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

2019-09-10 12:13常勋章
高考·下 2019年10期
关键词:措施探讨中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常勋章

摘 要:目前传统文化热风靡各大中学课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并不少见,通过讲解古代的风俗故事和挖掘传统文化内涵等方式,在日常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来拓宽中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中学阶段语文教学质量,增强中学生的民族荣誉感。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措施探讨

引言:中国社会正处于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国外国的文化入侵以及国民对传统文化不够重视,不少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经被遗忘在历史长河中,现如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作为中国各大学校等教育机构开设的一门重要学科,语文教学课堂已经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一、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情况

(一)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多

由于升学压力和学习任务的不断提高和加重,如今的中学生对数学、英语的兴趣远远高于语文。一方面是由于语文学习比较枯燥,尤其是文言文的学习,由于很多字词的古今义不同,导致学生需要记忆的内容和难度比较大,而且抄写量背诵量大,导致很多同学提不起兴趣,很多都是应付了事,很是影响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是家长和老师不够重视,只为了提高学生的升学率,从而把精力大部分放到英语、数学等方面,学生背负着很重的学习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想要通过语文教学来使中学生学习好我国传统经典文化的难度就更是巨大。

(二)信息化给中学生带来了更多的诱惑

随着手机、计算机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也受到巨大的影响。中学生有了各种各样获得信息的方式,比如网络、杂志、漫画等,很多中学生对二次元、游戏等侃侃而谈,然而一提到中国传统文化就脑袋疼,他们学习语文更大程度上只是为了考试,而对于传统文化则毫无兴趣。

(三)文言文以及古典文学对中学生没有吸引力

從小学到中学,有的中学生不够适应中学生活,由于学习任务的剧增以及升学的压力,而且各个学科都要占用不少的时间。学生没有太多空闲时间去阅读古诗词、历史巨著,更别说经典文学著作,对文言文提不起兴趣,甚至想要逃避文言文的学习,这导致了学生对古文字的词汇和文采都比较缺乏,相反,现在很多同学喜欢采用网络流行语,甚至是比较粗鄙的词汇却能很容易接受和传播。

二、艺术性地给中学生传播传统文化

(一)学习和生活中增加对传统文化的阅读

语文的教学离不开读和写,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阅读优秀的文化作品,中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拓宽知识面,还可以通过阅读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在阅读岳飞的作品《满江红》时,在网上找到好的朗诵视频,可以让同学们体会岳飞的一腔热血和拳拳报国之情,并结合当时的背景给同学们分析岳飞的心理状态,可以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而且还可以举办班级或者校级朗读比赛来培养同学们的兴趣。此外,早读和课前诵读是很重要的一环,这段时间里让同学们阅读传统文化经典比如唐诗、宋词、元曲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课后可以布置一些小任务,比如网上查询课堂所学的课文作者的生平趣事以此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可以开展历史角色扮演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在课堂上要对文章进行较深程度的分析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即使一个汉字,它所蕴涵的内容都有可能是很深邃的,而一部完整的作品更是能够反映社会现实和内心感受。中学教材里的文言文诗词等内容涵盖了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礼法、社会伦理、国家制度、历史记载等。其中更有些课文展现出我国的优良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特点。比如,教材选用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每一字一句都能从中看出杜甫的人生精神,将杜甫那种尽管自己身处危难之际但仍关心天下的优秀品质展现的淋漓尽致。在课堂上,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析作者的人生价值观,让他们独立判断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并和现代社会进行对比,来得到自己的结论,最后各小组发言,老师进行归纳总结。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中学生更深成都的理解课文,更多的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三)锻炼和培养中学生阅读中华经典作品的兴趣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留下了不可计数的经典作品,诸如唐诗宋词、古典名著、史记、游记等等。锻炼同学们在课外阅读中华经典著作的习惯,能够提高中学生的文化修养,增加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并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也可以从这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比如阅读唐诗宋词,可以为学生积累不少名言名句,这对于写作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同时,教师需要给学生规划一些需要阅读的书籍,可以列一个表格,选择书籍时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多选择一些反映社会生活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古典小说或者古诗词等等,这样既可以陶冶学生的生活情操,也能让他们学习相关知识,了解古代国人生活。同时要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让他们写出自己阅读的感想,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动脑筋思考,来培养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而且不要固步自封,适当的让学生了解优秀的外来文化以及网络文化,能够让中学生更多的认识世界,并与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对比,得到有益的经验教训。

结束语:通过本文的介绍以及分析,对于还在成长期的中学生,应该在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在学生能够完成相应课程内容任务的前提下,让学生学习足够的中华文化,这些教学措施都能够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提升学生的文化和道德修养,为中学生未来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顾小玲.浅谈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导学,2016(1):5-5.

[2]郑虹.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误区与对策[J].师道:教研,2016(1):44-44.565BAB24-E58C-4B62-BC45-301E26F8074C

猜你喜欢
措施探讨中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探究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提问设计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谈新课程下如何做好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渗透
多媒体教学运用于英语语言学教学的措施探讨
信用证软条款的成因及风险防范措施探讨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