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课堂表演

2019-09-10 16:35黄碧珊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5期
关键词:语文素质学习方式

黄碧珊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即兴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提高的不仅仅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而且是整体的语文素质。表演,让课堂妙趣横生,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了一份美妙的生命体验。

关键词:学习方式 语文素质 把握中心 生命体验

表演,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自主学习方式。恰当地运用表演,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的内化,还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习化成一种愉悦的精神享受。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精心设置课堂表演环节。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即兴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表演,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提高的不仅仅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而且是整体的语文素质。今天,教师特别喜欢课堂表演以来提高阅读质量,因为它分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现在,我就来说说阅读教学中的“课堂表演”。模拟表演。有些课,不是直接表演课文情节,而是改变课文内容,模拟某种生活情境,再作间接表演。如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游记,教师模拟旅游活动,让全班学生当旅游团成员,请一位同学当导游。教师给“导游”戴上一顶旅游帽,一个无线话筒和一面三角小红旗,并要“导游”把课文改变成导游词,指着投影屏幕上依次出现的双龙洞景点,向全班同学作介绍。同学们可以以旅游团成员的身份向“导游”提出问题,由“导游”解答。如果“导游”答不出,也可以请老师或能回答的同学作答。这样的课堂表演,不仅可以训练学生在内化课文语言的同时,根据表演的需要,创造性地组织语言的表达,而且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对交际语言的学习和运用。课本中凡游记一类的课文,我认为都适宜作这种形式的表演。

再现式表演。《晏子使楚》是一篇以人物对话为主、故事情节简单的略读课文,非常适合以排演课本剧的方式组织教学。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可以引导学生把晏子和楚王的三次交锋分为三个场次,答组选择不同场次进行排演。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表演前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准备时间;二是表演后要有评议或者采访交流。无须烦项的词句分析,无须可有可无的乏味问答,当机智善辩的晏子和狂忘无礼的楚王活脱脱出现在师生面前,自然证明了学生对课文的成功解读。阅读教学中更多的是选择一个切入点设置表演环节。如《登山》一课,列宁第一次走过危险的小路是课文重点。读到这里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演一演,看谁能更准确的表现列宁当时的神态动作,带给人身临其境之感。随着表演在反复进行中的逐渐到位,学生无疑对列宁自觉锻炼意志的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

创新式表演。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的空白点,超越文本,利用表演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跳水》一课,学生表演“孩子被救上甲板以后”的一场戏:有的“水手”对“船长”表示敬佩,有的则表达救意;“船长”语重心长地数育大家;“孩子”吸取沉痛的教训。就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道出了从课文中得到的启发。记得当时我班的一名同学还別出心裁地演起了那只闯祸的猴子它也开口承认了错误。这种创新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赞赏吗?

借助课堂表演,理解字词。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有意义的语言环境中记住字词,其效果要远远好于在无意义的环境或孤立地辩认的识记。在教学中,理解字词或借助直接的具体的刺激物(如看图学词学句等)或利用“语言直观”手段,或利用学生已掌握的字词义去理解新的字词等等,但学生的亲身体验或在实际情境中,学生理解得更快,学得更快,识得更牢。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中“鸟鸦口喝了,到处找水喝”的“到处”一词时,低年级的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我先让名小朋友带着乌鸦的头饰扮演找水喝的鸟鸦,教师进行启发渲染:现在你就是课文中那只口渴的乌鸦,你会怎样找水喝呢?这位小朋友扮演起乌鸦飞到这儿,飞到那几。接着,者师问这只“乌鸦”,你是怎样找水喝的?这样使学生认识到“到处”的意思,就是到许多地方。这种词语训练非常直观形象,使学生于形象表演中体会词语的意思,也懂得应在怎样的语言实践中应用。

借用课堂表演,体会中心。指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中心,一般应在了解全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审一审标题,看一看首尾,找一找中心句或抓课文的重点段,来体会中心。对重点段的理解,通过审一审标题,看一看首尾,找一找中心句或抓课文的重点段,来体会中心。对重点段的理解一些课文事故性强,适合进行课堂表演,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深化。如《景阳冈》一文,在教学“武松打虎”一段,我让学生抓住武松的“三闪”和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等动作进行表演。学生那投入的表演,把老虎的凶猛样和武松在危急关头沉着机智、英勇无畏的非凡之举表现得淋滴尽致。通过学生的表演,不仅让学生领略到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而且武松的英雄形象在学生的脑中树立。

说明表演。对一些说明文体栽的课文,我们还可以将其说明对象变成自述表演。如《新型玻璃》一文的教学,教师在指导学生深读课文的基础上,要学生以拟人化的方法作“XX玻璃自述”的表演。说明表演把说明的物件改变成生动的拟人化的“自述”,对于说明文教学来说,不但能变枯燥为生动形象,而且能更好地体现说明文的教学特点,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时我安排了“船夫招揽乘客”这一表演活动。我没有采取惯用的“独脚戏”的简单方式,而是让两名“船夫”展开竞争,四名“乘客”自由选择,从而使得表演活动的趣味性更强,参与者更多。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船夫甲:哎!南来北往的注意啦!我的小挺是正宗的威尼斯小艇,名字叫“欢乐号”,因为它会为你带来欢乐。您坐在软软的皮垫子上象坐在沙发上一样。我的行船速度极快,操纵自如,再窄的胡同我也能平衡穿過,毫不手忙脚乱。我还能作急转弯呢。如果您觉得我的小挺合适您,就请上我的小挺!

船夫乙: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不坐你后悔,坐了后悔没有早坐!我的小艇是威尼斯最美也最舒服、最快也最安全的小艇。摸摸这皮垫子,多软,都能当蹦床跳!(同学们笑起来,有人插话:可别跳到海里。)我的十年驾驶经验,驾驶技术绝对一流,别的船夫都管我叫“轻功水上漂”。我的收费全市最低,残疾人免费,小学生半价。大家快来坐我的小艇!(下面四名乘客选择小艇,“船夫”与“乘客”展开对话。)

活动中,学生热情高涨,思维活跃,不时进发出智慧的火花,已然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转化为自己的个性化语言。“威尼斯的小艇”驶进了学生们心灵的港湾。

深谙课文,精于设计,化解传统的长篇大论式单向讲解于指导学生表演实践的互动活动之中。表演,让课堂妙趣横生,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了一份美妙的生命体验。

猜你喜欢
语文素质学习方式
浅谈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语文素质培养
语文教学中的“绿色”标准研究
表演让语文课堂妙趣横生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
发挥学科功能发展学生语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