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新时代应对孩子问题家庭教育策略

2019-09-10 12:41李银玖龙立新
高考·下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教育策略家庭教育

李银玖 龙立新

摘 要: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是人生的第一课,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出现问题或多或少在家庭教育找到一些家庭教育误区的影子。优秀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教育不到位导致的,家庭往往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错点的最大障碍。本文对新时代应对孩子问题家庭教育策略作了相关探究。

关键词:家庭教育;孩子问题;教育策略

一、家长面对孩子问题时的常见错误做法

(一)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表现过于急躁。面对自己子女出现的问题,“爱之深责之切”的家长们,情绪会容易波动甚至失控。“只有平静的内心,才有可能沉淀和吸收教育的理性思考”。家长需保持平静,充当好引路人的角色,并给孩子的情绪提供一个空间。如孩子冲动时,要孩子学会用理智自觉地控制情绪、语言、行动。如果孩子的情绪得不到家长情绪的包容,那么结果要么变得谨小慎微,要么产生叛逆对抗,亲子关系难以顺畅。

(二)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切忌过快直接指出问题。孩子需要空间和时间去自己成长,况且有些微小问题孩子是可自我修复的。给予孩子成长空间,并不意味着对孩子犯的错不管不问、置之不理。一味地放纵,会让孩子产生“犯错是无关紧要的”心理,甚至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有问题。

(三)面对孩子出现问题时,不能简单粗暴处理。很多家长在对待孩子犯错问题上,经常是不问青红皂白就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批评或指责孩子。我认为是不可取的行为,因为我从事几十年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摸索认识到:百分之九十九的情况是,不管犯下多严重的错误,人一般都不会责备自己。试问一下:你在批评孩子时,孩子是不是往往会急于辩解。著名心理学家B.F.斯金纳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奖励比惩罚更有效,得到奖励的动物比受到惩罚的动物学习更快,学习效果也更加显著,此后的研究进步证明这个结论同样适用于人类。另位心理学家汉斯.塞利也曾说过:“我们对他人的肯定有多渴望,对责备就有多恐惧”。所以,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批评带来的并不是改变,有可能激起抵触,伤害自尊,有的甚至萌生恨意。更不能对这些孩子实施简单的打骂教育,尤其对于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有的负气离家出走,甚至有的一时冲动做出不可逆的后果,使家长追悔莫及。

二、应对孩子问题的家庭教育策略分析

孩子出现问题后,应怎么办呢?我认为:家长先应反省家庭教育问题,即家庭教育的意识、教育方式、有效沟通方式存在的问题,谋求有效解决策略再对孩子进行正确施策。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家庭教育至关重要,需要广大家长重视。以下就以一些典型问题作相关分析:

(一)孩子在学校违纪不断,破坏公物,甚至欺凌,有时对管理他的班干部或老师或家长同学怀有敌意,打击报复,屡教不改。

家长需反思:是否有不良的家庭氛围,如夫妻关系不和、家庭矛盾冲突不断。父母的相处方式与处事态度,是家庭教育环境的基石。只有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我们才可以去谈孩子的教育,谈孩子的人生起点;如果家庭教育不正确,如暴力教育、撒手不管,使缺乏管教的孩子难于自控的行为转化为挑衅或攻击行为。

纠正孩子问题策略建议:召开家庭民主生活会,进行有效沟通,沟通请遵循了以下这三条原则:一是倾听。就是积极鼓励说明犯错的原因。二是理解。设身处地去想一想孩子缘何如此,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真正理解孩子的感受。三是反思。自查教育孩子存在问题。四是建议。指出犯错带来的后果,共商避免犯错的策略。五是约定如再犯应接受的惩戒同情、宽容、善意、悔改将会由此萌生。

立德树人,对你的孩子进行“规则教育”,法制教育。必要时改变教育或生活环境,孟子的母亲三迁也许对你有所启示。

(二)如你孩子焦虑、自卑、胆小、恐惧,依赖感强,缺乏主见,不合群很孤独、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学习成绩下滑等。

敬请家长反思:您对孩子是否高度控制,或过度保护。你是否总害怕孩子做不好,担心孩子犯错,怀特·黑德说:“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如是这样,你是在阻止探寻新世界的尝试。实际上,试想:家长你这样做是不是你的内心深处充斥着不安全感,为了满足自身对安全感的需求,缓解自我焦虑,你们把自己的行为外化成对孩子的控制和操纵。

请不要压抑孩子的天性,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鼓励孩子“试试”,并带着孩子去尝试新鲜事物,培养出孩子坚韧勇敢的品行,终将会影响他的一生。对很多父母来说,规划真的有大概率赶不上社会的变化。因此,让孩子拥有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这是试错的终极要义所在。

(三)孩子喜歡随心所欲,无拘无束的生活,不爱劳动、不爱学习,懒惰,整天沉迷游戏或是魔幻小说等。

他们大多觉得现实学习很枯燥、很无聊,遭受来自成绩不好的打击,在学习方面无法体验成就感。所以,逃避现实者更愿意营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小世界。往往因为游戏、小说可以引领你走进那个神奇浩繁的世界,让你逃避日常现实生活。

(四)孩子学习能力强,在学习上有获得感、成功感、优越感,以至于产生是“全能自恋”,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形成“自我中心化”。但事实上,是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不懂人际交往的“巨婴”。有些学霸表面很强大,内心却很脆弱。一旦受到挫折如成绩下滑,或受到质疑,或受到批评,因为不能接受非自己预期的对待,就会强烈抵触,甚至内心就会破碎,这样就会陷入忧郁,甚至对自身或他人构成伤害。

一个“巨婴”背后,都是“母爱泛滥”的结果,一切包办。建议学会做放手的父母,孩子需要时,扮演好一个父母的角色,以身作则,让孩子在你们身边学会为人、处事;孩子独立时,温柔地放手,得体的退出。让孩子懂界限、知进退。我们父母要有“孩子是孩子,我们是我们”的边界意识;孩子的成长就像大树的长成。

孩子和我们成人之间内心遵守的逻辑思维是不一样的、是有冲突的。但是他们的这种逻辑未必是不好的,对于问题,就需要我们去指导,教无定法,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况采取适宜的对策,家庭教育才能帮助孩子在成长成才的路上更加积极稳步前行。0378339F-5936-4331-97AA-F96D11C73EAF

猜你喜欢
教育策略家庭教育
弱势群体与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策略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