匀净苍翠,釉面平整光润;粉青釉色淡,较影青略深,本系仿景德镇湖田窑而作,釉面细匀。”此件器物施豆青釉,釉面失透,丰润肥腴,釉质匀净纯美,加之独特的瓜棱纹饰,别有韵味,于至纯至净中彰显乾隆皇帝的高雅品位和单色釉登峰造极的工艺水平,属乾隆朝瓷艺的代表之作。

玉雕中的山子历来是皇家长物、收藏重器,尤其是乾隆时期,玉雕山子更是其巅峰之作。翰海秋拍推出的“清乾隆白玉大禹治水山子”,玉质温润细腻,为整块玉料雕琢而成,采用圆雕、浮雕及镂空雕技法,处理的情境逼真,山石林立,山石间飞流直下,山石上人群聚集,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挥锨舞镐,开山移石,疏洪导水,场面恢弘,气势非凡。玉师们巧妙地结合材料的原有形状,灵活安排山水、人物,工艺之精美叹为观止,不但是一部具有丰富内涵的壮丽史书,也是一件无与伦比的艺术瑰宝。山子底部刻“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篆书款。

摧破金刚,或称摧坏金刚,藏名为多杰南炯。多杰是金刚,南炯就是摧毁、破坏、毁灭之义,故称摧破金刚。最常见的形像,主要是身着绿色、三目、左手持金刚铃、右手持十字金刚杵。古董珍玩专场,“十五世纪铜鎏金摧破金刚”,工艺精致入微,气韵典雅唯美。造像面相饱满方正,三目皆圆睁,神态威严,头戴花冠,肩披帛带,颈饰华丽复杂的璎珞,下身着长裙,衣纹流畅优美,生动传神地表现出丝织物的质感。摧破金刚跏跌坐于莲台之上,右手托十字金刚杵,左手执金刚铃,莲瓣饱满有力,堪称明代造像中的上乘之作。此件拍品风格上弱化了梵藏造像的特点,融入汉地传统审美文化,表现为高度融合的艺术特征,并以铜质细腻、鎏金纯厚明亮、装饰华丽而著称,做工精细。

铜炉在艺术品市场中具有专项收藏群体,在拍场中也属于较受关注的珍玩品类。翰海秋拍古董专场,“清雍正铜弦纹筒式三足炉”铜质精纯,皮壳色若熟栗,润泽内敛。平口,口沿较宽,筒形腹,线条流畅,下呈三足。器身饰弦纹三组,每组三道,上下间距均匀,质朴简单,器壁厚薄适中,持之坠手,叩之音清,内蕴端正古朴之气,符合明清文人的审美意趣,是文房案上之佳玩,可入手把玩摩挲,也可作陈设观赏之用。器底镌“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

(责任编辑:李红娟)

猜你喜欢
青釉釉色金刚
追影记
浅谈宋瓷
探索铜官陶釉色应用于室内空间设计
寿州窑瓷器釉色之流变
古文字中“口”部件的作用研究
吴昌硕篆刻实践研究
龙泉窑三问
浅谈毡包青釉
古陶瓷鉴定:从标形学到痕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