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家庭环境,关注孩子健康成长

2019-09-10 07:37金耀安
高考·下 2019年10期
关键词:家风家庭环境

金耀安

良好的家风家教能够为孩子营造理想的生活环境,父母在家里的举手投足对孩子的行为习惯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样,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下物质相对优越的学生身上却日益显现出思想上趋于封闭,性格上自我为中心,情感上过于敏感等比较复杂而又脆弱的特征。这就要求每一位家都关注孩子在家庭的成长环境,更要注重于对良好家庭环境的创建。

一、家庭环境的“硬件”不可或缺

(一)家庭物质环境的美化

美化家庭物质环境,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生活在一个整洁、优雅、和諧且富于美感的环境中,通过美的熏陶以及对美的享受,启迪孩子的生活情趣,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感,提高孩子的个性心理品质。家庭居室的环境美,体现出家庭的兴趣、爱好乃至精神风貌。虽然由于个人性格和审美情趣以及财力的差异,人们在家庭内环境的布置与装而方面因人而异,各显特色,但室内居住环境都应以实用、方便、舒适,而且还要使人心情愉悦,得到美的享受,有利孩子身心健康为原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家庭居室装饰不当,也会使孩子产生狂躁、焦虑、困倦、忧郁等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因素。

(二)家庭精神环境的优化

广为人知的朱熹、曾国藩、傅雷等治家格言为广大家长提供了很好的治家导向,再结合自己家庭所具有的特点来优化家庭精神环境。

第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父母应自觉了解并努力学习中华民族长期以来所沉淀的爱国、勤劳、俭朴、善良、守信、文明、礼貌等方面的传统美德。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把这些有着巨大凝聚力和深厚内涵的民族文化瑰宝付诸实践,身体力行。而且要以榜样的作用来引导孩子,使孩子在潜移默化当中健康成长。

第二,提倡并强化“家风”建设。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生活习性、思想作风、传统习惯、道德规范、为人处世、人际交往等的准则。家风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对孩子具有无形的影响力和约束力,是家庭环境教育的重要因素。

第三,吸收外来文化中的精髓。在优化家庭精神环境过程中,除了传承我国自古沉淀下来的优秀传统以外,还应该将外来文化当中的精髓补充进来,例如:积极主动、敢于尝试、做事有主次等,使孩子的性格和品质向更全面,更符社会趋势的方向发展。

(三)家庭氛围的趣味化

创设充满趣味的家庭氛围,首先要具备康有序的家庭生活,然后家长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个性特征,尽可能有计划的安排孩子参与健康向上的家庭活动,如指导孩子阅读中外文学名著,并一起交流探讨心得;一起观看有意义的电视节目;陪孩子一起下棋、玩游戏;带孩子一起到户外健身、野营、旅游......这不但有助于孩子形成广泛的兴趣,开朗的性格,为孩子今后拥有广博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还在无形当中增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家长在引导的时候尽量注意培养孩子的价值取向。情趣价值观有高雅低俗之分,有人追求优雅简洁、朴实淡泊的生活格调;有人则追求奢华阔绰、富丽堂皇的生活方式。但无论对生活作何理解,有何追求,我们都应该明白,高尚的情趣是一种能够发现和认识真善美的通路。

家长在努力创建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的时候家长还应坚持科学性、一致性和教育性的原则。

1.科学性,即指教育孩子的方法或措施必须适合少年期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成长的规律,根据具体的环境和孩子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

2.一致性,即指在教育子女时,父母所采用的教育思想和态度要一致,在较长的时间周期教育要求一致;保持家长的情绪不同时对孩子的态度要一致;夫妇彼此间的教育观点要一致。

3.教育性,即指父母所采用的方法和教育内容均应以有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为目的,以尊重、理解孩子为原则。

理解和尊重是家教艺术的前提和基础,尊重、理解并满足孩子合理的、积极的、正当的需求会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

二、家长应学会和掌握的家教艺术

家长自身应该学会、掌握、坚持那些教育艺术呢?首选是亲子间的情感沟通。只有情感上沟通了,心理上才能相容。在学校教育中有一种说法叫做“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反过来讲,要想让学生信其道,必须增进师生的情感使他们亲近你。学校教育如此,家庭教育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家长和要经常采取各种渠道孩子进行沟通思想。有些家长没有时间及时和孩子当面沟通,也可以采取书信、微信等文字式来和孩子交流。而且家长一定要有倾听的耐心和热情,尊重、理解孩子的思想。然后共同就其中的问题进行剖析,能够成功做一个知己式的家长则是孩子最大的幸福!

其次,必要时可以运用“曲线教育”。当孩子出了问题,而家长又意识到自己将抑制不住情绪时,不妨采取一种“曲线教育”的策略,回避不必要、不愉快的正面冲突的发生,不激化矛盾。解决矛盾的最好方法是回避当前问题,选择恰当时间再去解决,或者“幽默一下”。做父母的应该学会并运用一点幽默,幽默是种教育机智,它不仅能迅速地缓解紧张气氛,而且还能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第三,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尤其是不要轻易触痛孩子的“短处”。个人隐私是当下青少年非常在意的一个方面,尤其不愿意家长“窥探”。当孩子不愿意或不希望父母知道自己“隐私”的时候,父母切不可逼迫孩子,否则只能引起孩子的反感。不当众揭短也是我们家长应讲究的教育艺术。孩子在父母面前暴露出来的短处,不仅怕父母经常提起,更怕别人知道,我们家长应该尊重他们的要求,要给孩子留点面子。这样反而会让孩子更信任父母。

总之,完美的家庭教育环境的构建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构成的。注重优化这一环境,是每位做父母的在家庭教育建设方面不懈追求的目标。747F3A7E-AB77-474E-9990-A700D0C30767

猜你喜欢
家风家庭环境
家庭“煮”夫
环境清洁工
家风伴我成长
恋练有词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漫观环境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