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精彩的自己

2019-09-10 07:22蒋拥军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2019年9期
关键词:重构心理健康教育升级

【摘 要】江苏省邗江中学注重学校、家庭和社区资源,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三大轉变:由消极被动的心理诊断向学生积极主动成长转变,由心理健康教师单兵作战向家长、班主任和教师全员心理健康教育转变,由点对点单向工作向点线面结合立体全方位的心理服务体系转变。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升级重构,是“精彩自己”的外在显化。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发展指导;升级;重构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72-0022-02

【作者简介】蒋拥军,江苏省邗江中学(江苏扬州,225009)校长,高级教师。

一、学生发展指导投入充分

1.先进的硬件设施。

2014年,学校在心育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中心设有心理云平台管理中心、接待室兼图书阅览区、心理素质训练室、学习能力指导站、减压催眠放松室、情绪疏导训练室、团体辅导兼训练室、认知调节室、家庭室(亲子沟通室)、导师室,配备了沙盘器材(团体型)、智能身心反馈训练系统、Psy-Cloud智能心理云平台、生涯规划测评系统、智能多维互动呐喊宣泄系统、智能多维互动击打宣泄系统、智能反馈团体无线减压系统、团体活动训练专用器具包、表达性艺术心理辅导工具包、智能多维互动积极心理训练系统、智能多维互动认知调节训练系统。

2.专业的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3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5名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同时,外请专家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学生发展指导中心还通过朋辈督导等形式对班主任进行指导,帮助班主任学会如何与学生有效沟通。

二、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先进

1.建立导师指导制。

学校逐步建立了直接由学校领导为指导,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为领衔,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社区、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发展指导模式。导师指导制具体表现为:班主任或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与多名学生结成相对稳定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导师指导学生制订“自我发展计划”,导师团队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学业指导和生涯一对一指导。

2.将传统的班会课升级为学生发展指导课。

学校将传统的班会课升级为学生发展指导课。班主任利用班会课的时间,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方法与技巧,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氛围。班主任不再运用“命令—控制”的“解决问题、纠正错误”管理模式,而是将焦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正向认知上面,注重发现学生可能出现积极变化的“扳机点”,鼓舞和提高全班学生的士气,激发学生潜能。

3.建设学生发展平台。

学校从班级、年级和学校三个层面构建学生发展指导平台:班级层面的学业导师由任课教师组成,每人负责8~9个学生的学业;年级层面的特长导师由名班主任、骨干教师组成,负责特长生的提优;学校层面的生涯导师由心理健康教师组成,负责全校学生的职业测评、个性评估及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的心理陪护,同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相应的指导,如对高一新生进行初升高适应性指导,对高二学生进行自主发展、潜能激发和选科指导,对高三学生进行志愿填报指导。

三、学生发展指导体系健全

1.在心理课堂外增加主题活动课。

高一、高二年级开设心理社团,如人际交往社团、生涯规划社团、心理拓展训练营,并加强主题活动课的研究。主题活动课是对主题班会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整合,也是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构建的主要载体。从学生发展需求出发,确定教育主题,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领悟、建构认知、调整心态,从而不断提升心理品质。

2.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开展心理咨询。

学生发展指导中心针对适应不良和障碍性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补救性的咨询和辅导,建立预约咨询制度和预约宣泄制度。学生通过提前预约进行咨询,心理健康教师在完成咨询后记录存档。同时,心理健康教师专业陪伴部分有特殊发展需要的学生,尽可能地用“全人”的视角看待学生,将咨询的重点放在健康及正向积极的部分,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建立积极的情感,投入学习和有意义的生活。

3.多元发展指导代替单一的学科教育。

为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了解教育、了解职业,发展兴趣和特长,树立生活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学校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生涯指导和生活指导。学业指导包括学困生辅导、资优生辅导、学习方法指导、选课指导、选科指导;生涯指导包括职业指导、升学指导、生涯规划指导;生活指导包括行为指导、学校生活适应指导、卫生健康指导、人际交往指导。入学初,心理健康教师和班主任对学生的兴趣、特长、倾向、人格特征等做出评估,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引导、激励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在导师的指导下发展特长。学校及时、准确地向学生提供教育、职业、社会等方面的资讯,对学生的成长进行全方位的关爱、指导和正面强化,帮助学生主动学习、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4.指导团队成员之间联动、协助。

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指导、协助班主任研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路径、方式和策略。心理健康教师通过调查或个案咨询的情况向各年级主任、分管校长反映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动态,对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困惑提出指导意见,并及时提出改进教育工作的建议。同时,班主任也可向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提出心理服务的要求,心理健康教师根据班主任的需求提供服务单,供班主任根据班级学生近期心理状况进行选择。

5.指导家长参与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编写了《家教指南》,向家长普及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的主题心理活动,如十八岁成人礼、光荣和梦想开学典礼、生涯人物访谈交流会。另外,还定期举办家庭教育心理沙龙,在家长学校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邀请家长观摩、参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家长互助分享活动。

总而言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升级重构,是学校“成长教育”“发现精彩的自己”理念的践行。它实现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构建,丰富了学校德育方法,提高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拓宽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渠道。它注重整合学校、家庭和社区资源,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三大转变:由消极被动心理诊断,向学生积极主动成长转变;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单兵作战,向家长、班主任和教师全员心理健康教育转变;由点对点单向工作,向点线面结合立体全方位的心理服务体系转变,将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纵深推进,从而有效突破当下许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存在的瓶颈。

猜你喜欢
重构心理健康教育升级
长城叙事的重构
重构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字词升级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第九章 升级!我的宠物
第九章升级!我的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