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融入“艺馨教育”的实践

2019-09-10 07:22谢冬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德艺双馨家国高中生

谢冬

内蕴丰盈的语文教材相比于其他教材更有着独特的育人价值。然而,有些家长和教师却更加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品性和人格的培养。因此,我校在2016年开始进行“艺馨教育”特色创建工作。“艺馨”为德艺双馨的简称,“艺”指技艺、才能,“馨”指品德、艺能。“艺馨教育”是指以“六艺”为文化底蕴,以德艺双馨为精神基础,以德为先、以艺为本、学艺并重、德艺双馨。古人云:“德先于智,行胜于言。”所以,我校“艺馨教育”的总目标就是“树人重德”,进而培养出志于道、崇于德、精于艺、笃于行的新一代高中生。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同时关注所教两个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艺馨教育”内容融入自己的课堂。那么,在语文课堂中“艺馨教育”的内容都包括哪些呢?

家国情怀是我们学校“艺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备课时深挖语文教材,积极捕捉关涉家国情怀的教育素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笔者在讲人教版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时,先让学生了解到大兵压境的危急形势,然后明确主人公烛之武此时已经是一位年过七十须发尽白的老人,置自己生命安危于不顾,夜缒而出,只身往秦营,向秦穆公陈说厉害,拯救郑国于危难之中,一位三朝老臣的拳拳赤子爱国情令学生动容震撼。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处在和平时代的他们应该怎么做。

又如笔者在讲《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时,通过让学生反复阅读蔺相如廷斥秦王那一段,感受蔺相如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在震撼于其勇气的基础上,设问:在诸侯纷争的年代,需要这种大无畏的精神,那么现今社会需不需要这种精神?同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谈谈自己理解的“家国情怀”。情感是纽带,更是润滑剂,而“家国情怀”更应该是每个高中生心中的一个“桃花源”,他们心有“桃花源”,才能处处彩云间。

二、团队协作

现在的高中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带给其衣食无忧的生活,双重老人又给其无微不至的关爱与呵护,滋生了个别学生任性、骄纵、自私等个性,自我为中心意识十分强烈。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关注了这种情况,注重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互助合作的集体观念。在学习《六国论》这篇文章时,笔者先让学生整体感知内容,进而结合背景使学生明确,六国昔日还是有可能“不赂秦而胜之之势”的,因为它占天时、占地利,最后惜败于不占人和之利。面对暴秦之欲,没有继续沿用苏秦之连横策略,没有六国合而为一,并力西向,却被积威之所劫。只要六国团结一心,那么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或许很难判定。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适时的进行了互助合作、团队意识的教育。与此同时,笔者又点播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更需要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和这种团队意识。

每个人的生命旅程都是单行线,不能处处留遗憾。所以,面对自己所教班级中学生浪费时间、做事拖拉的现状,笔者在讲授《赤壁赋》一文时,讲到“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笔者告诉学生,人生百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就是昙花一现,高中阶段的你们必须合理有效利用时间,并教育学生要敬畏生命、爱惜时间,进而爱惜自己、爱惜他人。

又如笔者在教学《滕王阁序》一文时,让学生通过多读、深思、细品去感悟王勃用他短暂的生命刹那成就了一篇不朽佳作,后人只有仰望、悲嘘。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更应该学习古人那种“志士昔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的可贵品质。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者要坚信: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关键是学生有了“惑”,作为教师该怎么帮助学生“解惑”。当今社会,信息更迭速率不断加快,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不断拓展,这就让许多学生产生“有惑即百度,百度即我知”的浮躁思想,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及时的引导。如笔者在教学《师说》中“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时,及时向学生拓展了“孔子问于乐”的故事,处于至圣地位的孔子还会千里迢迢向苌弘请教乐理知识,而正值青春的高中生更应该“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笔者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讲故事、陈道理的方式,让学生懂得唯有不断学习、虚心向上,方能不断进步,受益无穷。

一个人,生而为人,忠于责任、勇于担当必不可少。而作为一個“艺馨教育”的学校,我们必将教给学生“担当什么与如何担当”。因为一旦学生缺失担当意识,那他做任何事情都会以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去面对,这样也难成大事。因此,笔者经常会在语文教学中贯彻担当精神。如笔者在教学《荆轲刺秦王》中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时,与学生一同反复吟咏,产生内心最深处的共鸣,从而引导他们感知荆轲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责任感,激起他们奋勇报国的担当精神。教学过程就是在不断地让学生在感同身受过程中,激荡着他们的灵魂,培养着他们的使命感。

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多读经典,进而引领学生去品读经典、吟咏经典、弘扬经典。例如笔者在讲《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前,先在假期要求学生阅读《红楼梦》,并写读书笔记。课上先让几名学生交流阅读体会,在学生交流后,带着他们争论的焦点进入课文的学习,深入感知这部巨著,各小组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在笔者的课堂上每遇经典必要求学生精读、细品、深悟、交流、展示。

总之,我校的“艺馨教育”是多方面的,也是多维度的,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开展了一些语文主题活动。语文学科是集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作为语文教师,应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更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融入“艺馨教育”。

(责任编辑:孙丽英)

猜你喜欢
德艺双馨家国高中生
家国情怀的乡土文化“软着陆”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第九届上海“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评选揭晓
谁咬得更厉害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德艺双馨”该怎样入法
立德树人
试论艺术院校的人文精神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