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体制下如何创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

2019-09-10 07:22刘佳梅
南北桥 2019年16期
关键词:高效性素质教育初中语文

刘佳梅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科知识传输最主要的途径,所以高质量的课堂势必会实现学科教学的高效性。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创建高质量的课堂呢?本文中我就以初中语文为例,谈谈当前素质教育体制下,我们如何实现日常教学的创新,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高效性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6.146

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之所以致力于创建高效的课堂,在我看来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从知识教学的角度出发,知识传输的最主要途径就是课堂教学,教师作为知识的输出者,学生作为知识的吸收者,通过课堂上的教学互动实现知识的转化和过渡,而课堂是一个整体性的范围,不是教师和学生一对一的指导,起码从目前的学校教育来看,班级教学组成形式是一对多的教学形态,所以课堂教学过程中氛围、方法、师生关系等都会影响一个班级某一节课的教学有效性,创建高效的课堂需要塑造的方面众多,且各方面之间存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所以创建高效的课堂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二是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不同具有很强的潜移默化性,并且更加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而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更为频繁,通过知識塑造学生习惯、培养学生思维和意识的效果更明显。所以综上两方面来说,课堂教学存在综合性、全面性的教学特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核心,也是重心,所以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语文是初中阶段的主科之一,并且从日常教学实践中能够发现,这门原本应该是学生最为熟悉的科目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阻碍和挫折反而是最大的。这主要和语文学科内容的特性有关系,在语言和文学两个方面中,初中生在语文的语言方面,尤其是字词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小,因为字词学习基本依靠学生的记忆能力,所以努力、重复基本能够保证学生知识掌握扎实,所以教学的难度基本集中在文学相关的内容方面,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阅读和写作方面,这也是初中语文课堂重点涉及的教学内容。阅读和写作主要是依赖于学生的主观思维,需要学生具备举一反三、灵活想象等能力。所以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做好课堂引导和启发,扩宽学生知识储备的同时,塑造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等。另外,进入初中之后,语文所涉及的内容,尤其是文学方面和小学阶段差别较大,所以也存在部分学生“适应不良”,所以有难以入门,落下教学进度的情况,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缺乏积极性。总之,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我们需要做的是借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浪潮,从教学实际出发创新教学内容和模式,从而创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切实提升教学质量。

一、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教师素养建设

对课堂教学来说,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合作、互动状态,并且教学往往是教师和学生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的过程,就如俗语所讲“教学相长”,当然,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也需要其中一方作为主导,实现教学互动的良性循环。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想创建高质量的课堂,就要先从自身的能力塑造入手,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从而给予学生更好的引导。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不断从专业知识方面入手,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语文中所包含的语言和文学内容边界性不强,系统性明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旁征博引”,这就对教师的知识掌握范围有较高的要求。而教师要想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就必须不断地学习,通过各种媒介广泛的吸收知识,并在此基础上钻研透课本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知识点,从而有机结合,做到教学过程的信手拈来,自由拓展,最终提升整个课堂教学效果。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不断磨炼自身的教学能力。肚子里学问深似海但讲不出来是教学中的大忌,尤其是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和语言理解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对应的表达技巧。所以,我们要秉承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理念,不断探索/学习,利用教学研讨会学习其他有经验教师的教学技巧,然后结合教学实际融会贯通,创新出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从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二、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知识的呈现方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素质教育教学体制下,我们要求新、求变,不断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首先,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可以采取探究式教学模式。因为对于初中生来说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自我思考能力,所以探究式教学不论是个人探究还是小组探究,都会给予学生一个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动力,让学生在收集资料、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兴趣。其次,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我们要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往往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所以本能上存在“惰性”,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动引导学生参与交流,并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测试课堂教学氛围等,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调整,保证课堂教学始终处在一个有活力的、相对高效的状态。

三、从教变“导”,塑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强调学校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尤其是课堂教学中学生为主,教师引导,所以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塑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塑造学生的高效听课能力。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来说,需要学生边学边记,所以学生在听课过程中需要掌握记笔记的技巧,如何听,如何及时的归纳整理,如何找到自己学习的难点和重点都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方面。通过课堂教学,我们可在初期给学生一个提示,从而循序渐进地塑造学生课堂高效听课能力。其次,课堂之外我们还要着重塑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文本身是一门自主学习可行性较高的学科,所以课下我们可以通过导学案培养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能力。根据导学案上的问题,进行课前预习;根据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课后检测,及时进行知识巩固。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实现语文知识掌握的高效性。

总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创建,以上三个方面是我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所总结出来我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先从自身出发保证知识教学源头的高效性和高质量,然后通过课堂教学实际中的方法创新,学生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等多管齐下,全方位塑造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知识的传输效率。

参考文献

[1]徐师品,徐一波.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索[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22):76-77.

[2]汪丽梅.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增强初中语文教学效果[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8):169-169.

猜你喜欢
高效性素质教育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浅谈水质检测的高效性发展
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再思考
如何实现小组学习的有效性、高效性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语文阅读课堂高效性构建策略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