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019-09-10 07:22卢红艳
南北桥 2019年16期
关键词:培养措施实践能力小学数学

卢红艳

【摘    要】我国新课程改革已经实行多年,在教学实践中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没能得到较好提升,如何有效解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备受当下广大教育者的注目。本文将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作出一定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实践能力  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6.148

数学是小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合作,使数学教学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数学是一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门学科,小学数学作为入门阶段的思维训练,需要有良好的开端,以谋求学生更高阶层的发展。因此,新课改之后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我们将数学从课本中解放出来,结合课堂实践更加贴近生活,提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重要途径,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保证学生的未来发展更好。

一、教师自身能力的不断提升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指导者,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前提是教师自身能力的提升。小学是学生学习阶段的开始,我国六年的小学教育旨在为学生提供有趣且丰富的教育。对于数学这门学科而言,小学数学更多的是在提升学生兴趣,丰富思维训练,让学生对数字和图形有基本的认识和计算能力。提升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有利于更好的与生活实际对接,与初中数学的进一步提升训练对接,活跃学生思维,拓展学生的眼界。在新课改中,要求教师主动抛弃传统的教学观念。这就要求了我们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开启新的实践课堂,针对全新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制定新的教学策略。因此革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当务之急,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并且落实到课堂之中。及时反馈修改不妥之处,完善教学策略,使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得到改变,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成长。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和不断革新教学策略的观点,在教学教育中保持自身修养,提高自身学识,丰富教学经验和策略。社会要求的人才质量越高,学校对教师的要求也会越高,教师和其他职业相比有着极其特殊的性质。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措施

(一)贴近生活、联系实际

相对于小学的另一大科目语文而言,数学更加的抽象且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往往不如语文普遍。学生每天都可以通过交流的方式把语文运用得很到位,而数学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在运用。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数学通常比语文更加困难。为了克服这一现象,在实际教学中,就应当多贴合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很多隐蔽的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比如当我们教学十以内的加减法时,可以结合电梯的楼层,苹果的多少等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加以讲解。这些熟悉的事物常常出现在学生周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这样不仅减轻了数学的抽象概念,同时也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使学生更容易将注意力集中于课堂,在数学课堂中捕捉到兴趣。把生活实际融入数学问题中,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排斥心理,也增加了在生活中思考数学的方式方法,使教学融入生活,更好的拓宽了思维范围。与此同时,要让这一策略实现,需要教师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具有创新精神。教师能够及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把握知识点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完善小学数学教学在生活中的空白。这不仅仅是对教师对于知识点和教学方式方法把控的考验,同时也是对于能否灵活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将新课改的宗旨融入教学实际中的考查。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当下教学现状中,因为很多教师不愿意接受新鲜的事物,依然有部分教师依赖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口傳笔授的方式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当下逐渐丰富的课堂知识和逐步加快的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而言完全不够。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年龄,对于未知事物抱有极大的热情。因为数学的思维难度和逻辑难度,导致学生在了解数学时触礁。碰到难题难以借助自己的想法解决,此时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例如互联网来解决所面对的难题。教师要学会接受和学习这些网络教学用具,并把这些资源进行筛选后传授给学生。在学习正方形等几何知识时,利用电子投屏或者电子黑板等设备,能够更加立体地展现图像特点,使记忆重点更容易印刻在学生脑海中。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对于科技设备的运用,也将推动学生对于科技方面的接触,使学生在课堂除了学习本科目内容以外,还适当地拓展了其他方面的知识。学生独自在家学习遇到困难就可以观看网络视频进行学习。通过这些方法,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会得到相应提升,他们的思维不会再固定在书本之中。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实践中,教师应当熟练运用互联网和电子设备,扩宽学生眼界的同时,增加课堂容量,使课堂更加丰富。

(三)引导学生积极动手操作

所谓的实践能力就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积极动手操作。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让数学不再仅仅出现在书本中,而是出现在学生的生活中。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动手操作,提升实践能力,比如在学习完长度和宽度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回家测量家中常见家具的长度和宽度。学生们亲自动手测量家里床、桌子、沙发的长度,让学生加深了对长度和宽度的理解。书本上的知识难免空洞、抽象,学生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才能更好地感受这些知识,从而收获到真正的知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提升实践能力的同时还能验证知识点。在学习三角形的时候,教师总是会告诉学生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会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各种各样边长不同的三角形,每组学生用尺子测量进行验证。学生在测量完各种不同的三角形后,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便得到了证实。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为落脚点,努力提升学生的课堂实践能力。社会的迅速发展需要教师们培养一批批动手和实践能力较强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在祖国建设中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广大师生都要清晰意识到社会的发展不再需要只会考试、做题的“书呆子”,一定要响应国家教育改革,切实把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蒋玉林.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J].好家长,2017(17).

[2]陶渊.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2015(29):167-168.

猜你喜欢
培养措施实践能力小学数学
怎样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
关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论高职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研究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