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做乡村教育的领路人

2019-09-10 16:30宋艳红
教育家 2019年1期
关键词:红霞童心儿歌

宋艳红

中国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农村。农村教育的崛起与发展靠一个个勇于奉献、富有责任与教育情怀的校长与教师,因为一个好校长能经营一所好学校,一所好学校能影响一个区域的教育生态,一个区域良好的教育生态能引领乡村教育整辆列车向前行驶。入选教育部“2018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典型经验”名单的湖南省冷水江市中连乡中心小学,有一位扎根基层、为乡村基础教育做出突出贡献的校长,她的名字叫刘红霞。在城区工作十余载的她毅然放弃城区优越的环境与条件守望乡村,砥砺前行,为乡村教育的振兴与发展涂抹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忘初心,为振兴乡村教育尽心竭力

为农村学校发展树立样板。2012年,刘红霞在冷水江市城乡统筹整体推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大背景下来到农村。根据学校的办学历史与该区域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及当时小学生的现状,她确定了学校的整体改革思路:以童话教育为载体,以童话精神为指引,激发儿童兴趣,拓展儿童思维,将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艺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目标融入其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素质教育更具儿童性、情趣性和独特性。

为配合“童话校园”文化建设,刘红霞于2013年在湖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申报了省级一般资助课题“基于童心校园背景下小学生养成教育童话化行动研究”。经过三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童话引路、人性为本、办童心教育”的办学思想。该课题也于2016年7月成功结题,并在结题中被评为优秀等级。2017年,学校在此基础上又根据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正式提出了以“童心育人 借力發展”为办学路径的“童化教育”办学思想。为了让理念落地,刘红霞于2017年5月在湖南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中,又成功立项了“基于儿童本位的传统文化序列化创编研究”的省级一般资助课题。一所乡村小学能以科研的思维做教研,并能以课题研究的方式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着实令人钦佩。

目前,该校正以保全童心、敬畏童心、开发童心、发展童心的方式进一步以童心德育为首、以童心课程为基、以童心课堂为本、以童心师资为根、以童心科研为源落实“童化教育”办学理念。引领广大师生走在一条离童心很近的内涵式发展的路上。

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树立标杆。刘红霞校长是娄底市首批名师工作室“刘红霞小学品德与社会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也是湖南省首批国培计划专家库人选,还是湖南省首批小学未来教育家及中小学教育家孵化对象。在整个市州及全省范围内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其工作室紧紧围绕道德与法治教材具有国家意志、中国基因、世界眼光、儿童立场的总体特点,秉持“以德铸魂、专业固本、发展添翼”的精神,与“以德为魂,以法育心”的理念坚持研训一体、读写结合、创编同步的工作思路,引领广大教师努力探寻专业的高度、教育的温度和创新的法度。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树立典范。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典型经验名单,全国共有400所中小学获此表彰,湖南省入选15所,而冷水江市中连乡中心小学“践行天地人新国学创新德育理念”榜上有名。这缘于该校“上承天气,把握国学战略意义;下接地气,形成新国学基本构架;凸显人气,回归新国学本真生活”的德育实践。

筚路蓝缕,为引领乡村教育身体力行

痴心读书,甘为乡村教育的点灯人。刘红霞说,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既然选择了农村教育,就要把自己定位成乡村的点灯人。因为那些在乡间田埂上拾稻穗的孩子的精神太贫瘠了,那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讲台挥舞教鞭的师者太疲惫了,带领广大师生在读书中找突破口,在借力中找生长点,回归童心、点燃激情便成了这所乡村小学最迫切的需求。于是,她把苏浙沪儿童文学教育联盟会长何夏寿校长请进了学校;于是,她把国家一级编剧申大局老先生请进了学校;于是,她把当地的波月诗社诗人也请进了学校……于是,学校生机勃勃地走在了儿童文学的路上。于是,也有了她自己的两部教育专著《童心缘》与《一位乡村校长的行走方式》。

热心教学,敢当课程改革的领头雁。校长首先是教师,是首席教师。努力做好一名教师,是刘红霞最本真本然的坚守。刘红霞校长为了让《品德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课程真正成为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培养法治意识、健康茁壮成长的良师益友,为了不让这门课程边缘化为“让路课”“搭头课” “捷径课”,她广泛深入地调查学生的生活活动,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发现他们的是非标准,洞悉他们的喜怒哀乐,设计出以学生生活为原点、规避负方向迈进正航程的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案,并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广大教师探究她们的童心课堂与童心课程设置,以童心课堂的标准去引领更多人的发展。

潜心教研,争当科研的先行者。刘红霞说,生命需要氛围,不仅喜欢生活在书本的氛围中,也喜欢生活在研究的氛围中,尤其喜欢生活在孩子们天真的氛围中。于是有了基于儿童本位的各项课题研究,也有了指导课题研究时对于童心的呵护。

精心教管,争做校园文化建设的排头兵。文化是什么?她说:文化就是人们过日子的方式。“学习、思考、实践”是她的生活方式,带领学校整个团队保持初心、回归童心、走向童年便是她们的生活方式。因为人可以有数度童年,可以有多次诞生。每一次诞生都会给生命带来新的黎明与朝霞,新的生命广度与厚度。每一次内心的裂变都给人带来两种方向,一种是走向衰老,一种是走向年轻。她选择在学习、思考、实践、引领中走向年轻。

敢于担当,为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牵线搭桥

地方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为了培养孩子家国情怀,寻根意识,刘红霞率先与冷水江市委宣传部、市人大、市政府、市教育局、市文化局、市图书馆、市文联、市纪委廉政办等部门有效对接,与冷水江波月诗社和国家一级编剧申大局先生联手创编了《冷水江人物精英儿歌》《冷水江自然风光儿歌》《冷水江乡土人情儿歌》《冷水江工业赞歌儿歌》《冷水江美丽传说儿歌》《冷水江优良家风儿歌》《冷水江器具忆旧儿歌》。打破时空界限,使孩子对地方传统文化有全方位、全角度的感知与传承。地方传统儿歌化,通过音画,借助童声的纯真,童心的纯洁,打造了当地经济和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新名片。

伟大的民族复兴,需要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水平的校长和教师;高水平的校长和教师的成长,不仅需要脚踏实地的教育实践,而且需要理性的思考和思想的凝练;理性的思考和思想的凝练,需要教育领域尤其是基础教育领域的教育实践和研究成果来体现。刘红霞的教育实践与研究成果为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尤其是乡村教育振兴,为基础教育一线教师和校长提供了有教育价值的案例。

责任编辑:杨静

猜你喜欢
红霞童心儿歌
请你帮个忙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乌鸦喝水》中的“想”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童心绘天下
识字儿歌
睡觉儿歌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练习
儿歌6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