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索·选材·详略·点题

2019-09-10 21:48廖振强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29期
关键词:线索点题选材

廖振强

【摘要】 中心是文章的灵魂,“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是中考作文一类卷的评分标准之一。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掌握线索分明,突出中心;围绕中心,选材组材;详略得当,凸显中心;多种渠道,点明中心等写作方法,实现突出文章中心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中学作文;突出中心;线索;选材;详略;点题

从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作文中心不突出,主要原因是学生不知道“怎么写”,没有学会突出中心的方法与技巧,缺乏打开通向作文之门的“金钥匙”。因此,指导学生掌握突出文章中心的方法非常重要。

一、線索分明,突出中心

文章的线索包括:1.以人物为线索;2.以事情为线索;3.以物品为线索;4.以地点为线索;5.以时间为线索;6.以感情为线索等。文章线索分明具有组织好文章材料,贯穿好全文脉络,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

例如,有一位同学写《粗糙的手》,标题就起到点明线索的作用,文章以外婆粗糙的手为线索,具体描写了外婆那双粗糙的手的样子,外婆用那双粗糙的手为“我”制作木薯汤圆的过程以及“我”看到外婆那双粗糙的手之后的心理、动作、语言,突出了外婆爱“我”、“我”爱外婆这一中心。

部编版八年级课文《白杨礼赞》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线索,借物咏人。文章开头点明白杨树的“不平凡”,点明文章的抒情线索,然后写白杨树生长环境不平凡、外形不平凡、内在气质不平凡,逐层深入地表现白杨树的“不平凡”,借白杨树的不平凡形象,歌颂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军民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二、围绕中心,选材组材

文章的中心是选择材料的依据。我们要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决定材料的取舍,最能突出中心的材料,我们要把它选进来,并且要安排好写作的顺序;与中心没有关系的材料,我们要坚决舍弃,这样才能突出文章的中心。

例如,写《难忘的国庆节》这一题目,应紧紧围绕“难忘”两字,确定一个具体要表达的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精心选择典型、新颖、真实的材料去写。如果你确定的中心是歌颂祖国的强大,表达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可以选取观看国庆节举行的70周年庆典活动节目等材料来写;如果你确定的中心是表现一家人的爱国情怀,可以选取国庆节当天,一家人在家门前立旗杆、升国旗,爷爷在国旗下讲话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如果你要表达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决心向先烈学习为祖国为人民作贡献,可以选取国庆节当天去参观当地的革命烈士纪念馆,了解当地的革命斗争历史,去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等材料来写,而自己当天早上怎样起床、怎样打扮,吃什么早餐,学习怎么辛苦、无聊,自己与父母的争吵等与中心无关的事情就不能写。

又如,写《学校见闻》一文,有一位同学写了举行校运会的当天,同学们吃早餐的情景,举行校运会开幕式的情景,介绍校运会的项目,描写观众的喝彩,介绍每个班获奖的情况,也表达了对自己班获得团体奖的激动之情。这样写,就像记流水账一样实录了在学校的所见所闻,中心不明确、不突出。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位同学的身上,描写该同学在班级接力跑的过程中不幸跌倒,膝盖上严重摔伤,鲜血涌出来,如何顽强地爬起来,如何一瘸一拐地坚持跑到终点,获得比赛的胜利,赢得观众的喝彩等,并通过议论性的语言赞扬了运动员顽强拼搏的精神,文章的中心就突出了。

三、详略得当,凸显中心

写作要处理好详略问题。详写对表现中心思想起重要作用的典型材料,略写对表现中心思想起辅助作用的一般材料,可以使文章中心更加突出。

例如,七年级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详写下山的过程,不敢下山的心理,略写爬山和作者的感悟,很好的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课文《散步》详写了母亲和儿子走路的分歧,略写散步的原因,赞美了女儿对父母的孝心,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心突出。

又如,《分享的温暖》(略),详略得当,详写作者和陌生女孩分享杂志的经过,把女孩的动作、神态以及自己的心理感受描写得丝丝入扣,而略写经常看到的场景、作者的经济危机以及“我”的感想,凸显了“轻易的施舍是一种藐视,小气的提防是一种冷漠,只有大方地分享,才是最温暖的”这个中心。

四、多种渠道,点明中心

1.首尾呼应,凸显中心。文章开头,开篇点题,点明中心;结尾照应开头,升华情感,深化中心。

例如,有一位同学在《成长之路》一文的开头:“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是父母、同学和老师在我成长之路的另一端指引着我。”开篇点题。结尾:“成长需要自立自强,也需要父母的呵护,同学的帮助,老师的指点迷津。”起到照应开头,突出中心的作用。

又如,(开头):有种智慧叫坚守,有种智慧叫放弃,有种智慧叫巧言,我的智慧叫沉默。  ——题记

这世上的智慧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有不同的智慧。在很多人眼里,我很笨,但我也有自己的智慧——我的智慧叫沉默。

(结尾)沉默并不意味着懦弱。这就是我的智慧。

(广东省茂名市2010年中考满分作文《我的智慧》)

文中多处点题,如开头“题记”部分的最后一句“我的智慧叫沉默”直奔主题,第一段的“我也有自己的智慧——我的智慧叫沉默”和结尾的“沉默并不意味着懦弱。这就是我的智慧”相呼应,突出了沉默并不意味着懦弱,沉默是一种智慧这个中心。

2.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在文章结尾,以全篇文章的内容为依托,运用议论抒情性的语言,把中心思想表达出来,使文章中心鲜明突出。

例如,《餐桌前的谈话》,在文章的结尾:“家是每个人温暖的港湾,它不仅接纳你的快乐,还会包容你的痛苦,因为家里的亲人永远不会嫌弃你,会一直安慰你。作为孩子的我只能多去体谅他们,学会懂事,学会成长。”通过议论画龙点睛,突出了中心。又如《分享的温暖》(同上,略),在倒数第二段:“轻视的施舍是一种藐视,小气的提防是一种冷漠,只有大方的分享,才是最温暖的。”通过议论使中心更加明确、更加突出。

总之,老师要重视写作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突出中心的方法与技巧,使文章中心更加突出。

[注: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指导中学生写作突出文章中心的教学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DXKT17722)]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7:258-259.

猜你喜欢
线索点题选材
我爱你,妹妹
文末点题太直接
分析找出题目限制之外的范围,开拓思维,广泛选材
电影《钢琴师》中音乐设置与剧情关联探究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
改变与回归
选材“碰头”好热闹
浙江文成:“点题公开”打造“阳光党务”
开心作文
中考作文点题技巧“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