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2019-09-10 00:10王慧茹
高考·中 2019年11期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摘 要:高中思政教学的教学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学生在未来成为符合时代和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学生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对思政课程不重视,使得思政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长期无法提高,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让学生在自主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思维拓展的引导,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从而保障高中思政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思政课程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目的是培养高中学生的道德素质,使他们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未来能以健全的心理和素质投身社会,成为对社会有作用的人才。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事物自主产生疑问,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能使学生更快地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问题意识得到锻炼,使问题意识更加犀利准确,并在解决问题时自主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保障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必要性

(一)使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有效落实

高中思政教学的教学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学生在未来成为符合时代和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但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的问题意识较低,导致教师难以将思政课教学顺利开展。因此加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使学生在思政教学中得到有效培养,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实现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思政课程教学目标。

(二)为高中思政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高中思政教材内容多为文字排版形式,这种排版方式使得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学习兴趣难以提起,学生普遍认为思政课只是辅助课程,对自己的高考和未来发展并没有影响和作用,这种思想导致学生对思政课程不重视,使得思政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长期无法提高。若在高中思政课程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就能在问题意识的引导下发现并提出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意识到学好思政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高中思政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三)有效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逐渐引起人们重视,课堂教学模式已逐步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但部分学生受到家长的传统教育观念以及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一形成被动学习惯性,主体意识薄弱,即使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这部分学生仍需要教师的催促才能将学习进行下去。而问题意识的培养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引导学生发现及解决问题,教师的参与份额较少,因此能有效培养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一)构建积极的学习气氛

由于传统教学观念下,教师通常以权威形象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也只需认真听课并记录教师讲的知识点就行,为顺应新课改的推进,教师应注重构建学生心中师生间的平等地位,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鼓励学生积极愉悦的学习气氛能使学生的自信得到提升,引导学生勇敢提出问题,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和个性、思想和人格,不轻易否定学生提出的问题,避免打击学生自信,在引导学生培养问题意识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发挥自身指导作用,让学生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思维拓展的引导,实现思维的再创造。

(二)优化教学方法

教师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以启发诱导形式将知识点传递给学生,思政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时,教师应注重将教学方式与问题意识的培养有效结合,如采用提问和研讨的方式,例如教师在教学“影响价格的因素”时,引导学生研讨“为什么同样的商品,在淘宝上买会比在实体店买更便宜?”,进而启发学生发散自身思维,发现诸如“实体店如何将淘宝带来的竞争影响最小化?”、“与淘宝相比,实体店应如何提高自身競争优势?”等。

开展课堂讨论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为了激发学生问题意识,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与小组之间针对问题进行辩论。例如,教师在教学“公司经营”时,可为学生播放一段电商发展现状的视频,再提出辩论主题:面对电商的竞争,实体店是否会大量倒闭?使两个小组相互辩论,辩论能让学生深刻理解企业的经营,记住相关的知识重点,学生也能在小组内充分合作交流,在辩论中逐渐收获自信,并积极参与到辩论当中。

(三)设置具有引导性的问题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政课程实际学习效果、问题实际解决能力等,设置要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合理的问题,并在问题的解答中,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从而及时完善教学方法,使思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得到基本保障,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根绝学生实际来设置问题,能降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难度,使问题始终围绕教学内容范围内,也在学生能把握的范围内,避免提出难度较高的问题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在进行课堂问题探讨及解答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进行思维延伸,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从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结语:综上所述,提高高中思政课程教学的有效性的前提,是教师应首先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拓展锻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这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寻找更实际可行的教学方式,才能提升学生在高中思政课程教学中得到有效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三观。

参考文献

[1]吴铭云.浅议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08):186+188

[2]吴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02):35-36

[3]董晨雨.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7(03):103-104

作者简介:王慧茹,1975.10,女,汉,江苏丰县,江苏省丰县宋楼中学,中小学高级教师,法学学士,高中思想政治

猜你喜欢
高中思想政治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思想政治课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研究
浅论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