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艺术

2019-09-10 13:45鲜东
天津教育·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初中阶段班主任工作有效措施

鲜东

【摘要】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与学习是由班主任全面负责的,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艺术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这也对班主任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在班级管理中要以关注、关爱、创新、持续为理念推动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顺应时代变化,满足现代教育的内在需求。

【关键词】初中阶段;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有效措施

班级管理的艺术以班主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综合素质为主,通过学生兴趣的激发,推动其身心健康发展。因此,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要积极与学生沟通,将正面、积极的思想传递给学生,通过先进的教育理念塑造学生的品格,进而实现班级管理的良好教育效果。

一、实行班级管理量化做到人人有责

就初中班级管理工作而言,其难度在于管理的事情过于琐碎,班主任在这种“复杂”的工作中,不仅要处理钢笔丢失、座次排布这些细小的问题,还要管理班级学生学习情况,解决其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等,而这些事情之间的关联却极为烦琐,班主任需要对其问题的症结进行调查、梳理,才能保证在处理问题时的公正性。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首先应当正确面对自己,进而在面对30~40个极具个性的学生时,才能以良好的心态处理相关问题。而自主管理则是班级管理的有效方式,能够内部消化矛盾与问题,做到人人有责。首先,在班级卫生管理中,班主任落实到个人,保证通过分工细化将班级卫生进行处理。并且,设立卫生委员与卫生小组,轮流值日,通过卫生事务的合理安排,各司其职,降低工作难度。其次,在学习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在班级设立4~8个小组,并配备4~8个组长管理学习工作,将学习事物进行处理,如作业检查、课文背诵、课前预习等,通过相互监督的方式推动班级集体的共同进步,完成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后,重视班级纪律管理,以纪律委员为主,分配纪律組长,共同解决、处理相关问题。通过各项工作的完善落实,实现班级管理量化,做到人人有责任,事事有回应的同时,为班主任留出更多的时间处理更为重要的问题。

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推动学生发展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前提,而事情顺利完成与习惯的培养与形成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当将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首要工作,例如,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养成练字的习惯,通过实时监督与及时检查,促使学生练就一手好字;对有疑问的知识进行查阅,通过知识搜集、思考、分析与探索,对其进行理解与掌握。行为习惯的养成能够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得到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其次,班主任应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约束与管教学生,在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向其渗透相关知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当定期组织相应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与其他同学沟通与交流,树立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其团体观念得到加强。只有多沟通,多交流才能使其行为习惯得到培养,进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重视素质人格塑造做到处己立身

班主任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同时还应当重视学生素质的提升与人格的塑造,有人曾说,天赋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无法将其发挥不是因为低人一等,而是缺乏自信。因此,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应当将自信这一素质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自信是成功的前提,缺乏自信、过于自卑的人生是缺憾的。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当重视沟通交流、团队精神的培养,只有学会吐露心声,学会与人交往沟通,才能使别人理解你,进而减少无意义的烦恼。时代发展的速度过快使学生在现代的成长压力过大,缺乏有效的过渡使学生的人际交往、交流能力过于薄弱,从而在合作中频频受挫,所以,合作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此外,我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素质即是诚信,其作为人的基本品质,是成就事业的基础,所以班主任要以诚信处己立身,才能做到不偏不倚,处理好人际关系。

四、转变教学管理理念平等对待学生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积极转变观念,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其不仅受到尊重,还能感受到平等地位。班主任在管理中注意自身榜样示范性,通过言传身教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与此同时,班主任注意在班级管理中的心态与情绪,将教育教学放在首要位置,通过有效方式培养学生的习惯,规范学生的行为,并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初中阶段的学生处在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身体虽然快速成长,但其在思想还较为单纯,这正是培养学生自信的良好时机,师生之间的关系需要相互支撑,班主任要通过教学管理理念的转变,推动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同时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当对学生身上所带有的闪光点进行观察与了解,通过有效的培养方式提高其道德品质,推动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班主任通过相关活动的组织为学生提供锻炼自己的机会,进一步提升自身能力,使其优势与才华得到充分展现。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可以利用班干部选举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责任心,使其在相关工作的参与中提高认真程度,树立威信,磨砺学生的意志。同时要为学生提供轻松的学习环境,通过换位思考,对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进行了解与观察,及时调整教育、管理手段,解决学生的问题。初中学生处在青春发展时期,思想与行动较为活泼,班主任在管理学生中应当采用多元化手段,避免因过度约束而造成学生的叛逆心理。只有关注学生成长,平等对待学生,才能使学生理解班主任的工作意义,进而保证其在生活、学习中有较为积极的态度,为其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五、结语

班级管理的艺术应当以平等地位的搭建、和谐氛围的营造、师生关系的融洽为主,初中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应当以爱心、耐心深入学生内心,唤醒学生的信任与喜爱,以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为基础,为其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而实现初中班级管理的最佳效果,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和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张福祥.新时期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4).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初中阶段班主任工作有效措施
生本理念下初中生物参与型教学实践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浅议农村初中后进生教育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爱在字里行间
初中阶段略读课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