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有效的“家校合作”对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的思考

2019-09-10 07:22赵丝雨
南北桥 2019年16期
关键词:家校合作实践活动小学科学

赵丝雨

【摘    要】通过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对当今教育局面及以往教育系统的综合研究发现,如果在实际教学中,可对“家校合作”教学模式充分应用,那么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对小学科学实践活动顺利开展有所推进。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家校合作”教学模式的全面铺开在很大程度上受现今教学的限制。下文会对小学科学实践活动受家校合作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影响进行讨论与分析,以此对家校合作教育正确运用方式有所提供,进而可以对小学科学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有所促进。

【关键词】家校合作  小学科学  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6.140

科学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不仅对素质教学活动有所促进,还可以对学生实践及思维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由此,在我国教育方式向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时可提供基础帮助。但是在进行科学素质教学活动展开时,必须要持有正确方式,如“家校合作”,只有结合家庭与学校双方优势才可对预期教学效果有所得到,所以在全面展开小学科学实践活动时需要家校合作來对该活动有所推进。

一、家校合作的内涵及科学实践活动内涵探析

1.家校合作内涵。学生实现最终发展是家校合作教育的首要目的所在,该教育特点是实现学校与家庭优势相结合,对两种力量进行相互协调和支持,最终达到结合目的,对学生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共同目标。随着新型教育理念的推出,教育工作不再概指学校单一责任,而是在其中同时融入了社会、家庭等因素,只有在多方努力下,将有机整体行程才可对教育作用有所发挥。

2.科学实践活动的含义。科学实践活动也是科技活动的一种表达方式,其中都是将技术活动与科学活动相结合,后者所注重的是在教育教学中教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及“是什么”等相关问题,而前者则致力于如何推出“怎么办”相应解决方式,因此,科学实践活动,便是二者相结合的产物。

二、结合“家校合作”改善入学问题

1.改变听课状态差,完成课堂教学。在课堂学习中,一年级新生对知识内容的不理解和很难掌握,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听课状态所影响,学生的听课状态差不仅于课堂有不良影响,还会与课后作业和复习有严重的消极影响,在此需要运用“家校合作”的模式,在家时可由父母亲及家人进行引导并陪伴学习,在学校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并对其学习状态进行观察。“家校合作”模式的展开可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加强行为规范。根据相关研究可知,一年级新生普遍存在行为规范认知和理解程度不够,不能对学校及班级规章制度自觉遵守,自身意愿支配情况十分严重。有时候这种行为来自于家庭的影响,所以,需要联合家庭和学校对学生的这种行为进行改变,适时开展“家校合作”可对学生行为意识有很好的规范。否则,在一年级课堂上依旧会有课堂纪律差等现象存在。

3.提高自我服务能力。刚步入小学校园的学生会存在一定的家庭依赖性,小学校园生活的展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儿童要逐步完成解决问题能力和意识的培养,而对依赖性,应当有所摆脱。但纵观目前一年级新生的表现,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有些孩子甚至不能自理上厕所,针对该情况仅依靠学校教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这种依赖性来源于家庭,所以还需要家庭与学校相配合对学生进行改变,可见“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4.减轻角色压力。在步入小学校园开始,孩子的身份便从儿童向学生转变,这不单单是身份上的转变,更是角色内容的深度转变。角色内容的深度转变对孩童产生了极大的心理冲击,为了减少这种冲击需要做相应的思想工作,在家时,父母亲可以通过相应引导,减少孩子对学校的抵触,例如,可以对孩子讲他们上学时候的趣事或者同学之间的友谊等。此外,在学校还需要教师对学生情绪进行高度观察,一旦发现有学生情绪低落,要及时了解原因并进行开导,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

5.课程内容引导。在初入小学中活动时,学习模式由从前的相对自由演变成了相对古板,一年级新生虽然随着自我意识和身体机能的不断完善,使注意力的发展水平对幼儿园程度来说相对提高,但依旧存在不健全情况,该情况的出现也会对一年级学生的学习难度有所增加。在此需要结合“家校合作”来对这种情况加以改善,

6.入学准备。在入学前,家长要对儿童做好入学准备,在入学准备中包括儿童对物质需求的准备、心理需求的准备以及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准备。就目前来看,很多家长对儿童的能力和心理上准备有所忽略,家长权衡儿童入学的准备标准是儿童识字量的多少,然而这种方式太过单一化,并不利于新生入学,更不利于新生适应学校生活。对儿童的责任意识和时间观念上的培养,可在很大程度上对儿童自我服务能力的完善有所促进,以上均可在无形之中对儿童入学储备能力有所加强,会快速帮助一年级新生度过在学校的适应期。

三、解决入学问题的有效对策

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家长及大人对孩童的基本观点和总看法是儿童观,也是教育的主要依据所在。著名心理学家曾经提出,在儿童发展的相邻阶段,既是儿童相互联系又是相互区别的阶段,孩童的年龄阶段需要不断过度,家长及学校对孩子提出要求时,应当更接近于幼儿园,慢慢过渡到小学。

2.实现课堂教学游戏化。儿童的天性是爱好玩耍,而如何引导新生学习,适应小学学习生活,教师可以从教学方式着手,可以适当对学前的玩耍中学习有所借鉴同时还要融入小学阶段的学习要求和任务,如此可以以学前玩耍中学习作为过渡,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小学学习生活。

3.加强家校沟通与协作。学校与家庭都是儿童的教师,需要双方相互协调、协作,在有关一年级新生入学的问题上,可以一同努力解决,家长可以通过家庭方面对新生做入学准备,学校方面可通过合理化教学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有了家庭与学校的双方合作,可以对培养锻炼儿童综合能力有所帮助。

综上所述,“家校合作”教学模式的全面展开,可以对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都有所帮助,而且该模式还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对小学科学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有所促进,该模式可被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陈帼眉.幼儿入学准备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19(05):3-5.

猜你喜欢
家校合作实践活动小学科学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