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第巴·桑结嘉措的功与过

2019-09-10 04:14公却才旦
锦绣·中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政绩

公却才旦

摘 要:第巴桑结嘉措以第巴身份代理达赖喇嘛主持藏政二十余年(1679 年—1703年),为西藏社会和平、安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他一生勤于著述,在天文、历算、医学等领域有重大作为。但是以勾结准噶尔部,秘不报丧,企图独专西藏事物为由的斥责者也很多,并以此认为其实为“分裂国家的罪人”。本文将在下面对此阐述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第巴·桑结嘉措;政绩;功过

第巴·桑结嘉措于清顺治十年( 1653)出生在拉萨北郊大贵族仲麦巴家族,桑结嘉措八岁那年,被送到布达拉宫桑结嘉措自幼就受到藏族文化的良好教育和熏陶。不仅学习佛学理论、历史、天文历算、诗歌,医学等藏族传统的文化。而且他还在五世达赖的亲自培养下,开始了非常严格的、全面的、系统的政治和宗教事务的训练。其后桑结嘉措在三大寺僧众的支持下成为藏族历史上的第五任第巴,一直到康熙四十二年(1703)辞职,在长达26年的执政期内给藏族历史留下了一抹重笔。但是现在研究者对第巴桑结嘉措的评价贬褒不一,因此笔者希望将在下面就其主要事迹评价阐述个人的观点。

一、第巴·桑结嘉措在西藏文化上的功绩

第巴·桑结嘉措先对《四部医典》(纳唐版)进行了整理、校对、修订,并进行注释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编篡完成了通俗的叙述文本,取名 《医学广论药师佛意庄严四续光明蓝琉璃 》(简称《四部医典蓝琉璃 》) , 桑结嘉措撰写了藏医学论著《决窍补遗斩除非命死绳利剑 》 和《医学总纲仙家盛宴》以及《白琉璃》等。他还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在拉萨创建药王山片珠尔卓潘达那欧擦日介林藏医学校, 而当时在他的亲临 绘制了藏医教学和医用彩色系列挂图80幅(另说79幅①)唐卡,一直流传至今。这些唐卡把藏医学的全部内容以艺术手法通过图画的形式形象地表现出,成为藏医史上的一个重大创举。并且经常聘请藏区各地名医来拉萨学习,然后在让他们返回各地造福当地。

此外桑结嘉措还是藏族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大家,其比较重要的著作有《格魯派教法史黄琉璃》、《五世达赖灵塔志》、《五世达赖喇嘛自传》、《乃琼寺白哈尔角楼志》、《地六世达赖喇嘛传》、《第五世达赖喇嘛本传》、《桑结嘉措自传》、《声韵注疏》。此外还有工巧明方面的著作《学者养意论》、《藏文字帖》、《塑像量度》等。这此著作极大的丰富了藏文化并为后人研究西藏的历史、宗教、藏医学提供了丰富而翔实的资料 , 并给藏族历史增添了光辉的一笔。

第巴桑结嘉措还在西藏以及中国建筑史上留下了瞩目的成就,他不仅修建“世界—庄严”金塔,他还在五世达赖喇嘛修建的白宫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扩修,动员了全藏区的人力、物力、财力,除外还是有汉族工匠和尼泊尔工匠参与红宫部分的建设,经过三年多的时间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竣工。后来不断地进行修缮于是便有了成名于当今世界的布达拉宫。这个富丽堂皇、气势磅礴的建筑不仅是藏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应该是第巴桑结嘉措主持下诞生的奇迹和他对藏族历史的伟大贡献。

第巴桑结嘉措不仅在学术和建筑等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同样在军事上也有很大的作为,拉达克入侵西藏时给予坚决回击,并收复失地,巩固了祖国西南边防。拉达克原吐蕃辖地,元代还曾在该地设宣慰使司,明初置军民元帅府。但是明末清初,由于中原王朝的更迭和西藏地方教派之间的争端不休,拉达克乘机攻占日土、古格、普兰等地。格鲁派在西藏获得统治地位后,曾与拉达克地方势力多次发生纷争。康熙二十年(1682)因不丹迫害格鲁派激起甘丹颇章的不满而发生争执,恰巧“拉达克王德雷南杰以自己与不丹信奉同一教派为由,宣称不能坐视不丹受拉萨欺侮,派兵进攻西藏。第巴桑结嘉措与当时在西藏的和硕特蒙古汗王达赖汗共同组织派遣了一支蒙藏联军,在甘丹才旺巴桑率领下给予入侵者坚决反击”②最终双方于康熙二十二年(1684)达成协议,拉达克归还古格、日土等地,并仍循“三年一贡旧例”①。自此始,阿里三围重新归属西藏并派人驻扎管理。从而保证了清政府的领土的完整,对西藏地方以及清政府做出了重大贡献。除此以外第巴桑结嘉措还在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也有自己的贡献,但是这样一位“五世达赖阿旺洛桑嘉措的继承人”以及“杰出的天文、历算、医方、工巧学家”在如今的众多学者眼里认为是“分裂祖国的代表人”的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对五世达赖喇嘛圆寂后的“秘不发丧”和“勾结”噶尔丹。

二、“历史罪行”以及分析

第巴桑结嘉措任职三年后,于康熙二十年(1682),五世达赖喇嘛圆寂,于是第巴桑结嘉措以及格隆江央扎巴等人共同商议秘不发丧,并对外称五世达赖喇嘛在闭关修行,并且如果遇到不得不见的情况 时,“便令长相与第五世达赖喇嘛相似的布达拉宫朗杰扎仓的僧头翟热出面接见”②与此同时便派人去寻访灵通,后又专门派人去培养和监督小灵通学经和生活。与此同时第巴桑结嘉措为了抵御和抗衡和硕特部,企图从藏蒙两族权力斗争中完胜并为把西藏统治大全独揽在甘丹颇章手里从而需要寻找一个外来的力量。而这个力量便是噶尔丹,其为准噶爾汗王。早年出家,学经拉萨。与桑结嘉措同出五世达赖师门,受宠于达赖。康熙十年(1671)返回准噶尔后夺取汗位,逐步兼并天山南北各部,势力 强盛 ,于是就联系噶尔丹来压制和消灭和硕特部在西藏的势力。

然而到康熙三十五年(1696),康熙皇帝在御驾亲征噶尔丹时把噶尔丹部几乎歼灭后,从俘虏口里得到达赖喇嘛已经圆寂的消息,康熙皇帝立即数第巴桑结嘉措“阴与噶尔丹朋比”、“将达赖喇嘛已殁之事匿尔欺众”③等多项“罪行”,从而后人给其定性为“分裂国家的罪人”,而且这些基本上是按《清实录》的记载来判定的。而笔者对所谓的“分裂国家的罪人”这个评价有所异议。

首先是“秘不发丧”,通过从有关第巴桑结嘉措的论文和历史书籍看,他们认为第巴之所以“秘不发丧”是想独揽西藏地方权力和维护自己的利益而进行的,但是我们看藏文文献我们可以发现之所以不公之于众是由内外因存决定的。“在第五世达赖喇嘛患病临近生命最后时刻之际,留下遗嘱,对桑结嘉措执掌政、教两种事物方面给予了多种特殊的知道,教给了维护西藏、朝廷、蒙古人之间关系的方法,达赖喇嘛本人圆寂之事要暂时保密,事无巨细,若有难以决断的情况,则皆须在班丹拉姆像前占卜决定”①,此外还有文献记载秘不发丧是因五世达赖喇嘛遗嘱所示的“五世达赖遗嘱后人需秘不发丧十二年之久()”②由此我们可以得知“秘不发丧”并不是第巴桑结嘉措个人的决定,而是五世达赖喇嘛的遗嘱所指示,由此第巴桑结嘉措也只能从命行事。此外当时西藏与拉达克之间的战争正在火热中,蒙古和硕特人又这场战争的重要指挥,一旦达赖喇嘛圆寂的消息对外公布,势必会对战事造成影响,而且地方政府内部的权力斗争将进一步加剧以外,和硕布与西藏寺院代表之间长期从在的“暗斗”将更会变成“明斗”会激起一系列权力的角逐。此外第巴桑结嘉措在接到康熙皇帝指责后的回信中明确地说明了“秘不发丧”的原因。“众生不幸,第五世达赖喇嘛已于水狗年示寂,转世静体今15岁矣,前恐唐古特人民生变,故未发丧,今当于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出定坐床……”。 ③还有一点是既然除了第巴等人外拉萨当局的人都不知道达赖喇嘛早已圆寂的事,那么一个俘虏会怎么知道呢?再者按仓央嘉措密传记载虽未直接奏明第五世达赖喇嘛已经圆寂,但为婉转表明此情,专门派人向皇帝进献了五世达赖喇嘛的“亲笔信”、三法衣和本人泥塑像。而这点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所谓的“秘”只是对西藏地方和尤其是和硕特的“秘”,而不是对中央隐瞒只是没有直接表达。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第巴桑结嘉措之所以“秘不发丧”是由于当时西藏的战事和防止蒙藏权力斗争、以及“前恐唐古特人民生变”等原因造成的,并非是为了独揽大权从而分裂国家,只是想维护五世达赖喇嘛生前所治下的安定,以及不想让蒙古族统治西藏。而后来的拉藏汗事件、以及罗卜藏丹津事件等恰恰证明了第巴·桑结嘉措所追求的藏族统治西藏是明智之举。

“勾结噶尔丹”又是认定第巴·桑杰嘉措“分裂国家之罪人”的重要原因,并且从史书中可以得知康熙帝认为是第巴·桑结嘉措诱使噶尔丹东犯的事实,“先是,尔以久故之达赖喇嘛诈称尚存,遣济隆胡土克 图至噶尔丹所,乌兰布通之役,为噶尔丹诵经,且择战日,及噶尔丹败又 以讲和为词贻误我军,使噶尔丹得以远遁。联为众生,遣人往召班禅胡土克图,尔又谁吓班禅胡土克图,谓噶尔丹将要而杀之,而不遣行。青海博硕克济农潜与噶尔丹结姻,往来通使,而尔又不举发。如噶尔丹、博硕克济农无尔之言,有相与为姻者乎? 噶尔丹信尔唆诱之言,故不遵朕之旨” 。康熙帝把过错全推到第巴桑结嘉措头上,我们应该知道《清圣祖实录》上明确记载者,达赖喇嘛(此时达赖喇嘛圆寂,实为第巴桑结嘉措所派)所派使者是受朝廷之命而去的。又“据降人言,噶尔丹遁时,部众多出怨言。噶尔丹云:‘我初不欲来克鲁伦地方,为达赖喇嘛煽惑而来。是达赖喇嘛陷我,我又陷尔众人矣 !’”②众所周知,此时达赖喇嘛已殁,所说达赖喇嘛,应是指第巴。而第巴桑结嘉措有口难辨。单(噶尔丹)方面之辞,不足为定桑结嘉措的罪行,。或者桑结嘉措所派之人支持噶尔丹,但他未必能证明第巴·桑结嘉措有这个心。  也未必知道噶尔丹的野心及行动目的之所在。另外,第巴·桑结嘉措之所以与噶尔丹联系密切应该有为打击和硕特部而与噶尔丹往来的原因。

从另一面说我们现在所说的种种只是基于历史记载在分析,但我们并没有诸如:第巴·桑结嘉措与噶尔丹“勾结”的往来信函等实物来证明。但是我们也不能说《清实录》所记载的历史信息是错误的,尽管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一些漏洞和逻辑所解释不通的、抑或是与藏文历史记载有出入的地方,由此我我们不能光靠当时的少数历史记载来忽视第巴·桑结嘉措功绩,从而给其定一个“分裂国家的罪人”的标签。我们还要借助藏文资料以及我们需要对历史文献进行鉴别。  最起码现有的历史文献还不足以说第巴·桑结嘉措是“分裂国家的罪人”。

三、结 语

第巴·桑结嘉措由于出生于一个多事之秋,他监督和规划建设布达拉宫、对藏族的医学发展、历算、工巧明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关于这点很多研究者持相同观点,并以此认为第巴桑结嘉措是一位清代西藏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位第巴,对其政绩也有所肯定。但是有些学者却以“勾结噶尔丹”、“企图独揽大权”等原由来认定第巴桑结嘉措是“分裂国家的罪人”等来批判他,同时也忽视他对于藏族文化、历史以及当时对清中央政府所做的贡献。然而秘不发丧及私立转世灵童,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桑结嘉措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是符合当时历史 、政治局面需要的。这点我们也可以从清政府得知第巴·桑结嘉措那些“罪名”后对此事处理的态度也可以略知一二。如果真如现今的学者那样认定桑结嘉措企图分裂国家从而由自己独揽大权的话,清政府对其不可能予以警告而不对其追究责任的。从这点我们也可以知道清政府还是比较认可第巴·桑结嘉措为西藏地方和清中央政府而所做的贡献与他所作出的政绩。所谓与噶尔丹的 “勾结”,虽然客观上有助封为虐之嫌,但第巴·桑结嘉措主观上纯系想借噶尔丹的军事势力以达到驱逐和硕特部,争取保有现有权力的目的,而不是什么阴谋叛国。恰恰相反,通过他繁忙而充满政治 斗爭的一生,我们可以说,他是一位成 功的“五世达赖罗桑嘉措的继承人”,“一位杰出的天文、历算、医方、工 巧学家”,一位“渊博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具有非凡的才能,是一位西藏社会以及在当时清政府治下的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和藏族人民深深怀念的学者。我们因此不能否定这位西藏历史上的大人物在当时的贡献,更不能给他扣“分裂祖国的罪人”的帽子。

参考文献

[1]曾国庆、黄伟忠编著,《清代藏族历史》,中国藏学出版社,2012年.

[3]益希汪秋、李征,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九四年,第六期.

注释:

[1]陈柏萍、卓玛,《试论藏族杰出人物第巴桑结嘉措》,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七期。

[2]陈柏萍、卓玛《试论藏族杰出人物第巴桑结嘉措》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三期。

[3]黄奋生,《藏族史略》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242页。

[4]恰白·次旦平措等编,陈庆英等译,《西藏通史—松石宝串》西藏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645页。

[5]《清圣祖实录》卷一七五,第五页。

[6]恰白·次旦平措等编,陈庆英等译《西藏通史—松石宝串》西藏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645页

[7]拉尊·阿旺多杰《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密传》,西藏人民出版社,1981.11,第17页。

[8]牙含章著,王承昆、史学礼译,《达赖喇嘛传》(藏文),青海人民出版社,1968.12,第93-96页。

[9]清实录·圣祖实录,卷一七五。

[10]清实录·圣祖实录,卷一七三。

猜你喜欢
政绩
为民造福就是最大政绩——树立正确政绩观
让政绩考核跟着民声走
高质量考核才能引领高质量发展
蔡英文吹嘘3年“政绩”遭打脸
习近平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三原则
“材料政绩”是另一种造假
“政绩”何以成“政债”?
多一些“看不见的政绩”
假政绩也是一种腐败
政绩为啥给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