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地理实践力培养

2019-09-10 15:22袁越峰
高考·中 2019年11期
关键词:图表素养实验

袁越峰

摘 要:地理实践力是增强地理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重要手段,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形成地理实践力是高中地理课程教学基本目标,也是高中地理核心素養教改目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通过图表材料活动、角色讨论活动、地理实验活动三种途径,从地理实践力认知、地理实践力内化、地理实践力发展三个维度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地理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地理应用能力,拓展学生地理应用价值,奠定学生未来发展基础。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是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意志力、行动力,具体是指地理信息获得与分析能力,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地理实践力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地理实践力培养,让学生能够在地理情境中更好的认识地理环境和人类环境的关系,让学生充分认识世界,增强地理知识运用能力。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应明确地理实践力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精心设计图表材料活动、角色讨论活动、地理实验活动,基于不同类型的地理活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促进学生养成地理核心素养。

一、图表材料活动,构建地理实践力认知

图表材料活动是教师围绕特定的地理活动主题,通过搜集相关的信息资料,以图表、文字等材料的形式呈现出来,设置地理活动内容,提出地理问题,学生从中提炼、获取有价值的地理信息,解决地理问题,培养地理实践力。图表材料活动是以信息资料为载体,学生自主探究为形式,学生利用所给资料,从地理图表材料中挖掘隐含的地理知识,运用图表、材料分析,探究解决地理问题,继而掌握地理知识,获得地理实践力,解决地理问题。如,《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全球气压带风带、世界气候类型等知识点,教师围绕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主题,为学生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明确图表主题、图例等要素,从图表中能够读出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能够分析气压、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然后,按照图表中的横纵坐标分别找到西欧地区、地中海地区、利比亚地区、刚果盆地、湖南省,分析不同地区所处气压带、风带,按照纬度确定气候类型,然后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分析地区对应的气候特征。活动中,学生运用图表材料,分析得出地理问题的信息,并通过信息分析和概括,得出地理问题答案,掌握地理读图能力,并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地理实践认知,并锻炼了地理实践力。

二、角色讨论活动,加强地理实践力内化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积极情感,角色讨论活动是一种以语言和情感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活动,通过组织角色扮演和讨论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对地理问题进行科学解释,增强他们地理学习积极性和情感品悟,促进地理实践力交流,形成地理实践力。在地理课堂角色讨论活动中,学生不自觉的浸入活动情境,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交流,培养他们地理语言表达能力,实现地理知识的内化,转化为地理实践力,外显为活动参与表现。如,《湿地资源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课堂教学中,确定主题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讨论洞庭湖区生态问题,提出应对对策。在活动中,教师创设情境,为学生展示关于洞庭湖区生态湿地情况的背景材料,让学生从天然生物基因库的角度了解湿地破坏及其影响问题。学生按照小组进行讨论,深入理解天然生物基因库的意义,以及思考失去湿地后,对当地生态(鸟类)的影响,然后提出应对策略。最后,教师对学生活动进行评价。引入实时生态保护与治理的案例,如珠峰保护区要求游客大本营撤出核心区、女游客越护栏脚踩丹霞地貌拍照,脚印60年才能恢复、山东临沂景区钟乳石被盗等,让学生思考真实事件背后的问题,然后再更全面的归纳湿地开发与保护的科学措施,强调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地理实验活动,促进地理实践力发展

地理实验活动是围绕地理活动主题,选择所需的地理实验器材,经过地理实验活动、制作地理模型,将地理现象以实践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通过地理实验活动,获得地理知识,促进地理实践力发展。地理实验活动中,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在地理实验中发现地理本质,在做中学、学中做,激发地理学习兴趣,拓宽地理学习空间,深化所学地理知识,增强地理实践力。地理实验活动是高中生喜欢的课堂活动,学生手脑并用沉浸其中,亲身参与操作,对地理实验进行观察分析,得到地理知识,形成地理实践力。如,《热力环流》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围绕热力环流——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的主题,准备玻璃缸、塑料薄膜、卡纸、香、热水、冰块、打火机等实验器材,设计地理实验活动,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看一看玻璃钢内的烟雾是如何飘动的?思考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看到玻璃缸内的烟雾形成环流,在冰块上方的烟雾下沉运动,在热水上方的烟雾上升运动,然后沿着玻璃缸的顶部和底部进行水平运动。学生结合实验观察,分析推理烟雾运动过程,然后归纳概括烟雾的运动规律,从实验现象的感性认识上升为实验本质的理性认识,应用地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发展。

总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是需要多方面、多角度的教学思考,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实践力素养对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地理活动参与性,体验地理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地理观察、分析、概括能力都素养都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培养,为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构建,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奠基,全面提高学生地理综合素养,真正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彭清思,程霞.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教学设计——以“热力环流”为例[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04):54-58.

[2]彭清思,程霞,范泰洋.课堂教学中地理实践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J].地理教学,2019(02):34-36.

猜你喜欢
图表素养实验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