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教育理想国

2019-09-10 16:30赵志蕊
教育家 2019年1期
关键词:实验学校太原办学

赵志蕊

在太原北京新学道实验小学,有一群心怀教育理想的同道人,希冀在追寻理想的路上到达人迹罕至的地方,在那里找寻充满春光的教育理想国。而他们的领路人,就是太原北京新学道实验小学校长——张恒飞。

“另类”选择,开启事业新篇章

张恒飞生于山西大同,自幼受家人影响,晨练武术,午习书法,练就了强健体魄,积淀了人文内涵。良好的家教加上自身勤奋好学,使张恒飞通达文艺。他的书法儒雅飘逸、绘画灵气自华;他擅长演奏笛子、葫芦丝、单簧管,还能叱咤乒羽运动场。

这样一位多才多艺的人,是天生为教育而生的。毕业后张恒飞即成为一名公办学校编制内教师。备课、上课、听课,他充满激情;做教具、做课件、做课题,他兴致满满;他评课,不仅受评教师心服口服、受益良多,台下的听者亦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当老师,张恒飞无疑是成功的。但是,渐渐地,他感到生活被很多重复工作所充斥,除了授课,还要写各种计划总结,写各种反思心得,学技术,写论文,评职称,要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迎接各种检查……他备感束缚,一些好的教育理念也无法得到实施。

1997年,国务院颁布《社会力量办学条例》,这一政策促进了民办教育的发展,使得民办学校能与公办学校同台竞技。此时张恒飞毅然决然地放弃公办教师编制,加入了当时极具实力的民办教育集团——南洋教育集团。他渴望在“南洋”这个平台上,真正做有意义、有质量的教育。但是彼时民办教育的地位、办学体制、学校产权及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等问题并未得到明确。此时,敢下决心走出体制,“拥抱”民办校,是需要一定的胆识与魄力的。在家人的反对声中,张恒飞毅然决然地做出了“另类”选择。

在南洋教育集团,张恒飞一干就是八年。他从普通班主任做起,兼管德育。他是南洋有名的“拼命三郎”:365天如一日早出晚归,每天最早到教室门前迎接学生的是他,晚上察看所有学生就寝情况、最晚离校的也是他。结婚未请过一天假,结婚当日来不及换去礼服就直奔教室上晚自习;爱人住院生小孩他都是下班后才去医院陪护,没有耽误过学生一节课。提起这些前尘旧事,他深感遗憾,抱愧家人,但当时确是如此干工作的。凭着这股拼劲,仅仅四年时间,张恒飞成为南洋教育集团最年轻的德育主任,时年26岁。在南洋,张恒飞为自己的教育事业开启了新的篇章。

潜心办学,积淀教育真经

在南洋教育集团,张恒飞夯实了专业功底,对教育尤其是民办教育有了躬身实践和鲜活思考,这为他后来参与创办太原杏岭实验学校、北京中山第二实验学校以及“北京新学道”教育集团下多所学校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5年,南洋教育集团颓势渐显。此时张恒飞同时收到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和山西现代双语学校的邀请。怀着对南洋的感恩和眷恋,经过艰难抉择,张恒飞最终受聘于山西现代双语学校,负责教学管理。

2006年,在山西现代双语学校创始校长姚丽蕓女士的邀请下,张恒飞参与创办太原杏花岭实验学校,负责学校招生、管理以及运营等相关工作。

2007年,张恒飞受邀加盟东方剑桥教育集团,和团队一起创办北京中山第二实验学校。仅一年时间,北京中山第二实验学校学生人数从100多名增加到700多名,在当地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赢得了当地家长和社会各界的赞誉。

2009年,张恒飞调到东方剑桥教育集团总部,负责整个集团的品牌策划、运营工作。在此期间,张恒飞为扩大与推广集团品牌、加速集团在全国各地的发展,以及为集团上市前的运营准备作出了贡献。截至他2012年离职前,东方剑桥教育集团高端直营幼儿园已超过100所。

张恒飞的教育理念和对教育的思考,在太原杏花岭实验中学、北京中山第二实验学校的创办过程中,以及作为职业校长、职业经理人在东方剑桥教育集团工作的过程中,真正得以实践和检验。他从这三段躬耕教育的历程中,取得了教育真经,正待在新的平台上绽放精彩。

创办学校,践行教育理想

2012年,张恒飞37岁,教育生命正处于黄金期,教育积淀喷薄待发。

一个偶然的机会,几位校长相遇相识,出于共同的教育情怀,基于过往对教育的理解和积淀,几个人决定合伙创办一所理想中的学校。张恒飞又一次放弃在东方剑桥教育集团的发展机会,毅然辞职,与郝少林、梁勇一起接手经营北京市圣苑·美语实验学校,他担任常务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整体发展及运营管理工作,同年4月,学校更名为“北京市顺义区新京华实验学校”。

新京华实验学校的学段从幼儿园到国际高中,秉承“爱与责任,追求与梦想”的校训,践行“全程规划的优质教育、家校共育的精英教育、经典启蒙的国学教育和弹性学制的双语教育”办学理念,采用独树一帜的学习力培养课程体系,致力于创设幸福校园。经过三年多时间,新京华实验学校真正实现了创建“孩子开心、家长放心、教师安心”的幸福家园的目标,荣获全国“先进实验学校”“全国民办教育百强学校”“北京市民满意民办学校”“最具影响力的学校”等荣誉称号,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家长的口碑。

因新京华实验学校在新教育领域独树一帜,被教育界同仁誉为“南有容闳,北有京华”,其办学模式和办学成果日益受到社会关注。自2015年以来,陆续有北京、辽宁、安徽、河北、河南、山西等地的学校,以及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孔子学院、剑桥郡国王学校、莱斯特文法学校、美国纽约白石中学等学校来校考察访问,学校接待到校考察的家长和各界人士达2000多人次。2016年,学校搬迁至北京昌平区,更名为北京临川学校国际部。

2015年起,随着办学口碑的声名远扬,几位创始人成立北京新学道教育集团,张恒飞自此踏上了为北京新学道教育集团在全国的拓展奔走的征程。两年多时间里,他启动了北京新学道晋中学校项目,支持了江西两所临川学校的发展。2017年,张恒飞肩负重任,回到家乡山西筹备太原北京新学道实验小学。

不忘初心,反哺家乡教育

对于张恒飞个人来说,太原北京新学道实验小学的意义大于任何一所他主持筹备过的学校。随着年岁日长,山西这方水土的生养之恩,让在外追寻了十余年教育梦想的张恒飞愈感恩重。而为了北京新学道教育集团的拓展,已只身在外奔波了两年有余的他,此时也十分渴望在故土安守一所学校,将自己多年积淀的教育思考整体落实到实际的办学过程中,反哺家乡教育,让家乡孩子共享北京新学道教育集团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课程体系。

初心如斯,时刻未敢忘。自2017年4月中旬全面接手太原学校筹备工作以来,张恒飞夙兴夜寐,克服了方方面面的困难,带领筹备团队,凭着“开荒牛”的拼劲儿,往太原学校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2017年5月2日,太原北京新学道实验小学亮相龙城,成为北京新学道教育集团体系内的第8所学校。

张恒飞从早到晚连轴转地与家长谈话。问他累不累,他挂着疲惫却豁然的笑容说,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太迫切了,我要把北京新学道的办学理念和课程体系讲清楚、讲到位。白天与家长谈,晚上再挑灯与一个个优秀教师论教育。张恒飞深知,只有在打造精干教师队伍的基础上,狠抓教学理念落地,狠抓课程质量,学校才能真正赢得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如何招揽更多的优秀教师人才,也是张恒飞日日在思考的重要事情。北京新学道必须找到契合集团精神气质的优秀教师,找到那些正当盛年、教龄15年以内,有爱心、有责任心,易于接纳新知、重整归零的教育事业合伙人。而这样一群人,需要张恒飞费心思、花时间去挖掘和甄别,考量和动员。都知道张恒飞异常忙碌,因为他把时间全部花在了学生、家长和老师身上。他只身在太原,忙到四个月不曾回家一次,即使回北京开会也常常是“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一切的一切,就是一个把教育当成自己终生奋斗事业的教育工作者的日常。

努力总是不会白费的。在张恒飞带领的团队的努力下,太原北京新学道实验小学构建了“全程规划的优质教育、家校共育的精英教育、经典启蒙的国学教育、弹性学制的双语教育、终身发展的全人教育”的教学体系,全面实施“以品格塑造为根基,以兴趣培养为导向,以习惯养成为核心,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以知识学习为载体,以游戏活动为手段”的教育策略,以期让师生一起体验成长的快乐,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太原北京新学道实验小学自2017年开办以来,仅一年的时间就先后荣获“2018中国民办教育最佳模式创新奖”“永远跟党走”艺术教育影响力教学单位、中华少年英才素质测评认定机构和2018山西少儿春晚合作单位等各大奖项,张恒飞本人也荣获“2018中国民办教育行业十大领军人物”奖。为了兑现对家长的承诺,实现从小学到高中的全程规划教育,张恒飞又历尽艰辛,于2018年在太原市开办了第二所九年一贯制的太原市阳曲北京新学道学校,同年招收初一学生,与小学无缝衔接。

怀揣理想,做灯一样的教育

张恒飞是一个矢志在民办基础教育道路上一直奔跑的人,是一个已经在市场经济办学环境中浸泡了十余年的教育人。亲历了一线城市民办教育领域激烈的竞争,他不愿意再去做一个“老好人”。他认为,一味地包容无能和平庸是最大的不道德,一味地容忍不公平、不公正是对团队最大的伤害。所以,他不允许任何无能之人、平庸之人在团队内部尸位素餐,不允许任何有碍团队整体目标实现的人破坏团队氛围。不了解他的人会觉得他不近人情,殊不知他只是在恪守自己的做人、做事原则:对合作合伙的契约精神负责,对事情的公平公正负责,对投资人负责,对事情的整体成功负责。

在张恒飞的心中,有一个“教育理想国”。在那里,他的学生可以像在柏拉图的“雅典学园”里一样,感受自由和宁静;在那里,他可以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在那里,他可以像孔子和他的弟子那样,“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他认为,教育不但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也会改变世界的面貌;教育的本质,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张恒飞说,他希望做灯一样的教育,希望培养学生具备“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

辦学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绝非轻而易举可以完成。这期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思维的障碍、人力的障碍、环境的障碍……遇难不弃是一种境界。张恒飞以及他的教育事业伙伴郝少林、梁勇、张进等,这些民办基础教育领域的耕耘者们,对教育事业执着探索,不懈追求,脚踏实地按照自己的方式远行。北京新学道教育集团的六年创业路,一直朝着建构教育理想国而迈进。而张恒飞,永远在路上。

(作者单位:太原北京新学道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周彩丽

猜你喜欢
实验学校太原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清远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2021年招生简章
除夜太原寒甚
A Study on Oscar Wilde’s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太原工读驾校的品牌之路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诸暨市天马实验学校学生作品选登
金坛市明珍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