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定胜天

2019-09-10 07:22
国企管理 2019年9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企业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人定胜天”是指人的智慧和力量,能够战胜和改变自然条件的恶劣。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满目疮痍到美丽中国,从百废待兴到世界一流,从小米加步枪到核工业大国,从没有一架国产飞机到太空漫步,从一穷二白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为“大国顶梁柱”,国有企业走过了一段极其艰辛、极不平凡、极为辉煌的发展历程。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代代国企人,用信念、智慧和汗水,创造了一个个“人定亦胜天”的奇迹。

西北戈壁“一声巨响”,打破超级大国核垄断;东北雪原钻机高耸,“拼命拿下大油田”;大江南北机声隆隆,新中国工业“星火燎原”……

新中国成立之初,是他们冲上了国家建设第一线。

钱学森

“不管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的钱学森,将毕生心血奉献给了祖国的航天事业。

他是著名空气动力学家,是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火箭之王”。

邓稼先

从原子弹到氢弹的研发,美国用了7年4个月,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7个月,而中国仅用了2年8个月!

“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邓稼先作为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带领众多科技工作者,成功研发出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打破西方霸权主义的核威胁。

于光远

许多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大理论问题都是由于光远率先或较早提出的,并参与了许多重要的决策。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他提出,衡量一种生产关系优越与否或何种生产关系更为优越的唯一标准,只能是看它能否最好地促进当时当地的生产力的发展。

1978年他提出商品生产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本质特征。这些对于引领经济领域思想新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钱三强

钱三强主持建立了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并任所长,领导建成中国第一个重水型原子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以及一批重要仪器设备。

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钱三强是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

李四光

地质学家李四光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曾长期被认为是一个贫油的国家。1955年春,他担任全国石油普查委员会主任,指导了石油找矿工作。特别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先后突破之后,他指出新华夏沉降带找油的理论是可靠的,为中国寻找石油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杨拯民

杨拯民,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之子,是新中国石油工业的第一代功臣。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玉门石油矿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到1957年底,玉门油矿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年产量十几万吨,发展成为年产100万吨的大油矿。玉门油矿是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基地,培养了中国石油工业最早的一批钻井工程技术人员。

郭力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第一任厂长郭力,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开创者。“郭力让贤”是国企史上一段佳话。

1953年,郭力离京赴长春上任。在断壁残垣上,建起了厂房和配套设施。之后,他又主动让贤,退居第一副厂长兼总工程师,专抓生产。

1964年8月,郭力赴北京,在原汽车局的基础上筹建中国汽车工业公司。

饶斌

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奠基人,主持生产解放牌汽车、红旗轿车、创建二汽,饶斌享有“中国汽车之父”的盛誉。

一汽成立后,饶斌以中共吉林省委常委兼任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厂长。在创建二汽之后,饶斌调任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引进汽车合资项目时,饶斌力促上海大众的建成,之后担任中国汽车工业公司董事长。

谢家荣

地质学家谢家荣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反复强调了东北平原的含油远景。

1953年6月,他根据东北平原有很广阔的含油气远景将其命名为松辽平原(或松辽盆地)。他倡议在全国含油区和可能含油区内进行大规模的全面的地质普查,提出并主持了松辽平原的石油地质踏勘项目,为大庆油田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孟泰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全国劳动模范之一,孟泰在恢复和发展鞍钢生产中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誉满全国的钢铁战线的老英雄。

孟泰先后担任鞍钢炼铁厂配管组组长、技术员、副技师、设备修理场场长、炼铁厂副厂长、鞍钢工会副主席等职务。

孟少农

汽车工程专家孟少农毕生致力于汽车工业建设事业,成功地领导了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陕西汽车制造厂和东风汽车公司几代产品的研制和开发。

孟少农在清华大学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汽车专业班,在长春创办了汽车工业学校和中国唯一一所汽车、拖拉机学院(后改为吉林工业大学),为培养中国汽车人才和中国汽车工业及汽车工程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王进喜

“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1960年4月19日,铁人王进喜所在的1205队打出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

井喷发生了,如果不堵住缺口,后果不堪设想。千钧一发之际,王进喜突然跳进了泥浆里,奋力用自己的身体把泥浆池底的水泥搅上来,制止了井喷。

这是人类油田史上的奇迹,同时也铸就了“铁人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国企人奋勇向前。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

这一年,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国营企业自主经营权得到了明显改善。怎能忘,敢想敢干的企业当家人;怎能忘,改革开放的先行者!

马洪

经济学界“头号元老”。

马洪在延安时期就对经济建设有非常深刻的思考。新中国成立之初,他撰写了《东北的经济结构和方针》的报告,这是马洪对共和国工业体系建设最早的理论贡献。

之后,马洪对多个五年计划的制定、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提出了具有很强前瞻性的见解。他积极倡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他主持的《2000年的中国》是制定七五计划和长远规划的主要参考文件。

吴敬琏

吴敬琏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观点对于深化企业改革、完善公司治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吴敬琏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正确方向并不是放权让利,而是实现企业制度的创新;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方向,则应当是改组为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公司。沿着企业制度创新的方向,我国在90年代后期确立了公司治理结构(法人治理结构)的观念。

厉以宁

厉以宁是我国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论的学者之一,参与推动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主持起草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参与推动出台非公经济36条以及非公经济新36条,对我国经济改革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另外,在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国有农垦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低碳经济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厉以宁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倡导者。

董辅礽

董辅礽的国有企业改革思想是建立在他对国有企业积弊的深刻认识基础上的。

早在1978年,他在中国第一个提出了所有制改革问题。提出要实行“政企分离”和“政社分离”,指出国家所有制未能解决生产资料的合理管理和有效使用等问题。他最早提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缺位、产权主体虚置和产权关系模糊的问题。不改革国有产权制度,就不能使企业与市场机制兼容。1995年提出要按照企业的功能,分类改革国有企业。1999年他提出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改革国有企业。

陈锦华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陈锦华显示出非凡魄力。

1980年提出“细水长流、缓中求活、工程不致完全中断”等三点建议,最终挽救了宝钢工程;1983年主持创建中石化集团;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计委工作期间,建议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积极组织实施国民经济的“软着陆”等,对我国改革开放、对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蒋一苇

他的《经济民主论》《企业本位论》《职工主体论》闻名国内外,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蒋一苇在概括自己的改革观时指出:“整个社会主义特色是民主经济或者说经济民主,其中的基础是企业本位论,而企业内部则是以职工为主体,这三者就构成了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观点。”

袁庚

1978年,时任招商局常务副董事长的袁庚,提出关于在深圳蛇口筹建工业开发区的构想,得到了中央的肯定。

1979年初,方圓2.14平方公里的蛇口工业区开始筹建,很快这里成为全国最开放的工业区。招商银行和平安保险,都是从蛇口工业区走出的企业。作为招商银行、平安保险等企业创始人,袁庚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探索者。

周冠五

作为最早实行承包制的首钢当家人,周冠五曾经是中国改革浪潮的热点人物。他积极探索国有企业改革的新路子、新方法,使首钢成为我国第一批改革试点企业。他创造的首钢承包制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示范。

周冠五还率领首钢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经营和发展,并探索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组建了华夏银行。

步鑫生

20世纪80年代初,海盐衬衫总厂厂长步鑫生率先树起改革旗帜,成为城市集体企业改革的先行者。

他在生产经营、内部管理、劳动用工及分配制度方面大胆改革,打破“大锅饭”,充分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他的改革经验得到了国有企业广泛重视,1983年,全国掀起学习步鑫生改革创新精神的热潮,推动了全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倪润峰

1985年,出任国营长虹机器厂(国营780厂)厂长的倪润峰,发现自己和企业都站在了“悬崖边”:随着国家军工订单的大幅下降,企业生产经营每况愈下。

凭借敢闯敢干的精神,倪润峰带领长虹迈出了从单一军品到军民融合的转型第一步:生产出了合格的18寸彩色电视机。从此,长虹依靠“军转民”,一步步成长为千亿级企业。

王涛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首任总经理。

他提出中国石油工业发展三大战略,包括“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战略方针,保证了石油工业持续发展;大力促进了科技进步,使中国石油科技整体水平明显提高,一些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由于其在中国石油和科技领域中取得的巨大成就,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陈光

20世纪90年代初,“陈卖光”事件一度引发极大争议。

1992年,面对当地半死不活的国有企业状况和入不敷出的财政处境,山东诸城市长陈光启动了后来被广泛传播为“卖光”的国有企业改革。诸城市282家国有和集体企业全部改制,其中90%以上改成股份合作制,15个月内,将企业净资产全“卖给”了内部职工。

“陈卖光”事件在国家层面定调支持后,推动国有企业改制在全国展开。

马胜利

1984年,石家庄造纸厂业务科长马胜利贴出大字报,表示自己要承包厂子,并给出了当年利润总额承诺。第一年就为厂里盈利140万元,是他承诺数字70万元的2倍。

马胜利后来虽然因为承包太多企业而致失败,但其开创了个人承包国有企业的先河。

格里希

1984年,武汉市政府聘请德国的一位退休专家格里希担任武汉柴油机厂厂长,任期为1984年11月1日到1986年11月4日。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聘请的第一位“洋厂长”。

在任职的两年间,他撰写了26万字的企业管理方案,使武汉柴油机厂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大幅提高。

自1993年起,国企改革有了新的任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在之后的20年间,一大批具备战略眼光,创新思维、管理能力的政、产、学、研“大咖”,将国企改革带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李荣融

首任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

李荣融在任7年多时间,自己曾归纳了3句话:

第一,国有资产监管的体制已经建立,中央、省、市三级的国有资产监管机构都已经建立起来。同时,一系列的相关法规、规章都已经出台。

第二,我们找到了一条路子,就是在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国有企业的路子。

第三,成绩是比较显著的。这表现在国有经济进一步壮大,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也在增大。

李毅中

1998年至2003年,李毅中任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

他在任期间1999年7月,中石化首次进入世界企业500强,排名73位,居中国第1位。2000年,中石化改制完成,股份公司上市。

盛华仁

从1990年开始,盛华仁担任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

盛华仁在任8年,任内“八五”期间,石化总公司炼油加工能力达到1.6億吨,占全国原油总加工能力的84.9%,成为仅次于壳牌公司和埃克森公司的世界第三大炼油公司。1993年上海石化H股和A股分别在香港和上海上市,1994年镇海炼化H股在香港上市。

楼继伟

2007年6月29日,财政部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的议案获得通过,这笔钱用于购买央行管理下的2000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成为国家外汇投资公司(中投公司)的资金来源。

作为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掌门人,楼继伟在任期间,为树立负责、审慎、专业的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国际形象做出了贡献。

2018年7月,中投公司年报显示,该公司总资产规模已超过9414亿美元,10年内规模翻了3倍,相当于再造了3个中投。

陈清泰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起草相关文件时,先后担任过二汽“一把手”、国家经贸委副主任,又做过多年政策研究,持续关注产业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陈清泰负责了其中的企业制度创新课题,并有所突破:

将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陈耕

2004年,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兼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耕积极倡导通过多种策略渠道实现石油来源多元化。2005年,股份公司利润总额达1756亿元,成为亚洲最赚钱的公司。

卫留成

2000年到2003年,卫留成担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兼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

他是当时国有企业领导层最接近企业家气质的企业领导人之一。

陈佳贵

陈佳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贡献是“不能为了保增长牺牲经济结构”。

他最早提出要取消国家对企业下达指令性计划,强调企业的日常活动要通过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来调节。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陈佳贵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1995年,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提出正确处理企业改革、管理与发展的关系。

2000年,他提出国有企业资产要实行政府分级所有的管理体制,认为实行政府分级所有,有利于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刘纪原

1993年,刘纪原任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首位总经理兼国家航天局局长。

他带领中国航天走出了运载火箭系列化、卫星平台通用化发展的路子;他提出并组织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专项技改等重大工程立项、论证和研制;建议并推进航天效益工程和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使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的效益出现了大幅度增长。

耿昭杰

1992年,一汽改为公司制,耿昭杰担任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总经理、董事长、党委书记。

耿昭杰前后在一汽帅位上干了14年。期间,解决了老解放牌车30年不能换型的难题,使一汽从单一的中卡生产厂发展成为中、轻、轿全面发展的特大型企业集团。

马跃

1992年,二汽更名为东风汽车公司,马跃担任首任总经理。

8年间,东风汽车基本完成第三次创业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形成宽系列产品格局,从十堰大山深处的中重卡,襄樊的东风小霸王轻卡,一直到武汉的神龙汽车,中重、轻、轿三分天下,三足鼎立,完成了“三级跳”。

许振超

“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这是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固机高级经理、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兼职)许振超的“座右铭”。

许振超自学成才,苦练技术,带领团队按照“泊位、船时、单机”三大效率的标准要求,先后6次打破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使“振超效率”令世人赞叹,将“振超精神”名扬四海,被誉为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

2013年以来,国企改革进入了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的全新阶段。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势中推进、在大事上作为,傅成玉、宋志平、王梦恕、董明珠等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国企改革领军人物以更大勇气、更强毅力,扎扎实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

“到2020年,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这一阶段性任务,收官在即!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改革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2018上海企业100强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
“改革”就是涨价吗?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