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中药学类专业课程改革探析

2019-09-10 07:22杨琳郭宏伟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国家标准课程改革

杨琳 郭宏伟

〔摘要〕 当前,中药学类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契合度较低、课程设置与职业能力之间存在差距等问题,中药学类专业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根据《中药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可以“从调整课程目标,突出中药特色”“打破‘学科壁垒’,加强课程整合”“打造实践平台,强化协同育人”“对标‘金课’建设,实现深度发展”4个方面入手,实现中药学类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 课程改革;中药学类专业;国家标准

〔中图分类号〕R2;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doi:10.3969/j.issn.1674-070X.2019.08.026

〔Abstract〕 Currently, the provision of specialized cours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ology has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relatively low fit between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industrial requirements, the gap between curriculum provision and vocational ability and so on. Therefore, the reform is imperative for specialized cours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ology.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National Standards for Teaching Quality of Specialt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ology, the teaching reform for specialized cours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ology can be performed from 4 aspects: adjusting course objectives t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ology; breaking barriers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to enhance the course integration; making a practice platform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for students; constructing the "Gold Course" to realize the development in depth, to realize curriculum reform of specialt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ology.

〔Keywords〕 courses reform; specialt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ology; national standard

課程是高等学校传授知识,实现人才培养功能的有效载体。目前,关于课程的定义繁多,典型的定义大致可分为6种类型,即:课程即为教学科目,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即为社会改造[1]。上述定义从多种角度不同程度的揭示了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功能与作用。当前中医药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中药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使中药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但中药学类专业课程设置与中药大健康产业对人才的职业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导致中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尚不能完全满足中药大健康产业发展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如何科学合理的进行中药学类专业课程改革,全面提高中药学类专业学生职业要求,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1 中药学类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1  培养目标定位与中药产业需求之间的差距

中药高等教育创立于上世纪70年代,创立之初仅有中药学一个专业,专业培养目标定位面向整个中药行业需求,培养具备“认、采、种、制、用”能力的中药人才[2]。随着经济社会和中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呈现多样化需求,中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针对性不断增强,从最初的一个专业分化为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中药制药以及民族药等6个专业,专业布局进一步优化[3]。

2018年《中药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颁布,明确规定了中药学类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具有良好思想道德、职业素质、创新创业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毕业生,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4]。尤其是中药学专业作为中药学类专业的基本专业和母体专业应为培养中药学拔尖人才、创新人才、高层次人才提供后续力量和基础生源[2];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应培养能够从事中药资源的调查、鉴定、生产、保护、管理、开发等方面工作的毕业生;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应培养能够从事中药材栽培、种子种苗繁育、采收加工、贮藏养护、品质鉴定、质量控制、基地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毕业生;而中药制药专业应为中药生产提供专门人才[4]。当前中药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已经形成了横跨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和服务业的全产业链,急需从事中药材种植采收、中药饮片加工、中药装备制造、中药研发、中药药学服务、中药贸易、中医药管理和中医药文化传播等方面工作专门人才[5]。

目前,尽管部分举办中药学类专业的高等学校根据中药学类专业布局和区域中医药事业及中药大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对中药学类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调整,但总体上中药学类各专业的培养目标相互间界定仍然不够清晰,专业特点表达不够明确,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相互间区分度不强,与《标准》对中药学类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与中药大健康产业链的各环节对人才的需求契合度有待提高。

1.2  课程设置与职业能力之间的差距

课程设置约定了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同时也明确了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是培养目标的实现基础和功能表达。目前中药学类专业存在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脱节现象,中药学类专业学生应达到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要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现方式不明确;课程结构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不能充分体现中药学传统与现代的统一及多学科的交叉渗透,没有达到中药人才基础素质要求与专业素质要求的统一;课程内容庞杂,课程教学内容整合的系统性、科学性以及课程功能的有效作用仍然没能达到应有的合理结构[2],偏重于基础化学、现代生物医药学和药学,忽视了中医药思维的培养以及中医药理论及中药传统技能的传承;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教师缺乏对中药大健康产业发展实际状况的了解,所授内容与科研、生产实际存在一定差距。最终中药学类各专业课程门数越来越多,课程结构松散,出现了“中医药思维不足、现代科学思维不够、中医药传承乏力”的现实问题,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工作岗位契合度较低,到岗不能立刻上岗。

2 中药学类专业课程改革的实施途径

随着中药大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中医药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对高水平中药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中药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最终要落实到课程改革这一核心任务上,因此中药学类专业应根据《标准》要求实施课程改革。

2.1  调整课程目标,突出中药特色

《标准》提出中药学类人才培养应坚持“中医药思维与现代科学思维并重”,培养“传承有特色、创新有基础、服务有能力”的高素质中药人才,这是中药学类专业课程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中药学类专业课程目标的设定与调整要实现“三统一”,即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统一、中医药思维与现代科学思维培养的统一和中医药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统一,同时强调中医药文化的传承。

中药学类专业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明确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设定要为实现中药学类专业培养目标服务,重点关注《标准》中提出的中药学类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在课程教学中的实现方式及达成度,坚持立德树人,注重思想价值引领,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保持中药特色。尤其是基础化学、生物与医学基础等课程要体现中医药特色;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更要自始至终贯穿中医药思维,突出中医药理论和中药传统技术的传承,中药药剂学要区别于药剂学,中药鉴定学要区别于生药学,中药化学要区别于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分析要区别于药物分析等。在课程目标的调整上,要突出中医药理论、中医药临床用药经验和中医药思维,明确中药学类专业课程总体目标是为了解决中医药问题、推动中医药学术进步和产业发展,以及人类健康服务,进而结合课程本身的性质及课程内容,设定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要求。

2.2  打破“学科壁垒”,加强课程整合

中药学类专业课程改革应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核心,打破“学科壁垒”,加强课程整合,将关联性较强的课程组成课程群。如构建“通识教育课程群”,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促进學生全面发展;构建“中医药学基础课程群”培养学生的中医药思维,为学生学习中药学科专业知识奠定基础;构建“化学基础课程群”,培养学生应用现代化学知识传承和创新传统中药理论,为达到专业培养目标奠定化学基础知识与技能;构建“生物医学基础课程群”,促进现代生物医学与中药学理论实践的有效交融,拓宽学生的中药视野;构建“中药学学科专业课程群”,培养学生获得中药学科传统与现代理论、实践知识,培养学生的传承和创新意识等。同时,遵循中药人才成长规律和知识传承规律,合理把握重复内容的课程归属,为学生自主学习释放学习时间。

2.3  打造实践平台,强化协同育人

教育部在2018年出台“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文件提出要“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6],对中药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标准》明确了中药学类专业实践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为宗旨,以岗位胜任能力为核心,以中医药思维和现代科学思维培养为导向,构建规范完整的中药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打造实践平台。因此,中药学类专业实验、实践课程改革应摒弃过时的实验课内容,增设符合中药学学科发展与中药大健康产业需求的实验教学内容,增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所占比例,充分发挥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药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作用,探索模拟中药房、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等与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研究性教学等新的教学法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改革[7]。鼓励有条件的中药学专业核心课程增设课间实习,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加强中药学类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建立一批开放共享的中药学类专业的实验教学平台和创新创业平台,探索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实践育人体系。

2.4  对标“金课”建设,实现深度发展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目前,中药学类专业教师队伍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忽视教学导致的中药人才培养质量下滑已成为焦点问题。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中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标准》明确了中药学类专业课程建设应准确把握中医药学术进步和中药大健康产业发展对中药学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将中药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形成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引入课程教学内容。当前正值“金课”建设的关键时期,中药学类课程改革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应以此为重要契机,注重更新教师教育理念,引导教师重视课程、研究课程,推进中药学类专业课程内容整合,探索中医药传统理论与传统技术传承的有效方式,加强科研反哺教学,合理构建中医学与中药学相统一、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融合的中药学类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使中药学类专业教师在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3 小结

中药学类专业课程改革要坚持以传承发展中医药为己任,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坚持“传承有特色、创新有基础、服务有能力”的中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原则,加强课程建设与整合,加快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中药学类专业课程教学的深入融合,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教育,构建符合当前中医药事业和中药大健康产业需求,符合中药人才成长规律和知识传承规律,满足中药学类专业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和终身发展要求的中药学类专业课程。

参考文献

[1]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 匡海学.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问题的思考[J].中医杂志,2015, 56(16):1355-1358.

[3]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的通知[EB/OL]. (2012-09-18)[2019-03-20].http://www.moe.edu.cn/srcsite/A08/moe_1034/s3882/201209/t20120918_143152.html.

[4]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5] 杨  琳,郭宏伟,彭代银,等.“健康中国”背景下中药学类专业设置的思考[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7(5):85-88.

[6]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EB/OL].(2018-10-08)[2019-03-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87.html.

[7] 邱赛红,吴勇军,肖锦仁,等.基于模拟药房环境的PBL教学在《中药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4(4):50-52.

猜你喜欢
国家标准课程改革
最新出版国家标准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19年12月10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19年12月31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20年03月06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20年03月31日)
国家标准公告 2019年第8号~第9号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