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贫血原因与治疗的临床研究

2019-09-10 07:22黄四邑肖文豪王忠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9期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贫血

黄四邑 肖文豪 王忠

[摘要]日的: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贫血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风险因素。方法:随机选择我院10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Cr>177umol/L)伴贫血(Hb<110克L)患者,给予EPO治疗,其中3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予EPO治疗后Hb于110-120克几)及7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出现贫血患者(予EPO治疗后Hb<110克/L)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治疗组基础疾病中糖尿病肾病31例,在治疗组所选的例数中,糖尿病肾病患者占多数,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以及胃镜检查结果阳性数和对照组相比,较差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本研究中糖尿病肾病,血浆白蛋白低,血清铁蛋白低及胃部疾患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贫血中起到重要作用,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寻找贫血原因是预防的最重要的方法。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不全;贫血;EPO;糖尿病肾病

[中图分类号]R6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5-0001-02

慢性肾功能不全(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是泌尿科常见的疾病,其中,贫血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并可導致诸多的临床症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贫血的根本原因中,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是导致其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在临床所见的贫血患者中这个因素并不是单一原因,尚存在其他的因素加重贫血的发生。我们对本院近年来慢性肾功能不全贫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对此类患者的贫血原因分析并探讨其防治策略。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院2006年到2017年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共100例,以Cr>177ttmol/L为纳入标准,同时伴有贫血(Hb<110克几)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Cr>177umol/L,予EPO治疗后Hb达标者为对照组,70例Cr>177umol/L,,予EPO治疗后Hb未能达标者为治疗组。男性67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74.3±5岁。治疗组中基础疾病糖尿病肾病31例,高血压肾病22例,梗阻性肾病6例,慢眭肾肾小球肾炎8例,其他3例。对照组中糖尿病肾病6例,高血压肾病12例,梗阻性肾病4例,慢性肾肾小球肾炎5例,其他3例。

1.2分析方法:临床资料和实验数据均来自病史和相关的临床病历记录。

1.3统计学方法: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组:基础疾病中糖尿病肾病31例,高血压肾病22例,梗阻性肾病6例,慢性肾肾小球肾炎8例,其他3例,见表1。

2.2贫血相关因素分析:在治疗组所选的例数中,糖尿病肾病患者占多,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以及胃镜检查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明显。结果表明,糖尿病肾病,血浆白蛋白低,血清铁蛋白低及胃部疾患(胃溃疡,糜烂性胃炎伴出血)在慢性肾功能不全贫血患者中起到重要作用,见表2。

3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临床上常常简称慢性肾衰),又称慢性肾功能不全;是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肾功能衰竭其病因很多种;有报道分析慢性肾衰竭(cRF)住院患者的病因构成变化,这些病因构成主要为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膜性肾病、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等,在这些病因中,慢性肾小球肾炎居于首位,IgA肾病有下降趋势,而膜性肾病、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则呈上升趋势;受患者不同性别、民族和年龄阶段不同,其病因构成和顺位存在明显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发病原因与性别、民族、年龄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临床上常常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这些原因破坏肾单位发生疾病,导致其数量减少,引起肾的排泄调节和内分泌代谢功能出现严重损害,从而造成患者发生水与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等临床症状,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体征和并发症,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上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贫血原因往往有多因素参与,包括基础疾病的治疗、残存肾功能的保护、机体内环境的改善、以及其他并发症的治疗、EPO的应用、和造血原料的补充等,从临床发病情况看,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有:(1)患者铁成份绝对或相对缺乏导致造血障碍造成红细胞生成不足.(2)患者骨髓疾患(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不良,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等)会导致造血障碍。(3)由于其他疾病所致营养不良造成造血原料不足。(4)患者发生炎症反应导致红细胞生成受到抑制。(5)患者发生失血或溶血。(6)伴发血红蛋白病使得红细胞质量差。(7)患者发生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8熄者使用其他药物对EPO的影响。

有临床研究报道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应用中医药进行治疗,其临床治疗结果是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1.89%,对照组为51.3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者认为中医药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有效,可以改善临床症状。

在我们的回顾性分析[表1]中,从两组对照治疗结果看,治疗组糖尿病肾病贫血予EPO治疗后不达标比较明显;这种情况我们考虑主要原因与糖尿病肾病本身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大量蛋白尿,导致血浆白蛋白不足,造血原料不足有关,病程中血肌酐升高,水肿也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从我们临床统计分析结果看,造成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在两车治疗时使用足量及正规的EPO治疗基础上,贫血状态未能够改善。

临床上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非透析治疗,也取得一定临床效果。研究发现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非透析治疗,其临床研究发现非透析慢性肾衰竭患者存在慢性微炎症状态,慢性微炎症反应与肾功能下降程度密切相关。我们对于非透析患者来补充益生菌可以肠道PH值得改变,从而降低血尿素水平。但是是否会对这类患者的贫血状态起到有益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可能发生其他并发症,临床上产生一系列症状。从我们的回顾性分析[表2]治疗组中,低蛋白血症和铁蛋白不足明显,说明存在明显的造血原料不足,是明显肾功能不全伴贫血患者复杂因素的重要原因。同时,治疗组中患者胃镜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伴发的胃部疾病在此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因此,积极治疗原发病保护残存肾功能,治疗并发症,补充造血原料,是慢性肾功能不全贫血患者有效预防的主要策略。

猜你喜欢
糖尿病肾病贫血
血常规检测结果对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价值观察
你对贫血知多少
血虚≠贫血
中小学生贫血原因调查与分析
血虚≠贫血
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
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羟苯磺酸钙联合包醛氧淀粉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的病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