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风吹话降息

2019-09-10 07:22戎文华
国企管理 2019年9期
关键词:基点降息货币政策

戎文华

北京时间8月1日凌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储备基金利率下调至2%-2.25%区间。这是2008年12月以来美联储首次降息。

专家表示,美联储此次降息或将增加市场的不确定性。数月之间,屈从于市场压力,美联储急速由“鹰”转“鸽”直至降息,本身就意味着百年美联储的政策独立性遭到破坏。

美联储政策风向近年来突变,从几年前的“渐进加息”到今年年初的“暂停加息”“保持耐心”,再到近期的“将采取适当行动维持经济扩张的立场”,可谓“鸽”声嘹亮。

北京时间7月10日晚,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国会证词中发表“鸽派”言论,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7月降息的预期。鲍威尔向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发表半年度货币政策证词称,由于美国经济正面临一系列不确定性,总体经济增长已“放缓”,美联储将采取“适当”行动支持经济增长需求,暗示美联储将可能降息。

另外,同日(7月10日)公布的6月份货币政策例会纪要显示,多名与会者认为降息能够为美国经济未来面临的负面冲击提供“缓冲”。

北京时间8月1日,美联储在结束为期两天的政策会议后,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2.00%-2.25%。

本次是美联储时隔十年多再度降息。

美联储上一轮降息周期于2007年9月开启,2008年12月结束,其间共降息10次,将联邦基准利率从5.25%调降至零利率水平。

2015年12月起,美联储开启新一轮加息周期,至2018年12月,美联储累计加息9次,每次加息25个基点,其中2018年共加息四次,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范围调至2.25%-2.50%区间。今年以来,美联储未有一次加息动作,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范围维持不变。

鲍威尔表示:“目前的降息决定不意味着漫长的降息周期的开始;采取更加宽松的政策是合适的;没有理由说经济扩张不能持续下去;经济发展非常均衡;从来不考虑政治因素。”

无论是从美联储官员讲话透露的信息看,还是从美国经济基本面目前表现看,此次美联储降息是为了预防经济和通胀的潜在下行风险而进行的预防式降息。目前的美国经济无论是从就业还是从通胀的角度看,都尚未出现衰退迹象,因此并不存在因经济衰退风险导致美联储开启宽松周期的理由。

关于降息25个基点的决定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予以了支持。会议纪要显示,在会议上,小部分委员希望降息50个基点,主要是考虑到疲弱的通胀数据。

但为什么只降了25基点?有分析称,美国经济数据没有那么差,并不支持激进降息。从近期公布数据看,美多数经济数据好于预期。金融条件放松后,美国消费动能修复,劳动力市场也相对健康,6月新增非农就业远好于预期。

美股不跌,不代表特朗普会就此熄火,更何况,会议纪要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鸽”。7月29日晚,他在个人官方推特上发文,想把锅甩给美联储。

“美国在与中国和其他贸易协定方面做得很好,唯一的问题是杰伊·鲍威尔,他像不会推杆的高尔夫球手。”

去年,美联储共加息4次,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多次公开对鲍威尔表达不满,认为美联储去年犯了巨大的错误,现在应该降息,并指责去年的加息阻碍了美国经济增长、影响了股市表现。

数据显示,今年美国经济增长预计将放缓至2.4%,距离特朗普之前许下的3%的承诺相去较远。即便是在去年,特朗普的税改措施激励之时,美国经济的增长也仅为2.9%。FactSet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美国经济增长预计将放缓至1.8%。

大选日渐逼近,特朗普拿什么去为选民画下大饼?

8月1日美联储降息消息一出,全球已有4家央行紧随其后降息。阿联酋、巴林、沙特三国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巴西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从6.50%下调50个基点至6.00%,创下历史新低。

从此前美联储降息历程来看,美联储降息将打开全球各国央行的降息窗口。自今年初美联储暂停加息以来,全球范围内的降息大幕就已拉開,不仅包括新兴经济体,发达经济体也加入降息阵营,大部分国家为多年来首次降息。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开年至今,全球范围内已经有约20家央行采取了降息举措。年初,印度打响“降息第一枪”后,各国央行纷纷开始抢跑降息,以应对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局面。

5月8日,新西兰联储开始降息25个基点至1.5%的水平。这是该国自2016年11月来的首次降息,并创下其有史以来的最低基准利率。

在新西兰降息的同一周内,马来西亚、菲律宾两家新兴市场央行也先后开始了放松货币政策的脚步:马来西亚央行将隔夜政策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3%;菲律宾央行则把关键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5%,为2016年以来首次降息。

6月4日,澳洲联储也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1.25%,为历史最低水平,此次降息是澳洲联储2016年8月来首次降息。

6月6日,印度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5.75%,为年内的第三次降息。

在市场预期美联储7月底降息几乎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其它央行早已纷纷抢先行动,以防受到冲击。

仅7月18日,一天之内就有四家央行降息:南非央行会后宣布,将重要贷款利率再回购利率下调25个基点,降至6.5%;韩国央行决定将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5%,同时,把2019年经济增长预期由2.5%下调为2.2%。这是韩国央行时隔3年以来,首次下调基准利率;印尼央行公布了2017年9月以来首次降息,将7天逆回购利率下调25个基点到5.75%;随后,乌克兰央行也宣布将主要利率下调至17%。

欧洲央行与一直持鹰派立场的英国央行,近期也不断释放降息信号。7月25日,欧洲央行将召开政策会议,市场预期欧洲央行最早将在此时宣布货币政策进一步放宽。这是自2017年6月以来,欧洲央行首次在货币政策声明中明确释放可能降息的信号。分析机构预计,欧洲央行将在9月份降息10到20个基点,同时将重启量化宽松措施。

当地时间7月26日,俄罗斯中央银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7.25%,这也是一年来的最低水平。

全球劲吹降息风。而从降息的周期来看,多数国家央行的降息动作,都是多年后首次采取的货币政策放水措施。

全球央行降息风起云涌,国内外市场最为关注的问题就是中国央行的行动,是随着全球其他经济体进入降息周期,还是保持定力按兵不动?

业内人士分析看来,中国的货币政策空间会被打开,但可能幅度有限。

从目前央行的动作来看,尽管全球央行跟进降息动作,但国内央行始终采取“风吹不动”策略。

8月15日,人民银行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4000亿元,比当日到期量多170亿元,操作利率3.3%,与上期持平。同时开展7天逆回购操作300亿元,操作利率2.55%。

这也意味着,央行目前仍然采取MLF等其他货币工具进行货币政策的调整,市场降息预期再次落空。

此前,央行在7月举行的金融统计数据解读吹风会上,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曾回应称:“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还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密切监测国内外经济机制的变化,在统筹平衡好内外均衡的前提下,坚持以我为主,重点要根据中国的经济增长价格形势变化,及时进行预调微调和运用的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利率水平合理稳定,同时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性,降低融资实际利率。”

同时,7月政治局会议除了坚持房住不炒、长效机制的表态,还新增加了一句“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房地产调控进一步趋严。业内分析人士指出,由于房贷利率受货币政策影响较大,如果进一步宽货币,则与不刺激房地产泡沫的政策意图相违背。從防范房地产市场泡沫的角度看,货币宽松加码也会受到约束。

重点要根据中国的经济增长价格形势变化,及时进行预调微调和运用的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利率水平合理稳定,同时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性,降低融资实际利率。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此前对媒体称,中国现在的利率水平是合适的。降息主要是应对通缩危险,但现在中国物价走势温和,5月、6月CPI已到2.7%,所以现在的利率水平是合适的,可以说接近黄金水平,即舒适水平。

亦有专家认为,面对美国时隔10年后首次降息,我国的货币政策不会“亦步亦趋”。综合来看,当前国内利率接近“黄金水平”,我国的着力点会更多放在通过改革促进市场利率下降,而非继续动用传统政策工具调降市场利率。未来,我国货币政策仍将维持松紧适度,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定向调控仍将是主要手段。

据业内人士分析,央行并无跟进全球降息的紧迫性。中国央行的降息或主要是考虑国内因素,美联储降息所产生的外溢效应,并不是中国央行选择降息的主因,“定向滴灌”仍是下半年货币政策主基调。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可能是政府宏观调控后的结果,因为适当的贬低人民币的价值,可以一定程度上对冲贸易战带来的出口损失,前脚特朗普对3000亿美元的商品增加10%的新关税,后脚人民币就贬值10%,或许大国间的博弈已经开始,同时汇率的下降将会使中国央行有了降息的空间。

在全球降息风涌动下,对经济放缓的普遍担忧并没有太多消减,风险资产的短期弹性升高难以实现,资产风格也正在从风险资产切换至避险资产。

在业内专家看来,美联储此次降息或将增加市场的不确定性。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认为,数月之间,屈从于市场压力,美联储急速由“鹰”转“鸽”直至降息,本身就意味着百年联储的政策独立性遭到破坏。事实上,如果抛开市场情绪因素,美国经济基本面虽有转弱、但总体稳健,并不真正需要在7月过早降息以致透支未来政策空间。

此次美联储降息是从2.5%开始下降,降息空间十分有限。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不同,上一轮降息是从5.25%下调至0.25%直至接近零水平。程实认为,当前政策利率起点较低,也没有充足的空间进行密集降息。

市场预计,这意味着本轮降息将是一轮“短降息”,一旦美国经济好转,美联储可能选择再度加息,一减一加之间的迅速切换将增加市场的不确定性。

对新兴市场来说,降息将影响全球市场的资本流动。数据显示,2018年,在政治风险上升、欧元区和亚洲经济表现明显疲弱的背景下,全球金融形势趋紧,美元升值,新兴市场的投资组合资本流动从2017年平均每季逾310亿美元降至2018年的不到170亿美元。

在今年政策转变后,第一季度流入新兴市场的投资组合资本已反弹至360亿美元。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IMF原副总裁朱民认为,如果利率继续下降,将会加速资本流入,进一步推升新兴国家股票市场,这无疑是在加大全球金融市场的风险和脆弱性。

猜你喜欢
基点降息货币政策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全球高通胀和货币政策转向
澳联储降息至1.75%破历史新低
降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