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桑蚕产业发展现状及种桑养蚕技术

2019-09-10 07:22王英民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桑蚕蚕桑桑树

王英民

一、桑蚕产业发展现状

(一)社会需求不断增加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蚕丝产品也逐渐被广大百姓所接受,家纺产品的需求量得到逐步扩大。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引导,扩大内需成为提振国民经济发展的措施并逐步得到落实,国内潜在市场得到挖掘,使桑蚕生产及其相关产业迎来了很好的发展契机,助推整个蚕桑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良好的区域发展氛围及政策扶持

近年来,我国的种桑养蚕业逐步向土地资源比较丰富、人力资源充足且劳动成本较低的西部地区发展,随着“东桑西移”的逐步推开,国家加大政策扶持及资金投入力度,为桑蚕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同时,随着全面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桑蚕这个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被广大地方政府部门作为脱贫攻坚的首选项目,为我们发展蚕桑产业提供了有利时机。

(三)多元化的资源开发助推蚕桑产业发展

过去蚕桑的开发仅限于蚕丝,深度多元开发较少。随着科技的发展,蚕桑的产业链条逐步延长,研发成果的应用及推广已经遍及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元化的蚕桑资源开发及应用格局已经逐步形成。如医药、食品、饲料加工、污水净化、保鲜剂、化妆品以及文化生态等方面全新的功能和用途得到了开发,蚕桑产业链得到了深度研发和应用。随着先进的科学技术在蚕桑行业的广泛推广和应用,促进了其应用范围及应用需求的拓展,使整个桑蚕行业得到了全新发展。

二、种桑养蚕技术

(一)种桑方面

1.优质桑苗的引进。桑蚕养殖,优质的桑苗种植是基础。桑苗作为种桑养蚕发展的基础,其质量的优劣程度直接影响桑园的产叶量。要选择产量高、抗病抗逆能力强的优质苗木。为了苗木种植移栽规模化的快速实现,在发展规模较小的地区可采取嫁接、扦插、压条等无性种植技术;在桑苗种植规模较大的地区可采取有性繁殖技术,以减少桑树外来疫病的传播和建园成本,达到种桑养蚕高效的目的。

2.强化田间管理。桑树的田间管理应当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在建园初期要对桑园栽植型式、地块选择及连片布局进行合理规划,以便桑园管理机械化操作。水肥管理应当按照桑树的生长发育要求进行合理施肥和灌溉,以促进桑树生长。要对桑树进行定期修剪和剪伐,及时防治桑树病虫害,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及蔓延。综合利用各种措施,给蚕儿提供优质饲料,为获得高产优质的蚕茧打好基础。

(二)养蚕方面

1.优良蚕种的引进。为了获得优质的蚕茧和较好的养蚕经济效益,生产中要选择抗病性强、茧丝质量优、耐粗饲的优良蚕品种。目前抗病性强的家蚕品种有华康二号、华康三号等。同时,在进行养蚕品种选择时,应根据当地生态环境及实际情况,选择适宜当地气候的蚕品种。

2.强化饲养管理,加强催青及收蚁环节技术管理。一是控制好催青室温湿度,在无菌蚕匾内摊开蚕种,然后进行3 h开灯感光方可进行收蚁,以早晨进行收蚁最佳。二是控制好小蚕共育室内温湿度,即1~2龄的小蚕适宜温度为26~27 ℃,干湿差3 ℃;3龄蚕适宜温度为24~25 ℃,干湿差2 ℃。饲养初期,应选择无露珠、在充足阳光下生长的优质、鲜嫩桑叶进行饲喂。三是确保室内通风良好,温度保持在23 ℃左右,相对湿度为70%~75%。做好蚕座的清洁卫生工作,严格防止蚕病发生及传染,每天进行除沙及地面消毒,用鲜石灰对蚕座蚕体进行消毒。做好阴雨天防湿防潮工作,可采用撒石灰粉的方法对湿度进行控制,确保室内干爽。随着蚕体生长应对蚕座及时进行扩座,到5龄蚕期保证每张10 g蚁量的蚕种保持30 m2左右的蚕座面积,确保蚕体生长环境的适宜性。尽量选择具有新鲜叶质、质地好的桑叶进行饲喂,其中最佳叶片为顶芽下第8~15片。四是桑叶的最佳采摘时间为早上和傍晚,所采摘的叶片切忌带露水。4龄蚕期要做到良桑饱食,每张蚕种需桑叶量为60~70 kg。5龄蚕期要做到良桑饱食,该时期給桑量约占总用桑量的85%,每张蚕种需桑叶约为400 kg,最佳给桑量应当控制在下次给桑前正好吃完。五是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病方针,认真做好防病消毒工作。大蚕饲养期间采取蚕台育,结合大蚕饲养所需面积及通风要求,利用村边的林荫地搭棚进行饲养,同时做好提青分批工作。为了确保熟蚕整齐,可在有部分熟蚕时进行添食或体喷脱皮激素。

总之,为了提高蚕农的经济效益,相关部门要加大技术培训,提高蚕农的养蚕技术水平,努力推广应用蚕业先进技术,搞好综合利用开发,增加蚕业整体效益,保护和推进蚕业生产稳步发展。

猜你喜欢
桑蚕蚕桑桑树
桑树下的快乐
《桑蚕文化对生活的影响》教学设计
我的小桑树
关于科学桑蚕养殖技术带来的思考
蚕桑小镇规划设计作品
对现代农业形势下蚕桑产业发展的探讨
简析新时期机械化蚕桑养殖技术的应用
蚕桑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浅析桑蚕生产产业的生态保护
哭泣的桑树观海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