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幼儿教育的实效性策略

2019-09-10 18:41成瑞瑞
南北桥 2019年16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幼儿教育

成瑞瑞

【摘    要】幼儿教育是学生进入义务教育阶段之前进行的基础性教育,幼儿园也是学生提前适应学校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对学生的习惯养成和素质教育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新课改的持续推进过程中,幼儿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社会上有关幼儿教育的讨论也在不断进行。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幼儿教育  实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6.202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过程中,幼儿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本文浅谈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恰当的策略来提升幼儿教育的实效性,以供教师参考。

一、实现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效整合

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给幼儿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崭新的方向,信息设备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享受到多媒体教学带来的好处。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有效整合,可以提升幼儿教育的实效性。现代的幼儿从小就接触了海量多元的信息,他们更容易接受各种各样的多媒体设备,更喜欢接触各种各样的多媒体设备,这为教师实现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效整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幼儿教师在实现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方式的整合之前,需要结合自己幼儿园的多媒体设备和幼儿们对多媒体设备的关注程度,注意不要让幼儿过多接触各种多媒体设备而对他们的眼睛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也要注意不要让幼儿因为过多接触多媒体设备而对电子产品过分关注,总之在整合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方式的时候要注意适度、适量、适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幼儿园小朋友的理解力有限,可能无法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教师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在利用信息设备播送一些有利于创设情境的音乐、图片等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或者直接用一些更直观的视频向学生全面介绍需要学习的内容。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设备播送这些信息的同时要注意搭配自己的讲解,让小朋友们更好的理解和学习。

二、将游戏巧妙地融合到幼儿教学课堂和幼儿课外活动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幼儿园的小朋友还处在比较懵懂天真的年龄,对于各种游戏有一种天然的热爱。大多数幼儿园小朋友更喜欢游戏而不是课堂的学习,所以如何将游戏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幼儿在欢乐愉快的玩耍氛围中还能有效地接受知识、增长知识、掌握知识,教师需要综合考量。

在课堂上,幼儿们需要学习一些基础性的知识,来为自己将来更高层次的学习打基础。幼儿们活泼好动,而且对学习的概念也还比较模糊,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需要教师反复强调和指导。这时候,在课堂上引进一些课堂教学游戏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快乐地参与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来。

当然,幼儿的课外活动也不可忽略,幼儿教师需要在幼儿进行课外活动的过程中融合一些教学游戏。比如说,幼儿园小朋友在刚刚接触数字的时候还不太敏感,对于每个数字的数学符号代表的含义不是很清晰,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游戏来指导学生认清每个数字。教师可以给每个小朋友随机指定0-9的数字,然后在每个指定的地方做上0-9的标记,告诉小朋友他们需要在听到口令后迅速找到和自己数字相对应的位置,然后教师开始随机点数字,让小朋友选择自己应该所处的位置。这种游戏活动不仅可以让刚接触数字的幼儿园小朋友更好地理解每个数字的含义和每个数字的写法,还能提升小朋友随机应变的能力和临场反应能力。这样的课外活动比一些只让小朋友获得快乐的游戏更有意义。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幼儿教师需要完成的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为学生今后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幼儿教师需要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主要集中在这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行为习惯,二是学生的学习习惯。

首先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的内容有很多,行为习惯的培育也不是幼儿教师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的教学任务。教师要培养好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因为三观还未完全塑造成功的幼儿园小朋友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模仿日常生活中与自己接触时间比较长的成年人的一言一行,幼儿教师是他们重点学习的对象。幼儿园小朋友对于善恶还没有完全明确的概念,对于好习惯和坏习惯往往没有分辨的能力,许多事情都是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影响了他们。比如说,教师要指导幼儿园小朋友爱护花花草草,不乱踩踏草坪,教师自己就不要图方便或者新奇去践踏草坪,随意毁坏花花草草。幼儿教师不能因为学生没有看到就不以身作则,要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才有资格对幼儿园小朋友展开幼儿教育。

除了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幼儿教师需要完成的任务。像是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学习过程中要一心一意心无旁骛、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不要随随便便打扰甚至打断教师、学习要有始有终注意坚持等等良好的习惯,有许多学生在年龄很大了都没能顺利养成,幼儿阶段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十分关键的。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幼儿在听课时候的一言一行,在幼儿出现不良行为后比如说不认真听讲、随意走动、打扰其他小朋友学习等等,要及时对幼儿进行教育,指导幼儿在正确的学习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为了培养综合素质较高、习惯良好的幼儿园学生,教师需要严格要求自我,约束不良行为。学生的良好习惯基本养成之后,也可能会因为后期无人监管而放纵自己,重新养成不良习惯。在幼儿园小朋友放假回家的时候,教师就无法及时指导他们的习惯培养,无法约束他们的不良行为。所以幼儿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同时,要注意向学生家长们通报孩子的习惯养成进度,提醒家长在家庭生活中也要约束孩子的不良习惯,不要让家长因为对孩子的情况不了解最终导致学生习惯培养失败。不少家庭只有一个或者两个孩子,有些家长会对孩子比较溺爱,幼儿教师要注意和家长们进行沟通,家校携手共同培育孩子。

四、结束语

为了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给幼儿园小朋友留下美好的童年回忆,教师需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结合新课改提出的幼儿教育新要求,寻找和实施实效性更强的教育策略。

参考文献

[1]潘艳华.浅谈幼儿教育之“快乐教学”[J].才智,2019(18):5.

[2]王燕.快乐教育理念下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原则[J].科學咨询(教育科研),2019(06):158-159.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幼儿教育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