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方法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探究

2019-09-10 12:13姚洪双
高考·下 2019年10期
关键词:探究

姚洪双

摘 要:伴随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部门对高中学生也更为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吸收自身所学知识,也应积极参与至实践活动之中。这对于高中数学解题教学来说也不例外,据实践发现,学生若能灵活运用数学解题方法,对高中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是极为有益的。而对数学建模方法的实施,恰利于此,如此不但利于对数学知识的衔接与联系,也真正利于高中学生思维能力的进步,且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数学建模方法;高中数学解题;探究

前言:对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是有一定难度的,其不但对高中学生个人思维能力等有着较高要求,同时对学生解题水平也有着较高要求。而通过对数学建模方法的运用,不仅能够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也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投入到高中数学习题的解题之中,并以迅速、准确的方式实现对数学问题的有效解答。本文以数学建模解题方法的意义分析为出发点,着重对数学建模方法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运用方式进行探究。

1.数学建模解题方法的意义

數学建模解题方法的意义是十分显著的,解题方法主要指的是解题期间,借助假设及选择等方式,来实现对高中数学问题的有效解决。解题方法包括知识、规则等方面内容,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也是非常有利的[1]。细致来叙述数学建模方法的意义及作用,其不但利于快速解决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也利于锻炼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使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可获得显著提升,同时由于其具有一定的操作特征,因而也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数学解题的兴趣,迅速燃起学生的解题热情,最好使学生能够迫不及待参与至数学解题之中,最终推动高中学生数学解题综合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见,数学建模解题方法对高中学生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所以说务必要对该方法予以合理运用。

2.数学建模方法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探究

数学建模方法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可通过案例学习、强化训练以及创设情境方面实施。以强化高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使高中学生自身思维能力也能够获得显著提升。数学建模方法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探究,主要内容有如下体现:

2.1开展案例学习

借助数学建模方法,对数学案例学习的开展是很有作用的。在研究后发现,高中学生对数学建模方式的运用正存有差异性,如一部分学生需要教师为其讲解基础方法,另一部分学生则愿自己去探究,因而就造成了某种程度的分歧。对此,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数学建模方法,积极带领学生开展案例学习,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分析,而后由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代表性问题进行解答,如此不但有利于锻炼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助于减少课堂教学时间,提升教学效率。同时,通过这种方式还有助于高中学生对数学建模方法的领悟,从而在今后的数学解题中更好地运用数学建模方法[2]。

例如,在进行《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一课的数学解题时,教师应重视对案例学习方式的开展,让高中学生借助数学建模方法,对案例内容进行学习与分析,使学生能够对“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数学问题进行有效解答,使数学建模方法的积极作用能够得到发挥。

2.2强化解题训练

对思维的提升来说,传统的思维训练方式,是难以达到训练效果的。传统的思维训练方式一般为理论训练的方式,该方式虽然能够促进高中学生对数学解题全部步骤的了解,却难以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也难以做到变通解题[3]。因此,对高中数学教师来说,应勇于突破以往的消极模式,积极对思维训练方式进行创新,如可通过数学建模方法,降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同时强化对学生的解题训练,让学生能够更为游刃的实现对数学问题的准确解答。

例如,在进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数学解题时,教师可利用数学建模方法,对高中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以此来训练高中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更为深入的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相关知识,从而实现对本节课数学问题的良好解答。

2.3创设解题情境

由于高中数学知识具有一定乏味性与难度性,所以不少高中学生难以对数学知识予以深入学习,更别提对数学问题的解答了,同时在此情况下,学生也严重缺乏对数学问题的解题兴趣,而通过对数学建模方法的运用,则能够使这一问题获得有效解决[4]。对此,高中数学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建模过程,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解题情境,让高中学生能够投入其中,对数学问题进行有效解答,且也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数学解题的兴趣,使高中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切实进步。

例如,在进行《集合与函数》的数学解题时,教师就可积极为高中学生创设解题情境,让学生能够更为清晰直观的了解数学建模过程,如此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集合与函数”一课知识的有效了解,也能够使学生始终兴致盎然的进行数学解题,最终达到有效学习目的。

总结:总而言之,数学建模方法对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的开展十分有帮助,其不仅利于降低数学解题难度,还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使高中学生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与进步。细致来说,教师可借助数学建模方式,积极开展案例学习,强化数学解题训练,并为高中学生创设良好的解题情境,从而使高中学生能够真正爱上数学,乐于进行数学解题,最终实现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数学建模方法价值的彰显。

参考文献

[1]林玉花.“数学建模”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J].中学数学,2019(05):49-50.

[2]刘亚娟.数学建模思想对高中函数教学产生的积极作用的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3]童牡喜.数学建模方法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8):138.

[4]高天一.浅析数学方法在高中物理竞赛解题中的巧妙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36):152.565BAB24-E58C-4B62-BC45-301E26F8074C

猜你喜欢
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进一步探究与归纳得到的结论
Stolz定理及其应用探究
一道解析几何题的分析与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一道圆锥曲线试题的探究
一类概率模型的探究与应用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