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9-09-10 07:22张成彦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数形结合数学课堂

张成彦

摘  要:随着我国教学事业的不断进步,学校和老师在教学中总结出了非常多的教學方法,尤其是在数学教学上。数学学科自身有着很强的特殊性,想要学好数学,自身要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数学学习需要死记的东西非常少,需要在不断实践中进行经验和方法的总结。数与形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元素,数形结合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数学方法。数形结合方法是老师在实践教学中总结出来的,利用数形结合方法进行教学能够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所以本文主要论述的是数形结合的含义以及其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数形结合;数学;课堂

引言:

对于很多初中生来说,数学都是一门非常有难度的学科。很多学生对于数学都抱着消极的态度,认为数学很难理解,时间长了之后,就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不利于数学教学的进行。面对这样的情况,需要老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学生学习中的问题,然后采取有效的方法解决这些难题。通过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在教学中还要注重教会学生数学解题方法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数形结合的含义

数形结合方法在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也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是将实际问题中所阐述的已知条件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结合,寻找它们之间的切合点,以此来解决数学问题。数与形是数学研究中最基本的两个对象,数与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行转化,在转化过程中能够找出问题的答案。在数形结合的研究中,所蕴含的元素非常多,比如常见的线、角、图形等,借助这些元素构建合理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对问题进行分析,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减小问题的难度。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加快,教育部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的实用性,要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让学生的知识学有所用,数形结合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够增强学生的运用能力。

二、使用数形结合方法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的第二个老师,良好的学习兴趣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数形结合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形结合是数学解题中非常重要的方法,该方法有很多优点。在初中教学中,有相关调查表明,在解题方法中最容易学会的就是数形结合方法,而且学生都爱学习这样的方法。初中学生的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还不是非常成熟,在图形的知识点上头脑中很难形成相对应的思路,所以这就需要老师教会学生数形结合方法让学生去思考问题。在学习《几何图形》这节课程时,几何图形的知识点在数学学习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在课堂上老师就可以通过数与形的结合来学习这节课程,注重教会学生的方法。因为在考试中有相关的试题,此外几何在生活中的使用范围非常广,尤其是在建筑设计中,所以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多联系生活上的实际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吸引学生目光,在不断思考中就能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敏度,这样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快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学生的能力

数形结合方法能让学生更快地学会知识。初中阶段的知识点必须要全部掌握并会运用,只有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灵活运用,这样才可以有效地拓展数学思维,强化数学能力。数形结合方法比较形象,在学生学习知识点时,能够将知识点更加形象地表现出来。在教学中,通过运用形象记忆法,可以将数学中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这样更方便让学生理解,增加学生的印象。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数形结合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初中课程《不等式与不等式组》这节课程中,在学习不等式的大小这节模块时,老师就可以借助数形结合方法进行教学,将不等式可以表现在数轴上,数轴上右面的数较大,所以这就很容易解决问题。在不断思考与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就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形结合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图形知识点在数学中所占比例较大,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图形知识上有这一定的认知。比如在学习《三角形》或者《平行四边形》这样的课程时,老师就可以让同学利用数形结合方法来学习,学生通过画图进行分析,在不断分析的过程中就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三)更好地解决难点问题

数形结合方法能够降低知识点的难度,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在学习《一次函数》这节课程时,函数知识点是学生非常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在传统的教学课程中,大部分老师在讲解函数时,都比较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函数知识点自身比较枯燥,再加上老师的教学方式不合理,这就造成很多学生对函数的理解不够全面。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讲课,可以提高学生对函数的理解。在讲解函数的时候,老师可以将函数中的变量与因变量间的关系很好地表现出来,这样能够让抽象的函数更加直观,让学生更好地区理解函数的内涵,这样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此外,老师在讲解三角函数的时候,也可以借助数形结合思想去进行讲解,直观地将三角函数相关的知识内容表达出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结束语:

总的来说,数学教学方法非常多,需要老师在实践教学中不断进行总结和探究,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自身的实力。数形结合对初中数学教学有着非常大的积极作用,它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数学教学中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它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可以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从而更容易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对图形有更直观的理解,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非常有效。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实现教学目标。本文论述结束,希望能够对初中数学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文俊. 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教研),2010(10):151-151.

[2]鲁彦坤. 浅谈数形结合的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 科学技术创新,2011(8):175-175.

[3]谌先志. 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J]. 基础教育论坛,2010(11):6-7.

猜你喜欢
数形结合数学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浅析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解析几何
妙用数形结合思想优化中职数学解题思维探讨
写字大课堂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