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在《洞》中创意表达

2019-09-10 07:22张伟
地理教育·当代幼教 2019年12期
关键词:洞洞图画书细节

张伟

一、图画书《洞》的价值分析

激发想象力。这是一本100个人读出100种妙趣的图画书(图1)。

节中的这个圆洞在这里变成了放大镜,由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告诉我们通过放大镜她可以看到什么?为什么每一个洞后面的答案都是不一样的呢?因内容开放。越开放的内容越能调动幼儿活跃的思维。

洞在节中又变成了一块空地,并邀请孩子们在洞中盖一栋摩天大楼。孩子们自发地根据自己对摩天大厦的理解,根据自己喜欢的材料找来画笔、找来废旧纸张、甚至找来积木,在圆形的空地进行搭建。有的用积木搭建出摩天大楼,有的用画笔画了一栋高高的摩天大楼,还有的用废旧纸张品贴出摩天大楼,并让它们都竖立在空地中,因为他们知道摩天大楼就是高高的,是顶天立地的。瞬间一个看似平淡的洞,因孩子的参与,让创造变得生动有趣。也就是这个变化无穷的洞,带给孩子们放飞想象和突破思维的快感,让阅读成为一场又一场没有固定答案的游戏。

玩有趣的游戏,这是一本能够充当游戏道具的图画节。阅读中,孩子们与这个洞进行了有趣的互动,互动中孩子们不会在乎这个“洞”究竟是节,还是游戏的道具。先让我们看看,这次洞又出现在了哪里?大象脸上缺了什么?对了,缺象鼻子,那么我们用什么来当做象鼻子呢?魔棍长长的,试一试很好。可是孩子们提出了不同意见:象鼻子是卷卷的,那就把魔棍折起来。我用手臂当象鼻子,很灵巧,还可以像真的象鼻子一样卷东西呢。

换一页,洞又变成了照相机上的镜头,有调焦的旋转扭,有快门按键。想给谁照相?由孩子自己来决定。孩子们似乎不满足只是绘画,孩子们把照相机当做了取景框,来来来,我给你照相?你摆好姿势了吗?123咔嚓嚓。等一等,你别忘记给我用兔子的大头贴。这个时候,孩子们不会在乎这个“洞”究竟是节,还是游戏的道具,也无须明确他们的参与是阅读,还是游戏的过程。只是这种由阅读变游戏的玩法,使幼儿的思维瞬间从平面走向立体。

游戏的趣味和孩子的快乐就这样被整合到一本“有洞的图画书”中。

充分的观察,这是一本让孩子变身小小福尔摩斯的图画书。《洞》是一本具有简单文字,夸张简洁画面,细节补白故事的图画书。孩子们可以对画面中隐藏的、小小细节进行观察、比较、选择,然后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猜想。

书中,洞变成了驯兽师手中的火圈,那么将会有些什么动物从洞中跳出来呢?美人鱼?小狗?“真的是这样吗?”听到老师的疑问,孩子们开始仔细观察,最终发现驯兽师手里挥舞的鞭子、惊恐的表情推断出肯定是凶猛的、巨大的动物跳了出来……这样的读图找细节,让孩子们细致观察,并通过细节做出合理的推断,使故事更生动,这才是真正的读懂画“语”。在阅读过程中孩子们变身小福尔摩斯在图画节中发现有趣的细节,一起来“找茬”,是孩子们阅读过程中最喜欢的活动之一。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与“洞”对话——先睹为快

幼儿拿过图画书,没有着急打开,放在头顶像帽子;放在脖子上像上衣;放在耳朵上像电话……最开始,孩子只是无目的的猜想,但是有的孩子开始尝试先观察“洞”周围的小细节了。默童说:“快来看,这本书的洞洞很大,里面可以画画,可以放玩具、可以表演、好像什么都可以哟!”小悠悠说:“这本书能让我想到把很多东西放进去,做出各式各样的搭配,每个洞都有好几个答案,像一个神奇的窝,孵出不同的答案。”

解析:为了解幼儿自由阅读的实际情况,班级阅读区可以尝试保留“先睹为快”版块,就是依据幼儿最近发展水平,关注孩子们的热点与爱好,会定期投放一些图画节,鼓励孩子们主动的去看,看看图上发生了什么事?请孩子们和自己的好朋友说一说。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把孩子推到自主阅读的前沿,让他们凭着自己已有的阅读经验去看书。这时候。看似没有教师的参与指导,其实教师的任务是作为隐形的支持者,悄悄地观察孩子们在面对图画节时产生的最初想法、疑惑和兴趣。很显然,这本特别的书引发了幼儿的兴趣。图画书中的“洞”为孩子们提供了与书一起游戏互动的机会,他们观察、发现,既好玩又有趣、答案不一是幼儿对这本图画书的主要印象。

活动二:与“洞”碰撞——感知细节的魅力

翻开第1页(图2)妞宝儿大声说:“这是妖精的头吗?头发好奇怪,就像扭扭棒。”

听到这里,就知道孩子并没有仔细观察细节。我抛出问题:“请仔细看看这个洞的周围,还有些什么?想一想这些东西跟洞有什么关系?”孩子们开始仔细看图。妞妞说:“有一把勺子,还有一个跟我家一样的调料瓶。我家调料瓶里放的是白胡椒粉,爸爸喝汤是会用到的。”依然说:“这好像是一个锅,像我妈妈给弟弟热奶用的平底锅。”

我说:“你们的小眼睛观察得真仔细,画面上确实有一个平底锅,一把勺子,一个调料瓶,那锅底下的格子表示什么?平底锅上面弯弯曲曲的线又表达什么意思呢?”

“弯弯曲曲的线是热气,这是一锅刚刚煮熟的面条,还冒着热气呢!”小叮当大声说。

解析:虽然刚开始孩子还不能注意到细节,但是相信随着阅读活动的深入,孩子们会自然地发现这个小窍门,也就是细节观察:每一页上“洞”的周围都会有不同的细节提示,这些小线索会告诉孩子们每一个洞都会有不同的事情发生。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提问到位。通过老师适宜的提问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图画中和主题紧密联系的细节来推测故事。幼兒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仔细地观察画面,关注画面的细节之处,沿着线索进行猜想,不仅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引发了幼儿语言表达的愿望,为成功阅读提供有效的保证,也进一步提高了幼儿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持续性、观察的细致性、观察的概括性。久而久之,孩子和节之间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活动三:“洞”的联想——收不住的话匣子

这次洞变成了爸爸的大肚子,孩子们针对爸爸周围吃剩的食物,开始猜想爸爸都吃了些什么……孩子们还沉溺于前一页“爸爸到底吃了多少东西(请看上左图3)”的快乐想象,在看到妈妈挺着大肚肚(请看上右图4)出现的这一页画面时立刻感觉到了不一样,这一页妈妈的周围没有了爸爸周围吃剩的食物。有小朋友在观察后发现:“小筐里有奶瓶,这个妈妈有宝宝了。”“对对对,妈妈怀弟弟的时候,肚子就特别大,比我姥爷的肚子都大!“老师又抛出了节上的问题:“妈妈也吃了很多吗?”

萌萌突然淘气地把洞洞放在了自己的脸上,满脸温柔地说:“我就是妈妈肚里的宝宝,是我让妈妈的肚子变大。”可是话题没有到此结束,孩子们提出了新的问题:我是怎么走进妈妈肚子里的?这个时候,我也提出了新问题:当你在妈妈肚肚里时,妈妈都会做些什么?都会舍弃一些什么呢?回到家,孩子和妈妈之间有了讨论的话题“妈妈爱我,我爱妈妈”。

解析:通过感恩话题,让幼儿从图画书中走出,进入生活,非常符合幼儿的思维方式,在与生活经验不断对接中发现朴素的情感。我们给孩子的并不一定是确定的知识,而应该是一颗感恩的心。老师要做的就是一个推手,当孩子在想象世界和现实世界中穿梭时,给出一个台阶,孩子就会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仅小朋友喜欢,大人也能从中产生共鸣。

活动四:“洞”的游戏——创意游戏大聚集

当翻到篮框这页时,新的游戏出现了——“如果有球我们就可以投篮喽!”孩子们立刻就开始自发地找能够投掷的球,有了球,孩子们就开始了对抗赛,也就是要分成两队,那么游戏手心手背就被孩子采纳了。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找来记分牌,帮助统计分数。投篮过程中,还衍生出了“建立规则”版块。如:站在同一条线后面以示公平。作為拿着篮框的服务人员不要动来动去。

解析:杜莱的图画节开创了一种新的阅读模式,他就利用这一个“洞”,激发了孩子游戏的欲望。猜话游戏,投篮游戏,让幼儿在与图画书的互动中,开拓思路,发展扩散性思维。同时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看图讲述能力和创意想象能力,让图画书阅读有了浓浓的生活情趣,孩子们的创意思维在杜莱的激发下不断出现引爆点,想不嗨起来都难!

活动五:“洞”的探索——什么是洞?哪里有洞?

新问题:“你们身边有洞洞吗?”适时地抛给了孩子。

“有,鼻孔就是我身上的洞洞,能帮助我呼吸。”“水杯是洞洞,老师用它装咖啡,爷爷用它装茶水,我用它喝白水。”突然小树提出了问题:“老师,什么是洞洞?”

“孩子们,你们谁来回答小树的问题——什么是洞洞?”这个问题的出现是我没有想到的,以为通过这么直观的书籍孩子已经自己认知了洞的概念。“圆形的,中间是空的,呼啦圈、游泳圈就是这样的洞洞。”“有的洞没底,有的洞有底,山洞没有底,锅有底。”

到了这里,洞的特征——圆形、空的,可以有底,也可以没底,渐渐被孩子们总结了出来。没想到小树站起来又问:“那《洞》中说的眼睛洞就不对,我爸爸说了,眼睛是一个球状体,不是一个坑,中间也不是空的。”

“关子眼睛到底是不是洞这个问题,你们自己去找答案,明天我们再来一起分享好吗?”

第二天,各自搜集的答案分享后,孩子们统一了认识:眼睛不是洞,而是一个球体。

解析:选择给孩子时间用自己的方法找寻答案,既尊重孩子,又给孩子成长的机会,因为寻找答案的过程和答案本身一样有价值。确实,如果是过去,孩子提出问题,我一般会直接给予正确的答案。但是现在我会把话语权交给孩子,倾听他们之间的交流。大班幼儿已具备相互讨论、分享的能力,他们在讨论、分享中得到的答案比老师的直接给予会更加印象深刻。讨论、倾听也是学习、成长。

活动六:“洞”的创意——洞洞大变身洞洞大变身一:

孩子们主动地把生活中见到的“洞洞”搜集了过来,茶叶罐、纸筒芯、瓶盖、饼干盒等堆满了桌子。

“这些洞洞会有什么好玩的故事发生呢?”我提出了问题。

孩子们挑选了自己喜欢的废旧物开始了创作。下面是幼儿的作品展示及介绍:

《我爱我的幼儿园》(图5)的小作者用大大小小不同的瓶盖替代了唱歌时张开的嘴巴,并且还在每一个瓶盖里都认真的画上了同一个图案,只为了表示“我们在唱同一首歌”。就是这一笔,賦予了普通的瓶盖一种神奇。

可是,几个一直没有创作的小朋友也引起了我的注意。似乎对眼前所有的废旧物“洞”都不满意。“老师,我想做一个温泉池,我见过的那个温泉池是很大很大的,这些‘洞’都太小了,我画不上泡温泉的人。”原来没有合适的“洞洞”让孩子的想法变成现实。

“那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我问。

“自己做一个洞洞。”震震充满信心地说。

于是,几个找不到合适废旧物的孩子们开始了新的一种表达方式——自己创作“有趣的洞洞”。

《我们一家泡温泉》(图6)孩子找来废旧笔按照自己的想法围成了一个“洞洞”,并进行了大胆的添画。温泉中间有一个能够喷水的柱子,我和爸爸在水里玩,姥姥去给我拿水喝。妈妈说,你大了,不能再去女宾部了,要跟着爸爸去男宾部洗澡换衣服。我仔细地记住了,可不能走错哟。

《合影》(图7)孩子直接把纸剪了一个大洞,这个大洞就是相机的镜头,爸爸请别人帮我们一家三口照相。下面的两个手,是拿着相机的手,准备按键。右下角,写着我名字的小纸条就是相机上的手环套。爸爸告诉我,照相时把这个手环套在手上,相机就不会掉在地上摔坏了。

洞洞大变身二:

我们在分享“有趣的洞洞故事”过程中,孩子们很有收获,但似乎意见也很多。“奶粉罐太深了,我想做一个花瓶,我做的花都不好放进去,还剌我手了。”“我找到的水管太长了,纸上都放不下,我只能做盘子了。”“我的大纸桶不好粘贴在纸上,总是掉,我的画就不能完成了。”看来,以物代物想象创意表达,虽然备受喜欢,但是也局限了孩子们的想法。

“那用什么样的洞洞最合适呢?”我问。

孩子们最终决定尝试使用报纸拧成绳子的办法。

《火锅》(图8)的小作者用各种颜色的碎纸剪贴出了他在海底捞涮羊肉的食材,羊肉片、藕片、虾丸、青菜,还有蘑菇等摆满了一桌,看着就香极了。

猜你喜欢
洞洞图画书细节
神奇的图画书
图画书里的格子象
窥见图画书的门道
新裙子上的小洞洞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细节取胜
那些洞洞们
时尚细节
图画书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