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教学理念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2019-09-10 07:22马兴艳
南北桥 2019年16期
关键词:教学探究中学英语因材施教

马兴艳

【摘    要】因材施教是素质教育教学体制下所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以针对性的教学和解决学生的个性化问题为主要教学目的。本文中我就针对此种教学模式,选择中学英语作为教学案例,谈谈其具体的应用与实践策略。

【关键词】中学英语  因材施教  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6.150

本文中我所探究的是英语学科教学,作为一门外语学科,本身在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教学难度就相对较大。学生缺乏对应的语言环境和基础,所以在学习方面需要从一开始就打好基础,并且在每一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都不能有丝毫的放松,但从具体的教学实际来说,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教学愿望。尤其是中学阶段,随着学生知识学习范围拓宽,难度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学生之间因为天赋、基础、能力不同所带来的学习差异,并且根据英语教学的一般规律来说,学生一旦落后,就容易出现自信心上的打击,进而破罐子破摔最终导致后进生的出现,形成班级教学整体层面上的两极分化现象,最终影响整个班级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效率。所以在中学英语教学方面,提高教学质量,降低两极分化率是实际教学互动开展中的一大难点,也是一项核心任务。本文中,我就从素质教育所提出的因材施教教学理念出发,谈谈在此理念影响下所形成的分层次教学等教学模式在具体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一、问题启发方面因材施教,增强课堂互动的有效性

对于学科教学来说,不论是难易程度如何,学生都会对教师存在一定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主要体现在新知识的学习方面,所以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启发和引导作用也就尤为重要。而对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我们在课堂启发过程中也要做到“区别对待”,从而让课堂教学互动过程中涉及的学生更加全面,塑造更为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课堂互动问题的制定一般分为两个部分,课前预估和课堂即时互动。而对教师教学来说,我更加倾向于在课前准备方面下功夫,因为在课前教案准备过程中,我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堂教学的预估,针对学生学习能力以及课堂上所要讲解的知识内容,事先准备课堂互动问题,尤其是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设定不同难度的问题,并且事先演练课堂互动的节奏和步骤,让问题和教学内容完美的结合,然后外加课堂上的即时互动,给予学生不同节点上的思维刺激,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班级全体学生在课堂互动过程中的积极性。

其次,在问题启发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控制问题的难度,塑造和谐的、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感受到英语学习上的满足感。尤其是针对班级的后进生来说,如果按照平均的教学进度,很多学生跟不上也听不懂,所以在课堂内容准备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基础为主,提升为辅,并在问题互动方面得到体现,尤其是针对后进生设定基础性的问题,尽可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互动中感受到自己每节课的进步,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塑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课堂探究方面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英语和语文同属于语言学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着相同之处,其中之一就是在学科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都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性。尤其是对于英语来说,作为外来语言,教学的主要目的就集中在单词、语法方面,延伸到基础的文章意思理解,所以相对于语文学科来说,能力培养目标的集中性突出。所以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探究式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产生交集,相互配合、取长补短。

首先,在课堂探究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集体探究的方式,实现学生之间的相辅相成,相互补充。从中学英语教学实际来看,大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逃避”心理,不敢说、不愿意说,所以通过小组探究的方式,可以将不同层次的学生编入一个学习小组,并且保持各个小组之间综合能力的均衡性,那么这样在小组内部的合作探究中能够实现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合理分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乐趣;而小组之间的均衡性,会引导小组之间产生一定的竞争,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实现英语教学效果的良性循环。

其次,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因为英语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占主导的学科,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未来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理解和表达能力等。所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在课堂探究过程中可以分阶段布置探究任务,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设定不同的探究主题,形成探究报告。然后教师作为知识的归纳者,在授课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的探究进行补充、点拨,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也能让学生在能力所及范围内,实现知识的自主学习,塑造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

三、习惯养成方面因材施教,塑造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法

中学阶段开始,学生天赋对学习成果的影响不断减少,反而努力因素在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方面占比增加。所以,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做好教学引导,引导学生养成适合自身的学习习惯,进而塑造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法。

首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针对学生的特性,辅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习惯。例如,英语学习需要学生大量的记忆单词和语法,所以需要學生在记忆方面提高效率,而不同的学生在记忆方面存在不同的习惯,那么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先跟学生进行沟通,然后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英语学习习惯养成的建议,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特点,有选择性的构建自身的学习习惯,从而达到英语学习的总体效率提升的效果。

其次,在英语教学习惯养成的前提下,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总结和归纳的能力,从而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课堂听讲过程中及时归纳总结所学内容,并结合自身学习实际做笔记的学习方法;结合具体的导学案,培养学生课前、课后总结英语学习重难点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归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然后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问题解决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形成预习、学习、复习整体过程循环中的个性化学习方法。

总而言之,因材施教教学理念下,需要教师针对不同学生呈现的问题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在英语方面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上几点仅仅是我在英语教学中针对所呈现的普遍性问题提出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希望对新时期其他教师的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谢全胜,刘丽明.再谈初中英语因材施教的策略[J].中学生英语,2012(5):54-55.

[2]王雪英.定向选择,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12):115-115.

猜你喜欢
教学探究中学英语因材施教
学会在生活中学英语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英文歌曲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英语书面表达教学谈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中职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探究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