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技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9-09-10 12:53施伟鑫
天津教育·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创新能力

施伟鑫

【摘要】在当前小学阶段的课程教育中,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些学校纷纷为学生开展了劳技课程,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行良好的培养。在小学劳技课堂教学中,为了从整体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可以立足教材中的内容,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劳技;创新能力;教学研究

在小学劳技教学课堂中,教师在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时应当具备足够的耐心,并且还要立足于教材中的内容,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让学生从一些最为平凡的事情中发现最独特的观察点,从而打破学生的惯性学习思维及想法,当学生具备了较为完善的创新能力之后,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小学劳技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更新教育理念

在当前大部分小学课程教育中,一些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没有从学生当前的学习需求及学习能力为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教學活动及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列出各种各样的模板让学生进行学习。在传统劳技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会针对某节劳技课的主题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或者是所制作物品的步骤,让学生完全按照教师所给的内容进行实地操作,导致班级中学生所制作的物品都是千篇一律的,学生的创新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假如教师一直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话,不仅会导致整个小学劳技课堂无法有序地进行,学生也无法提起对小学劳技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当前小学劳技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主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变得更加主动和积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课堂中,教师在向学生讲述“我家的厨房”这一部分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在厨房中的各种用具,在学生观看完成之后,教师先不要告诉学生这些用具的使用规则及功能,要让学生结合自身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说出这些厨房用具的功能及使用规则,然后让学生分享一下每个工具可以做什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会说出电饭煲可以焖米饭,冰箱可以用来食物保鲜等,当学生大概对厨房用具的功能进行讲述之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布置一个特殊的家庭作业:“既然同学们都非常了解厨房用具的功能,那么请同学们回到家中自己动手使用其中一个或者几个厨房用具,但是同学们需要注意,在用这些厨房用具的过程中,一定要在家长的陪同下,保证安全哟!”教师在校布置完这一课后作业时,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良好的锻炼,还使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激发学生兴趣

在当前小学劳技教学课堂中,教师为了保证每个学生可以更加积极热情地投入课堂教学氛围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应当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为主,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和想法是比较活跃的,所以教师在小学劳技教学课堂中应当充分把握学生这一学期的状态及年龄特征,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良好的培养。教师在课堂开始之前应当立足于教材中的内容,再结合学生当前的生活实践及生活经验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

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向学生讲述“凉拌黄瓜”这一部分知识内容时,由于在上节课中学生已经大概了解了厨房用具的功能及使用规则,所以教师在向学生讲述这一部分知识内容时,应当让学生运用自己比较熟悉的厨房用具做一道家常菜,除了要做凉拌黄瓜这一道菜谱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想象能力对菜品进行创新。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创新的过程中,不要让学生太过创新,应当在一些基础菜品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并且教师还要要求学生在创新的过程中需要给这道菜起一个非常新颖的名字。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做“冰冻火焰山”这一道菜,这一道菜其实就是凉拌西红柿,再撒一些白糖,教师在让学生制作这道菜时,为了呼应这道菜的菜名,要让学生在自主操作的过程中注意摆盘的美观。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把多种蔬菜切成小块,然后利用各种调料进行调味,教师可以让家长将孩子做的菜品拍成视频发到班级群中,和教师及其他学生进行分享。在这一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还有助于学生在做菜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协调能力及创新能力,尤其是对相关菜品的搭配,更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锻炼。

三、构建劳技情景

小学阶段的劳技课程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在当前小学劳技教学课堂中,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锻炼学生的生活技能,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根据学生当前的学习兴趣构建相关的教学情境,使每个学生可以迅速进入课堂学习氛围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劳技水平。教师需要在课堂开始之前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在网络中搜集相关的教学视频,使课堂教学更加完善,并具有一定的新颖性。

例如,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讲述“自制收纳盒”这一部分知识内容时,可以在课堂开始阶段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做了两个收纳盒要送给一名同学,其中一个收纳盒空间是非常小的,并且外观也不是很精美,另一个收纳盒空间是比较大的,外观是非常精美的,倘若你是这位同学,会选择哪一个收纳盒呢?请说出原因。”教师在让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说出收纳盒的作用及特征。当大部分学生回答完成之后,教师要向学生说:“收纳盒可以让我们的物品更加整齐,那么同学们何不做一个收纳盒来收集自己的物品呢?”教师在向学生讲完这句话时,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就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教师在让学生进行收纳盒制作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想象能力及审美能力进行收纳盒的制作,为了保证学生可以掌握正确的收纳盒制作方法,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视频向学生播放制作收纳盒的视频,让班级中的学生大概了解制作收纳盒的主要流程,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想象能力进行自由发挥。在学生自主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制作收纳盒的形状和外观都是存在较大差异的,有的学生制作成了卡通人物的形状,有的学生在收纳盒的里面涂上了一些色彩,整个教学课堂的学习氛围也是非常浓厚的,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操作的巡视,帮助学生解决在制作收纳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课堂结束之前,每个学生都做好了自己的收纳盒,教师可以让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分享和交换,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还可以在课堂中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认识到自身在制作收纳盒的不足之处,可以吸收其他同学制作收纳盒的创新点,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审美能力。在这一教学课堂中,每个学生会根据自身的想象能力及联想能力进行收纳盒的制作,学生也会对收纳盒的外观进行有效的创新,在无形之中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四、结语

小学阶段的劳技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还要通过自身的动手操作制作相关的物品。因此,在当前小学劳技教学课堂中,教师一定要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主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由被动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参与,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想象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制作相关的物品,从而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潘贞.劳技教学创中学的实践与感悟[J].科学大众,2019(1).

[2]杨军.小学劳技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适度融合[J].内蒙古教育,2018(16).

[3]李欣.浅谈在劳技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J].吉林教育,2017(22).

[4]巢勇.劳技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J].发明与创新,2016(3).

(责任编辑 李芳)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智慧课堂下如何实现高中英语互动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研协同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基于“重点·难点·关键点”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教学研究
儿童观察画教学研究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