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混改”促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

2019-09-10 07:22魏海潮
环球市场 2019年6期
关键词:混改国有资本改革

魏海潮

摘要:最近几年以来,国有企业在我们中国迅速发展,并且拥有很大的成就。但是,国有资本的运营预算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因此,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的历史和国有资本管理预算改革中的一些问题。针对国有企业“混合改革”提出了改革国有资本改革的有利策略。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改革”的国有资本运营预算的改革和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国企混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

所有权的经济体制与创新和创新相结合,尽快改善国有企业市场的主题。为企业的发展增添更多新内容,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各方面的运作效率[1]。因此,要坚持国有企业“混合改革”,推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改革和发展,使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继续深入发展。我们将继续改善中国国有企业的发展等,更快地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我国国有企业混改发展历程

(一)扩大经营自主权阶段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中央委员会颁布实施工业经济责任制,主要解决分权和营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把国家与企业这两者之间分配的关系处理完善,把大锅饭的问题进行解决,这一个阶段来对生产承包式经营责任制,增加企业自主经营的尝试。加强企业在经济效益中的比重,进一步改善国家与企业的经济关系。

(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发展阶段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中国的大中型国有企业才在合同制度中受到欢迎。试点单位持续两年时间的考验获得了较大的成就,也得到了较多国企的认可[2]。在当时的时代,中国有超过三千八百家的股份制公司,经过两年的改革与发展,有近四分之一的国有公司已从国有企业转型。在这一个阶段上,我们中国在所有制不进行变动的前提下,给生产的关系来进行改变,将生产经营权与所有权分开,赋予企业独立经济权。

(三)产业结构创新调整阶段

这一阶段属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阶段。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进行大范围的改革之后,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完善。多数的国有企业政府与企业分离管理理念的发展,责任与权利的明确,以及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诸多选择,这一时期主要是企业与制度之间的互相适应于调整时期,通过这个阶段的不断改革与调整,我国也摸索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国企改革政策,为后续的改革做出了铺垫。

(四)深化改革阶段

这一阶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发展阶段,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经过了近三十年的改革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了较好的发展制度。当前,我国又结合新的市场形势,进一步加强了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国有企业进入到了深化改革的时期,其制度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国有企业制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以国企“混改”促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存在的问题

(一)国企“混改”政策发展不完善

当前的改革政策与中国实际国有企业的发展缺乏一定的联系,导致现有政策发展为国有企业。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国有企业没有其他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原因是当今改革政策的发展并不完善,对原有的发展战略仍有很大的影响。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即使是改革的后遗症,国有企业也难以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发挥自已的资本能力。

(二)国企“混改”企业产权结构缺乏合理性

目前的国有企业还有一些此前改革没有解决的问题[3]。受到市场结构的影响,我国国企在市场中通常具有超然的地位和角色。当前,那些没有完成改革的企业已经严重的影响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发展。国有企业混业改革的重要因素是对外资开放和社会资本的发展。开放的重要原因就是要促进改革,这是一个进行竞争的必要态度,进行开发来逼迫国有企业来改革,这也是合作的机会。国有企业的发展缺乏活力,生产效率和管理效果不理想,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三、以国企“混改”促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对策

(一)完善资产监督管理制度

不断完善资产监督管理制度,确保国有企业的保值增值。逐步加强国有资产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引导市场经济的作用。必须确保机制的完善,确保运营商的利益得到保护,提高生产经营的积极性[4]。在现有的杂交计划中,主要有三类:

一、资产证券,经过上市或者其他的渠道来优化股权;第二,通过股权转让或增资扩股等手段引入社会资本,重点是引入战略投资,例如,云南白药,社会资本已超过国有资本的持股比例;三是混合型改革企业的高层次和内部员工,通过增资扩股,资本投入等一系列方式,使国有企业“混合改革”有效推进改革我们将继续完善资产监督管理制度,确保国有资产不会丢失

(二)强化“混改”的顶层设计与制度设计

只有国有经济才能进行升级和优化,才能使国有经济成为指导,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一步要解放思想,进行统一的认知,特别是国有企业所在的地方政府、主管的部门以及能够得到利益的团体,必须要解放它们的思想,统一它们的认知。明确的表示出国有企业“混改”属于我们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国企需要长期的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活力所必经之路,一定要全力实施;第二步要运用我们中国当前的法律法规对“混改”的过程以及完成后设计的制度进行监督,不但要减少在“混改”进行时国有资产的損失以及流失,而且还要深入到制度方面的设计,做好管理国有企业和授权经营者的制度。

四、结语

混合了所有制的改革,是非常漫长而且艰辛的工程,改革要进行考虑到各个方面,必须稳扎稳打,国有企业“混改”除了企业本身努力创新并且探索,更是要破除旧观念、进行权利的约束、顶层设计的参与以及政策上的保障与指导,这样才能使混合了所有制的改革顺利的进行实施,这样能使我们中国的国民经济进行长期稳定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克智,索玲玲,段然.新一轮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思路、现状与路径展望[J].财务与会计,2015(6):19-22.

[2]张永军,张静.国企改革进入新的提速期——陕西国有企业改革成效综述[J].西部大开发,2017(10):90-97.

[3]沈琦.主动防范混改资产评估项目风险助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J].中国资产评估,2018,No.219(6):9-11.

[4]马宁,姬新龙.国企混改与企业风险承担:来自沪深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广东社会科学,2018(1):48-56.

猜你喜欢
混改国有资本改革
探索国企“混改”的有效途径
美国、法国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实践及其启示
贵州茅台三季度业绩无惊喜 “混改”只是“噱头”
发展混合所有制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对策及探究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