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令学生与母语更亲近

2019-09-10 18:06崔培信
教育家 2019年1期
关键词:家庄读本国学

崔培信

山东省高密市井沟镇呼家庄小学以“找准生长点,努力办一所有品质的农村小学”为发展思路,坚持以国学教育为突破口,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育”,在经典诵读活动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呼家庄小学按照《潍坊市中小学阅读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和《高密市关于开展“国学传承文明,经典润泽人生”诵读工程的实施意见》两个文件要求,推行“阳光阅读”系列活动,丰富经典诵读内涵。

为将这一活动开展得更深入,让学生和家长满意,呼家庄小学力图找准“经典诵读”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切入点,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一系列接地气的活动,营造全体学生参与“经典诵读”的氛围,让经典诵读成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石。学校先后编写了《小荷尖尖》《草长莺飞》《杨柳依依》等校本教材,配发给学生诵读;并从晨诵、午练、暮省开始,专门从语文课程中拿出一节课作为经典诵读时间;为便于指导学生的经典诵读,还编写了低、中、高年级的《经典诵读教法指导》,作为老师诵读课的指导材料。

学校精心打造了文化墙,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把《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增广贤文》《千字文》《论语》《大学》《中庸》等作品中的经典句子图文并茂地呈现出来,并按照低、中、高三个学段分别创新设计了“四字”经典诵读方式:一、二年级“绘”读本,三、四年级“抄”读本,五年级“悟”读本,六年级“创”读本。

结合实际学情,学校创建了“习、读、悟、展、辩” 国学经典诵读微课,10~20分钟的课堂融入了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習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多元内容。“习”即温习旧知,针对学生在上节诵读课学习的内容,以多样的形式温习、巩固;“读”即初读感知,学生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首先是读准字音,读懂生词,把句子读通顺,这个过程由学习小组长带动、把关;“悟”即理解课文,粗知大意,学生通过课下查阅资料或小组合作,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国学文章;“展”即背诵、拓展、应用、表演,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活学活用;“辩”即辨别、审视、评论,学生从道德和核心价值观上,对经典进行深层次的辨析。

在经典诵读过程中,学校对不同年级采取有针对性的国学教育方式。一、二年级的《三字经》《弟子规》以画的形式融入微德育,让学生由图画联想到经典语句,以“画经典”的形式学习;针对三、四年级学生,学校搭建识字平台,以班级为单位定期举办识字大赛,双人同题对抗,常用易错字词、应知应会字词同步书写,每期评选出“识字大王”,以此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推广“你来点,我来背”活动,将“背经典”推而广之;五年级是提高自身素养最快的时期,学校利用节假日开展“亲子共诵读”活动,借助书香家庭的评选,掀起家庭读书热潮;学校鼓励六年级学生书写经典作品,以“写”传承经典。

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令学生对“语言”有了天然的亲近感,提升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学生在坚持诵读的过程中激发了自身潜能,更重要的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在国学经典的诵读中陶冶了情操。

(作者单位:山东省高密市井沟镇呼家庄小学)

责任编辑:王梦茜

猜你喜欢
家庄读本国学
雏燕
“垂”改成“掉”,好不好?
一套朋友圈生态的诗词趣味读本
聂家庄泥塑:老手艺塑出新年味儿
留住都市里的“乡愁”
《中华家教》亲子读本
Little Bean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曹家庄完小开展教师基本功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