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1世纪议程到2030议程

2019-09-10 07:22黄晶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议程示范区世纪

黄晶

1992年联合国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文件,成为世界历史上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体现了人类发展观的重大转变,从此“可持续发展”理念从研究讨论的层面正式走向了人类实践的前台,成为全球行动指南。《21世纪议程》开篇提出“人类站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号召要综合协调处理环境与发展问题,共同推动建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全球伙伴关系。《21世纪议程》的出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向世界昭示全球183个国家决心共同致力于可持续发展,为保护地球这个人类共同的家园携手同心、共担使命。

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国家战略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致力于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后不久,中国政府即着手制定国家级21世纪议程,这不仅是中国政府对联合国环发大会的积极响应,也反映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内在的必然需求。原国家科委和国家计委组织了由52个部门以及300余名专家参加的研究编制队伍,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积极支持下,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国务院于1994年3月审议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中国21世纪议程》),确立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框架和各领域主要目标。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必须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实现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是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使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96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了中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

《中国21世纪议程》的出台和实施之所以产生重要的影响和积极的成效,主要是因为它紧密结合了中国的具体国情。一是充分表达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主要任务还是“发展”的核心要义,体现“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二是突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密不可分的复合关系,用系统工程的思路进行推进;三是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把解决好人口问题作为一个重要战略要点;四是将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摆在全球环境问题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审视,关注全球环境问题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影响;五是把能力建设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六是出台配套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使议程的落实有了可操作的载体。作为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第一个出台的国家级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议程》在世界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UNDP将与中国的这项合作作为“旗舰”项目加以推动并在发展中国家推广。

中国可持续发展成就获国际社会高度评价

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在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国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发展实践,借鉴国外经验,适应新的形势需要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

同年,国务院发布《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进一步明确了21世纪初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保障措施。随后,我国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同期我国开始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措施,陆续出台《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以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等法律和政策文件。经过持续不懈的努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积极进展,初步扭转了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初步遏制了全国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在世界上最早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目标。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丰富和完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国的七大战略之一,并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些重大决策部署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丰富和完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新发展理念的指引,进一步深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进行了系统部署;实施了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在资源能源、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绿色技术、低碳经济等相关领域启动实施了一大批重点研发项目并取得重要技术突破,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近年来,我国细颗粒物浓度明显下降,沙漠化面积不断减小,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贫困发生率下降显著。

打造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和先锋

2015年9月,193个国家在联合国发展峰会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和169个子目标,并倡议“所有国家和利益攸关方携手合作,让人类摆脱贫困和匮乏、让地球治愈创伤并得到保护”。我国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推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落实。2016年9月,我国以G20杭州峰会为契机,推动率先制定《二十国集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随后,我国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提出了包括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在内的一揽子具体举措。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建设10个左右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打造一批可复制的可持续发展现实样板。

2018年2月和2019年5月,國务院分别批准广东深圳、山西太原、广西桂林以及河北承德、湖南郴州、云南临沧6个城市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分别围绕创新引领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城市群水源涵养功能区可持续发展、水资源利用与重金属污染防治、边疆多民族欠发达地区创新驱动发展等开展示范区建设,取得良好进展并产生了积极的国际影响。西班牙《公众日报》在一篇文章中将示范区建设列为“中国现代化飞跃”的十大指标之一。2019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将打造“可持续发展先锋”作为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

未来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纵观新中国7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从“一穷二白”到初步建立国民经济发展和建设体系,从封闭落后转向改革开放,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这一奇迹既与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分不开,也与中国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瞻性眼光和创新性政策分不开。当前,我们要决胜全面小康、迈向高质量发展,更加需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今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出席第23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时指出,“可持续发展是各方的最大利益契合点和最佳合作切入点,是破解当前全球性问题的‘金钥匙’”。这一重要论述把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提升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对于我们今后继续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从《21世纪议程》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我国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92年我国的经济总量为4269亿美元,位居世界第10位,人均GDP只有366美元。如果说《中国21世纪议程》及其优先项目计划的执行还主要是面对国内问题,那么现在《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以及示范区的建设就是以国际视野和全球眼光来实施,因为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多年位居世界第2位,2018年我国GDP达到136082亿美元,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9470美元,与当年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时的发展水平和条件不可同日而语。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依然十分巨大,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任重道远。

编辑|王秋蓉  qiurong.wang@wtoguide.net

猜你喜欢
议程示范区世纪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第六届全球深商大会议程
My School Life
世纪中国梦
阿塞拜疆向联合国提交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框架规划报告
错过这些复古店,要等下个世纪
今年前两月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共申请专利12609件
图说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