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疆刺绣工艺的传承与保护

2019-09-10 01:08庄林安小昳董健康
锦绣·上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保护传承新疆

庄林 安小昳 董健康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疆刺绣工艺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何协调疆绣的传承与发展已经是当前迫在眉睫的课题。为此,本文以新疆刺绣中的代表维吾尔族刺绣为例,探讨维吾尔族刺绣工艺在传承与保护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使这一独具民族特色的工艺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新疆;维吾尔族刺绣;保护;传承

一、新疆刺绣的现状

新疆刺绣起始于汉朝,兴盛于唐代、清代,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疆绣包括维吾尔刺绣、哈萨克族刺绣、塔吉克族刺绣、柯尔克孜族刺绣、蒙古族刺绣等。新疆各族人民的审美理念与文化内涵以疆绣的形式传递给各族人民,可以说疆绣具有极高的民族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当前,疆绣技艺的传承主要有四种方式,分别为个人收徒、私立培训学校培训、合作社培训、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培计划。这些培训方式各有优劣,师徒制传承,学徒需耗费大量的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私立培训学校基于市场需求,更强调实操能力的培训,而忽视了手工刺绣;合作社培训多为集训,时间短,教学形式单一;高校培训旨在培养传承人,更注重理论知识方面的传授与绣品的开发。

二、新疆维吾尔族刺绣面临的困境

(一)现实需求逐渐缩小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服饰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穿戴传统民族服饰的新疆年轻人明显变少了,导致维吾尔族刺绣逐渐失去了现实需求与载体[1]。这也导致技艺传人的大幅缩减。群体着装需求的改变极大冲击了维吾尔族刺绣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此外,手工刺绣正逐步被机器刺绣所替代,机器刺绣花样多,成本低,深受大众喜爱,也导致维吾尔族刺绣工艺失去了自身的现实需求载体,传承陷入困境。

(二)政府扶持力度不大

当地政府虽然对维吾尔族刺绣技艺保护工作比较重视,但投入力度仍略显不足,技艺传承人所需满足的物质条件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同时,维吾尔族刺绣这门技艺本身比较繁琐复杂,年轻人要想学好这门技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大部分年轻人都不愿从事这项工作。此外,传承人市场观念滞后,资金不足,缺少产品销售信息源,产品销售渠道偏窄,造成产销脱节,降低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保护传承方式单一

据作者调研發现,目前现有传承的绣娘数量急剧减少,且都五十多岁了。哈密地区有名的维吾尔族刺绣传承人仅为8人,且这些传承者大多面临老龄化、经济条件差等问题,而维吾尔族刺绣的传授方式通常是母女相传、姐妹相传,并无拜师学徒的习惯。这种单一的传承势必制约维吾尔族刺绣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必须尽快改变这种单一传承模式,让更多年轻人接触这门传统手工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维吾尔族刺绣工艺保护与传承的对策

(一)以市场为导向开发维吾尔族刺绣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

单纯从技法上相比,维吾尔族刺绣不如内地刺绣精细,因此,需要抓住自身针法与刺绣原料的地方特色,走出一条富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化发展之路。第一,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群体开发相应的产品。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相关产业规划,在初期产业规划中不可心急,而应耐心打造刺绣工艺品品牌的文化内涵,防止在开发过程中对文化的误读、肤浅[4]。因为丧失文化内涵的刺绣产品在面对工业生产线上的工艺品是毫无优势可言。第二,打造品牌形象。通过挖掘刺绣元素本身的文化内涵,讲好刺绣品牌的故事来建立维吾尔族刺绣品牌。比如,维吾尔族刺绣中的典型纹样都是人们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在开发相关刺绣产品时可把地方特色与历史文化元素相结合,更有地域文化特色,也能增强民族自豪感。第三,开拓网络市场,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网上销售平台。如故宫博物院开设了官方微博,并设计了很多吸引眼球的文创产品,采用活泼的表现形式在网络上推广销售。为此,我们可建设维吾尔族刺绣网络展示平台,树立“互联网+”思维,突破传统的博物馆、美术馆文创产品的展示模式,开辟网络市场。这不仅能让更多人了解维吾尔族刺绣工艺,也能助推维吾尔族刺绣产业的发展。比如,新疆哈密市刺绣传承人卡德尔·热合曼与快手公司合作,推出了“快手幸福乡村”项目利用网络推动哈密传统刺绣工艺的发展。

(二)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运用信息技术加强维吾尔族刺绣工艺的保护与传承

新疆各级政府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大资金、政策、人力、技术方面的投入,加强对维吾尔族刺绣工艺的保护与传承。第一,打造维吾尔族刺绣艺术文化标准数字化数据库,选取维吾尔族刺绣的花纹样式、图案样式、针法、精品成件、制作流程、艺人技艺展示等内容录入数据库中。第二,对维吾尔族刺绣图案、技法、制作流程等进行数据采集,这是信息化保护与传承维吾尔族刺绣的关键所在。工作人员应到民间去拜访手艺精湛的维吾尔族刺绣艺人,实地拍摄她们独特的针法与制作流程。可要求艺人一边动态展示,一边对关键步骤与重难点进行口头讲解。然后,借助3D成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先进技术来展示维吾尔族刺绣[3]。第三,借助网络、多媒体、移动智能设备加强对维吾尔族刺绣的宣传推广。可在学校之间、机构之间、馆际之间共享上述资料,也可发布到互联网上供公众欣赏、教学。同时,可由地方政府开设维吾尔族刺绣艺术微博、维吾尔族刺绣工艺公众号、维吾尔族刺绣工艺APP等,加大对维吾尔族刺绣这一技艺的推广与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维吾尔族刺绣。第四,对从事维吾尔族刺绣教学的学校、合作社以及学习者、传承人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激发人们的参与热情。

(三)创新传承方式,强化传承效果

为了让维吾尔族刺绣工艺能够被更好地传承,应采用“培训+深造”的模式,让传承人既能掌握相关文化知识与实际技能,也能从中获得经济收入[2]。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维吾尔族刺绣技艺传承队伍中。合作社可定期邀请高校教师讲课,或定期选送一批刺绣能手到高校深造。高校则负责对刺绣传承人的再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艺术素质与专业素质,拓宽他们的视野,为从业者今后进行绣品自主设计与创新奠定好基础。

总之,以维吾尔族刺绣为代表的新疆刺绣工艺要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政府、社会、民众多方的支持与参与,共同助推这一传统工艺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孔佳.新疆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的传承与创新[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9,22(2):337-338.

[2]热娜·买买提.论维吾尔族民间刺绣艺术及其传承[J].文艺争鸣,2010,17(21):116-117.

猜你喜欢
保护传承新疆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