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朱自清散文《背影》有感

2019-09-10 21:12俸涵凌
高考·下 2019年10期
关键词:背影赏析散文

俸涵凌

摘 要:《背影》是由现代散文家朱自清先生书写的一篇回忆型散文。1917年,作者收到祖母去世的噩耗,回家奔丧。就在这个时候,父亲也失业了,在办完丧事后,父亲打算在南京寻找一份工作,作者也需要返校学习,于是父子俩在浦口惜别。作者在途中感受到了父亲的关怀与体贴,让作者经久不忘,于1925年有感而发,写下著名散文《背影》。散文篇幅虽然短小,却充分的表现出了深厚的父子情义,感人肺腑,写作特色突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关键词:《背影》;散文;赏析

引言:散文不同于其他人物散文,没有过分的强调人物肖像,语言以及心理表现,而是通过背影这一意象,着重渲染父子之间浓烈的亲情。作者抓住同一意象,反复描写的手法,与当时作者的心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作者笔中的父亲整体形象并不利索甚至还有些颓唐,充分体现了父亲年事已高,在经历母亲离世后饱经风霜的状态。但正是在这样的状态下,父亲仍然坚持送儿子到北上的车站,并且反复嘱咐儿子多加小心,让作者备受感动,同时也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父慈子孝的画面。

一、对“背影”的描写

在散文中,作者通过对“背影”的多次描写,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展现的淋漓尽致。文章开篇便对背影进行了描写,点明文章的主题。在对背影的第二次描写中,作者采用了大量的篇幅对父亲的背影进行描写,如:稍微有些肥胖的父亲,黑布大马褂,青布棉袍等。在父亲翻越栏杆为作者买橘子的情节中,对父亲的背影描写更加动人心弦:我看见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两手攀着上面,两脚上缩,身子微倾……作者通过走、探、攀、缩、倾等动词,将父亲不太利索的身躯描写的活灵活现,让读者充满画面感,在暗暗发笑的同时也感叹父爱如山。之后父亲与作者告别,作者将父亲离别的背影再次进行描述,望着渐行渐远的父亲背影,感慨良多。最后在文章的末尾,作者在观看父亲来信的途中不禁感慨落泪,眼前逐渐浮现父亲离别的背影,再次点明文章主题。文章结构严谨,每一个字都运用得恰到好处。文章所用辞藻并不华丽,甚至是朴实无华。但正是这些天然的,未经修饰过的辞藻给了我们真实的感受,让我们体会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与真实感。文章虽然重在表达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却通篇没有出现关心、关爱这一类字眼,对文章的表达手法十分考究,绝不拖拉。例如文中描写的送行一段,父亲……本已说定不送我……熟识……再三嘱咐……“说定”二字充分体现了父亲的矛盾心理,母亲刚刚过世,家里诸事繁忙,却又因担心儿子,犹豫不决。“熟识”和“再三叮嘱”则表现了父亲虽然不能亲自送我,但仍然担心我的安危,对熟识的人反复叮嘱则充分体现了父亲的关怀备至。

二、截取式写法构思

文章采取截取式的写法进行构思,选取作者记忆中最为感动,最为精彩的部分向读者展现。文中最大的闪光点便是父亲的犹豫、笨拙与努力,父亲的每一个动作均显现出父亲奋力给予儿子关爱的心情。通过对父亲动作的描写,将一位伟大父亲的形象完美刻画出来。背影是作者对父亲情感的爆发点,因此,作者采取了聚光灯式的写作手法,将父亲的背影置于整篇文章的聚光灯的位置,将分别时父子二人的内心世界刻画得入木三分。同时,作者对周围事物进行简写的手法也给了读者眼前一亮的感觉。体现出朱自清创作大胆,独特的特点。[1]

这篇文章采取了文言文与白话文相结合的方式,字里行间既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文言文底蕴,也体现了满满的生活气息。文章第二段中写到父亲的“差使交卸”,选取文言文的表达方式,让父亲丢了工作的事实显得不那么突兀,刺耳。在文章的末尾,作者写到父亲来信时,则选取了父亲信中的原文,给读者一种真实感。除了文章少许的几处文言文描述,文章大体还是采用了白描的手法,使作者与父亲的相互挂念之情跃然纸上。如文中父亲买橘子一段,作者看到当父亲穿过铁路,吃力得爬上对面的月台为自己买橘子时,作者不禁鼻子一酸,流出眼泪,但是作者立刻擦掉了自己的眼泪,因为害怕被别人看到。这一细节的描写,充分体现了人物的真实情感,也使读者产生共鸣,感同身受。作者将大量的篇幅用于父亲去买橘子时的场景,将父亲的一举一动都生动地刻画出来,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感慨父亲对儿子无私的爱。

此外,文中还提到了作者四度落泪的场景,前后逻辑紧密,令人深思。第一次落泪是作者在回家奔丧时看到满目狼藉,触景生情,感慨物是人非,想到祖母的逝世,流下了悲伤的泪水。第二次落泪是父亲在为作者买橘子时,作者看到父亲艰难的背影时流下的感动的泪水。第三次落泪是作者与父亲告别后看着父亲没入人群的背影,不禁流下的离别的泪水。最后一次落泪,是作者在父亲的来信中看到父亲说到“大去之期不遠矣”时,回忆往事,想到八年前父亲的背影,流下思念的泪水。[2]

三、总结

读完《背影》后,我们不禁感慨文中父亲对儿子无私的关爱,感慨父爱如山,高大威严。但是作为高二的学生,我们更应该在感动之余,对文章进行细细咀嚼,从中发现文学的魅力,学习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从中学到许多对文章意象的描写手法。在我们进行文章的书写时,我们也可以借鉴《背影》中以一个中心出发,贯穿全文的思路,使文章环环相扣,扣人心弦。

参考文献

[1]朱冠臻.浅谈朱自清的《背影》[J].大众文艺,2019(04):22-23.

[2]李兰.试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J].文学教育(下),2019(01):40.

猜你喜欢
背影赏析散文
一座山,一杯茶(散文)
主题:背影里的爱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背影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背影
步辇图赏析
背影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