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错本”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09-10 12:53程飞飞
天津教育·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高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程飞飞

【摘要】恩格斯说过“最好的学习是从差错中学习”。我国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强调了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结构,更要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而纠错,是教师指导学生的最佳机会,合理应用“纠错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针对“纠错本”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纠错本”;小学数学教学;高年级;应用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纠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

环节。只有学生时常犯错,教师才能够帮助学生找到犯错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减少学生后期犯錯的概率,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如果学生犯错之后没有得到及时纠正,知识方面的学习就会存在缺陷,知识缺陷积累得越多,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越低。而在帮助学生纠错的过程中“,纠错本”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纠错本”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纠错本”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如果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彻底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也没有完全纠正学习中出现的错误,那么将会在后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反复出现类似的错误。为了有效避免这一现象,就必须要让学生准备一个非常厚的笔记本,作为“纠错本”,让学生在这一“纠错本”中,将自己容易出错的地方记录下来。其次,“纠错本”的应用,主要是对错误的整理、归纳以及分类,并以此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帮助学生理解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减少学生在类似错误中的犯错概率,将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与自信心充分地激发出来。再次,“纠错本”的应用,还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系统的分析,明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和还没有掌握的知识点。然后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从而既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又可以提升学生的正确解题效率。最后,利用“纠错本”,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纠正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错误,还可以纠正学生对于错误的态度,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出错的原因,进而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待错误、解决错误。

二、“纠错本”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科学建立“纠错本”

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体验过程。而在这一体验过程中,纠错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的重要环节。要想保证纠错效果,就必须要按照以下步骤,建立“纠错本”。

1.整理和分类。要想建立“纠错本”,教师就要先引导学生进行所有错题的整理和分类,一般情况下,根据出错的原因,可以将错误分类以下几大类:第一概念模糊类、第二粗心大意类、第三顾此失彼类、第四图形类、第五技巧类、第六新概念类、第七数学思想类等。在明确错误的分类之后,再将每一个错误标注明确的所属章节。这样,学生在后期翻看“纠错本”的时候,就可以按照相关章节,进行出错原因的再次回顾,对出错的知识点进行巩固,保证复习效率。

2.记录。针对错误,学生要着重记录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明确错误的切入口、解决思路、解决方法以及解决步骤;然后再在错误的旁边将自己的错误解题过程记录下来,了解自己犯错的根本原因。

3.补充。“纠错本”的应用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巩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如果只是对错误进行记录,“纠错本”的作用就无法充分地发挥出来。对此,还需要对记录下来的储物进行适当的补充。首先,学生要对每一个错误进行相关资料的查询,找出几个与之类似的题型进行解答。如果可以正确的解答出这一问题,那么就说明学生已经充分的掌握这一知识点。如果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不顺利,那么就说明还没有彻底掌握这一知识点,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训练。

4.错误改编。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每一道数学题都是经过教师编出来的,学生学会对错题进行改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学生只需对题目条件进行简单的改动即可。对错题进行改编之后再解答,还可以进一步巩固相关数学知识点,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二)“纠错本”的应用关键

1.纠错要有针对性。纠错的目的在于达到很好的纠错效果,让学生在纠错过程中获得新知识,产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但是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同的学生的出错点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如果让学生把自己所有出过的错题都记录到“纠错本”上,那么学生就会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部分学生还会因此滋生出“破罐子破摔”的负面心理,影响学生后期的学习。对此,教师要进行针对性的纠错。首先,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精益求精的纠错。其次,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性纠正。难度过大的错误,可以适当地放弃。最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让学生完成基础性纠错。

2.注意把握纠错的时间。针对纠错的时间,需要遵循“今日事、今日毕”的原则。也就是说,如果是今天出错,那么就要在今天完成纠错环节,并引导学生将错题记录再“纠错本”上。只有对错误进行及时纠正,才能够加深学生对错题的学习印象,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彻底的巩固。只有对错误进行及时纠正,才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及时纠错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自主自发地进行纠错,使之成为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常态。

3.提升纠错记录的完整性与详细性。在将错题记录到“纠错本”上的时候,一定要记清楚与错题有关的知识点,错题的来源等。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透过错题巩固相关知识点。另外,在记录错题的时候,还需要将具体的解题步骤记录下来,并将正确的解题步骤与错误的解题步骤进行对比,了解出错时的状态和原因。

4.做好纠错总结。在纠错的时候,一定要做好相应的总结工作。针对同一章节、同一类型的错题,要明确其共性问题。通过相关数学知识点与错题之间的联系,来更好地发现错题的解题突破口。通过错题与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系统、正确的数学知识结构。

5.注意“纠错本”的翻看频率。子曰“温故而知新”,学生只有经常翻看“纠错本”,研究“纠错本”,试做“纠错本”,才能够在反复的“温故而知新”中成长与进步。而在翻看“纠错本”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己已经彻底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标记,将自己还没有彻底掌握的知识点进行进一步巩固。而教师也可以经常翻看学生的“纠错本”,针对一些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调整。

6.加强学生思维逻辑训练。要想有效应用“纠错本”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就必须要加强学生的思维逻辑训练。首先,针对每一道错题,学生都要对解题技巧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将分析过程以及解题思路记录到“纠错本”上。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答案的获得经过进行科学的整合,通过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化繁为简的能力来提升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7.给予学生回家作业的主动权。学生出错越少,需要纠错的学习压力就越小。如果学生一日当中没有出错,也就意味着当天回家后无须纠错。当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学生就会更加认真、努力地看题、审题以及做题,尽可能地减少出错,减少回家之后的作业量。尤其是因为大意、马虎而出现的错误,“纠错本”的应用可以起到良好的纠正效果。学生为了回家后少抄一道错题,就会努力认真地听课、做题,一有时间就对已做的题进行检查,减少出错机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纠错本”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而要想有效应用“纠错本”,就必须要科学建立“纠错本”,并注意纠错的针对性、注意把握纠错的时间、提升纠错记录的完整性与详细性、做好纠错总结、注意“纠错本”的翻看频率、做好纠错总结、注意“纠错本”的翻看频率、加强学生思维逻辑训练、给予学生回家作业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穆平.小学生数学纠错能力的培养[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9(9).

(责任编辑 林娟)

猜你喜欢
高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