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探究教学:见微知著析微察异

2019-09-10 07:22席玮玮
高考·上 2019年11期
关键词:沧浪渔父圣人

席玮玮

摘 要:高中文言文教学一直以来都存在着这样的现状:要么“重言轻文”,注重理解文言字词句的意义和用法,而忽视人文精神层面的思考;要么“文言分家”,割裂了文言文本身具备的整体美。本文以苏教版必修五《渔父》的教学为例,通过微探究的教学设计,用一个核心问题,引领学生统揽全篇、凝聚思维、深入探讨,以达到借言释文、以文带言的目的。

关键字:微探究;教学;渔父;

一、案例描述

师:书下注释中有这样一句话:“《渔父》是战国秦汉间人记叙屈原事迹的文字。”既然是记叙屈原事迹的文字,为何要花那么多的笔墨写渔父?

生:写渔父是为了反衬屈原。一上来,屈原在回答渔父的疑问时就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可见他是与众不同的,他不愿意向这个污浊的社会妥协。后来,渔父教屈原随波逐流,而屈原表示“宁赴湘流”,并且用两个反问句表明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绝态度。由此可见,写渔父就是为了反衬屈原的不愿随波逐流。

师:你怎么看出渔父是在教屈原随波逐流呢?

生1:第二小节中渔父说“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这不就是教屈原要跟随世俗一同改变嘛。而且还教屈原“淈其泥而扬起波”、“餔其糟而歠其醨”,这就是劝屈原要同流合污甚至推波助澜。

生2:我不同意。渔父说“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其实是教屈原不要那么固执,要随遇而安,并不是要他同流合污。

师:那“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起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这又该怎么理解呢?那我们把这个问题暂且放一放,看看下文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句话该怎么理解?

生:就是根据水的清浊来决定洗什么,而不是把浊水变成清水,把污浊的世界变成清明的世界。

师:由此可见,本文中渔父的思想最接近于哪个学派的思想?为什么?

生1:道家思想。因为他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知天达命、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

生2:心平气和,很超然。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第四小节中,渔父见屈原并不听从他的忠告,就“莞尔而笑,鼓枻而去”,可见他一点都不生气,而是心平气和地与屈原分道扬镳了,很超脱。

师:这样看来,渔父的确有道家隐者的风范。那道家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无为、逍遥。老子的无为,庄子的逍遥。除此以外呢?

生:齐物论。

师:很好!那什么叫“齐物论”呢?谁能具体解释一下吗?

生: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没有差别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没有明确的是非标准。

师:解释得很好。现在,我们回到之前那个没有解决的问题——渔父对屈原说,“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起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这是不是在劝屈原要同流合污甚至推波助澜呢?

生:不是的。在渔父看来,世道已经这样了,根本没有清浊、醉醒的区分。所以,他虽然是教屈原“淈其泥而扬起波”、“餔其糟而歠其醨”,但并不是劝屈原同流合污甚至推波助澜,而是他认为屈原太执着了,他希望屈原能够看开一点。

师:对!就像渔父说的那样,“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我们再请一位同学给我们翻译一下这句话。

生:圣人不被外界的事物所拘泥,而能够和世俗一同改变。

师:很好!那么,塑造渔父这一形象到底有何作用呢?

生:是跟屈原形成对比。

师:为什么是对比而不是反衬?

生:对比的两者之间没有孰优孰劣的区别;而反衬的两者之间有优劣之分。通过刚才的分析可以看出,渔父和屈原这两个人物形象是在表现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文中并没有褒美屈原、贬抑渔父的意思。

二、案例反思

(一)问题设计需“见微知著”

课文通过寓言式的问答,塑造了屈原和渔父两个人物形象。常规的教学流程一般是:根据文中两人的对话,先分析屈原的人格特点,再分析渔父的人物形象,最后得出结论——塑造渔父这一形象是为了跟屈原形成对比。这样的教学可以说是低效的,学生遵循着教师的问题设置,在文本中寻找答案,根本不能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全面把握人物的形象特点。

其实,学生对于屈原的形象是有固有认知的,不如反其道而行之,以“塑造渔父这一形象有何作用”为切入点,设计问题——记叙屈原事迹的文字,为何要花那么多的笔墨寫渔父?设计这个微问题,是为了见微知著,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如果不结合全文深入思考,很容易想当然地认为是“反衬”作用。惟有全面分析屈原和渔父的言与行,才能看出文中对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并无褒贬之分,进而明确两人之间构成了一组鲜明的对比。

(二)教学过程要“析微察异”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起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因为学生仅仅依据句意对渔父说这两句话的用意进行解析,所以得出了“渔父是在劝屈原同流合污甚至推波助澜”的结论。面对学生思维上出现的这种偏差,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析微察异,适时启发、引导和点拨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思考、感悟和体验。

“富有启发性的微问题需要具有适度的不确定性……使学习者积极思考并能调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去探究面临的问题。”①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对“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两句话的理解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同时对道家学派的核心思想也有基本的认知。在这一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由感性的发现走向理性的思考,自然可以看出“渔父是认为屈原太执着了,希望屈原能够看开一点”,进而就能明确两人之间构成了一组鲜明的对比。

参考文献

[1]冯为民,高中语文微探究教学之重要特征与一般原则[J],课程教育研究,2014

[2]韩瑞娟.指导自主探究,构建活力课堂[J].小学教学研究.2018(21)

猜你喜欢
沧浪渔父圣人
沧浪之水
骚体诗
丁酉端午前重读《渔父》吊屈原
“言行不一”的渔父
非暴力
岁末感怀
人人敬爱的圣人成为了 传说人物的原型
渔父:一颗自由的灵魂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
不以己善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