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什么喜欢攻击同伴

2019-09-10 07:22黄丽艳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纠错问题教育

黄丽艳

摘  要:这学期班上新来了一个小男孩叫刘明。转园时,家长告诉我们:“我们这个孩子在原班时喜欢攻击同伴,全班小朋友几乎无一幸免,同伴们都远离他,渐渐地没有一个小朋友愿意和他交往,总有那种‘惹不起,躲得起’的味道,为此我们就给他转园,想让他在新环境里有好的转变。”

关键词:问题;纠错;教育

一、问题的引出

第一天来园时,爸爸妈妈一起送他来,长得虎头虎脑的他很可爱,也很有礼貌,我给了他一个热情的拥抱,并对他说:“刘明小朋友是个聪明的孩子,老师希望你每一天都很快乐!”听完我的话,他点点头,并表示愿意和同伴做好朋友。他的父母也很高兴地说:“他已经很久不开心,也没有朋友一起玩了,希望他能快乐,学得多少是次要的,只要他不去打小朋友我们就放心了。”家长质朴的话语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心想:看这孩子这么可爱,又懂礼貌,怎么会攻击同伴呢?先观察一段时间,看看是什么原因呢?

第一天、第二天、一周过去了……刘明表现很不错,我想:也许家长说的有些过分了,孩子并没有他们说的那样喜欢攻击同伴。渐渐地,我把注意力从他身上移开,不再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可好景不长,到了第二周的星期五,事情发生了,吃过早餐,几个小朋友在教室外观察自然角,不到两分钟,我就听见吵闹声,出门一看,不得了,只见刘明两眼怒瞪,正握着拳头捶到王军的身上。我赶紧跑过去拉开了他,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并要他承认错误,向王军道歉。可他却说了一句:“谁叫他骂我,活該挨揍!”问其原因,原来王军和刘明同住在一栋楼,今天因为他和刘明抢着给小兔子喂食,发生了争吵,王军就说刘明是坏孩子,以前经常打人,老师和小朋友都不喜欢他,所以才转到我们幼儿园来,刘明听后非常气愤就打了他。了解情况后,我分别教育了两个孩子,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放学时,我把当天的情况向刘明的爸爸进行汇报,希望家长注意引导一下。我想:孩子偶尔犯一下错误是很正常的,多引导教育就没事了。可事情并没有我想的那样简单,第三个星期,刘明的表现非常反常,他的情绪很激动,谁惹了他,就动口骂人,或者出手推、打,而且越批评他,他越打得厉害。原因在哪呢?我决定进行一次家访。

二、了解原因

第三周的周五放学接孩子时,我约了刘明妈妈晚上进行家访,想全面了解他在家的情况。他妈妈一听说要家访,马上就紧张起来:“是不是今天刘明又打小朋友了?小朋友受伤了吗?”我赶紧说今天没事,只是想进一步了解一些情况而已。他妈妈松了一口气,答应我们八点钟家里见。晚上,当我们如约来到刘明的家时,刘明却不在家,他妈妈说刘明一听说老师要来家访,赶紧自己下楼玩了,肯定以为老师告状来了。我心想:也许过去老师经常到家里“告状”吧,不然孩子怎么会这样呢?客套一些话后,我开门见山的问:

“平时刘明在家最听谁的话?”

刘明妈妈立即回答:“最听我的,他爸爸说的话就当作耳边风”

“那不听爸爸话时,爸爸怎么做?”

“我都是先骂,然后就打他。”

“那你打他时,他哭吗?”

“前面几次打他时还哭,后面就不哭。”

“他不哭时,脸上表情怎么样?”

“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记得有一次还说打死我好了,真把我们吓一跳”

“那他为什么会老是不听话呢?”

“可能是调皮吧。”

“那你们有没有思考过他为什么老是喜欢去攻击别人呢?”

“是不是我经常打他,他发泄内心的愤怒呢?”

“这也许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你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有没有和他一起做过亲子游戏呢?”

“哪里做过什么游戏?每天他看他的影碟,我们做我们的事,到时间休息了,他还想看,我们不答应,他就生气,结果我就打他。”

“那你打完他,有没有在乎他的感受?”

“哎呀,打完就觉得达到我们想要他睡觉的目的了,哪里还去想那么多。”

“也没有心平气和的和他说过话?或者是听他说开心的事?”

“我就觉得我作为父亲,儿子就应该听我的话,所以我平时都是很严肃的,所谓严父慈母嘛”

“所以你听说他在幼儿园又打小朋友了,回家后就揍他一顿?”

“基本是这样,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教育他了,真头痛!”

“他打同伴,你有没有问清楚原因呢?”

“不问都知道肯定是他无缘无故就打别人的。”

……

听了家长的话,我的心非常沉重。我们很多家长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和隶属品,孩子稍有差错,伴随而来的是棍棒和谩骂。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儿童,往往由于内心受到强烈的压抑,攻击性、破坏性行为十分明显。家长还常常有意无意地限制孩子的活动。这也不准玩,那也不准动;走路不能跑,吃饭不能笑。这些清规戒律与儿童无拘无束、活泼好动的天性是格格不入的,必然引起儿童的反抗,令他们表现出更强烈的好动、不听话、不守纪律等行为特征。

三、纠正策略

刘明家长虽然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粗暴一些,但他对孩子的要求是严格的,只是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当我与他们分析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是由于家庭教育不当引起时,家长非常着急,问我如何做才好。此时,我就给他们提出一些教育建议。

1.每一天来园前都和孩子来个拥抱,并对他亲切的说“好孩子,爸爸妈妈相信你是个好孩子,希望你今天快乐,交很多好朋友。”

2.每天放学回家多抽时间陪陪孩子,和他做一些亲子游戏,讲故事,做一些他感兴趣的活动,让孩子感受父母的关爱及家庭的温暖。

3.引导孩子去帮助别人,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情绪。

4.多用鼓励的语言,对于孩子的进步,就要表示出莫大的关心,表现出很高兴的表情。适当的时候,也可以给一些物质奖励。

家访后,我在班上也为刘明制定了一些教育措施,如:每天点名时,让他做老师的小助手来完成这项工作.游戏时,请他发放玩具、教具。体育课时让他做示范动作等。通过不断激发他的自尊心,让他感觉到爸爸妈妈是爱他的,老师和小朋友也相信他,从而不断克服他的攻击行为。

四、攻击行为的反复出现

一个月下来后刘明表现都很乖,我暗自庆幸是不是我们家园共育起作用了,谁知到了第八周的一天早操活动时,他和李婷小朋友抢球拍做操,他憋足了全身的力气大打出手,这一切我都看在眼里,他的旧毛病怎么又犯了?我立即过去制止他,严厉地批评了他,并要求他对李婷说“对不起,我不应该打你!”原以为他会低头认错,谁知他却转身跑回教室,任凭我怎么喊叫都无济于事。我立刻意识到我的错误,批评虽然能暂时制止他的攻击行为,但是强迫幼儿简单地说声“对不起”,很容易伤害幼儿的自尊心,使他产生逆反心理。我马上赶到教室里,看到他趴在桌子上大哭,我就问他:“刘明,你为什么哭?”“李婷本来拿了一个坏的球拍,看到我手里这个好的,就来抢我的,我不给她,她就骂我,说我是坏孩子,还说我原来爱打人,肯定有一天被警察抓走,我就生气打她了,呜呜……”“对不起!刘明,老师没有问清楚原因就批评你了,不过打人是不对的,她那样说你也是她不对,我也要批评她。”“老师,我已经很久不打人了,今天我打了,你还会喜欢我吗?”孩子发自内心的话让我感受到内疚,我连忙说:“只要你敢于承认错误,老师相信你还是好孩子,以后有什么事,要记住先想一想谁对谁错,不能出手打人,你看,本来是李婷抢球拍不对,可是你打了她,也错了。”他点点头,并主动走过去向李婷道歉。看到他诚恳的道歉,同时也看到他的转变。我很高兴,大家所付出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他已经在这个新的集体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

五、教育反思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指出:得到他人的尊重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每一个人,包括幼儿,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像刘明这样的孩子,以前因为自己的攻击性行为,很少得到他人的尊重、关爱和理解,每天听到的不是训斥就是数落。长此以往,不仅使他對周围的人失去信任,而且也会使他产生更多的厌恶情感。当我们通过家访,和家长达成一致教育后,孩子转变了,究其原因是他得到了信任、得到了尊重、得到了关爱。

1.尊重孩子、信任孩子是教育的出发点。无论是“听话”的孩子,还是调皮的孩子,他们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在此基础上,才能因势利导,促其健康发展。

2.理解孩子、了解孩子,是教育的重要途径。家长和教师都要正视和分析幼儿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及所能接受的教育方式,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同时,采取适时、适度、适量的教育措施加以引导。

3.家园同步,教育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作为个性心理特征的气质和性格,在每个幼儿身上的表现都不一样,我们要看到每个幼儿的这些个性的心理特征背后是不同的父母和不同的家庭环境。对于刘明,他的攻击性行为大部分来自于家庭教养方式。

参考文献

[1]关丽巍,李春梅.关爱学生  走进心灵[J].黑河教育,2010,09:11.

[2]赵凯露.幼儿攻击性行为及其矫正策略[J].新校园:中旬刊,2018(10).

猜你喜欢
纠错问题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参省”之“参”读音纠错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关注学生发展,从作业批改开始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