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感与毅力是成功的关键

2019-09-10 14:42王静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罗文中尉加西亚

王静

19世纪末,美国与西班牙摩擦不断,眼看战争就要爆发。大战前夕,美方一名年轻中尉——安德鲁·罗文,接到一个十万火急的重要任务,把一封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书信,送到古巴盟军的将领加西亚手里。可是加西亚正在热带丛林中作战,没人知道该如何联系到他。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临危受命的罗文中尉二话不说,迅速踏上了送信之路,这中间经历了各种危机与艰险,终于在辗转跋涉二十多天之后,完成了这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亲手把信交到了加西亚的手上。

《把信送给加西亚》一文写于一百多年前,既无华美的辞藻,情节也并非光怪陆离,但其魅力直至今日仍不见衰减,许多媒体与企业家都将其奉为职场中的“管理圣经”。美国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先生只用了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便创作了人类有史以来最畅销的图书之一。之所以畅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本文倡导了“责任至上、忠诚敬业”的精神。因为对于世界上任何国家和民族来说,这种精神都是非常重要和宝贵的。这也是引起读者共鸣的最主要原因,因为,从个人成功的角度来看,罗文中尉的经历固然能作为一篇励志故事的题材,但在曲折情节背后隐含着的,是优秀的个人素质,强烈的责任感和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

一、强烈责任感是成功的首要前提

罗文之所以能够成功完成任务并不完全是靠他的军事才能,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有着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他把上校交办的任务当成自己必须履行的责任来办,想尽一切办法不折不扣地完成。正是这种强烈的必须完成任务的责任感,使他生出一往无前的执行力。执行力指的是个人执行上级的命令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能力。罗文中尉在接到“把信送给加西亚”的命令时,没有问任何的问题,他只是接受命令,然后执行,这正是高效执行力的最佳体现。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你的长辈或上级让你去做好一件事,而你不假思索地回答:“我该去哪儿/找谁/怎么做?”因为确实,在做一件事之前先了解清除它的情况,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它。然而,如果情况是未知的,就像没有任何人知道如何找到加西亚将军,又该如何完成任务呢?抱怨吗?懈怠吗?还是干脆放弃?都不是。既然接受了任务,就应该负起对应的责任,找不到通向成功的途径,就由自己来创造。执行力的强弱代表的,正是一个人的责任意识的强弱和是否具有敬业精神、是否能担当大任。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同时,更需要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要有认真执行上级的命令,坚决迅速完成任务的能力。高效的个人执行力能够保证既定任务的完成,同时,上级领导设定的目标,恰好能够弥补执行力的最大缺陷——即由于目标设立不合理而导致的執行力不足,从而使个人执行力发挥扩大。此外,这也是个人对“上级”忠诚的最直观体现。不论是等级意识严格的君主时代,还是倡导自由平等的现代社会,忠诚都是领导评判下属的重要指标。忠诚且脚踏实地的下属总是要比聪明但工于心计的更可靠。

在当前社会中也是如此,举国上下改革创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但仍有不少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其中除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对社会对事业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所以,在我们整个社会倡导向罗文学习非常有必要,只有多数人都能树立起对国家对事业的责任心和敬业进取的精神,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我们的事业才会有更大的进步,我们的国家才能够更加富强。

二、坚韧不拔的毅力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罗文中尉在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一路上历尽千难万险,正如人生旅途中的各种坎坷波折。任何人的成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想要成功,就必须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披荆斩棘,排除万难。这种精神不仅是每一个民族都奉为至宝的品德,也是每一个渴望获得成功的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成功不是靠着三分钟热度就能实现的,也永远无法一蹴而就,它靠的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灵感对于成功来说固然重要,可如果没有付出那九十九的汗水,成功也是可望而不可即。只有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会发生质变,想要仰望星空必须先脚踏实地。或许有人觉得,这是因为任务艰巨才需要拼尽全力克服苦难,但事实上,对待看似轻松的困难也当如此。没有人天生就是做大事的材料,也没有人能且只能解决大困难。扫天下者不事一室,可不扫一屋,注定无以扫天下。

《把信送给加西亚》一文的核心,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特点。从选定罗文执行任务到罗文完成任务看,无不是因他服从而被起用,因他服从而使信送达。既然上级要看到结果,那就主动、积极地去创造。很多人认为:上级领导也是人,他的命令也不可能都是正确的。的确如此,任何人都可能犯错误。但是,在一个高效的组织必须要有良好的服从观念,而作为一个优秀的下属也必须要有较强的服从意识。当今社会中,有太多的人在遇到困难或不如意时,首先想到的是抱怨。抱怨社会,抱怨上级,抱怨周围的一切,唯独不去想想是不是自己的问题。如果一个人不能无条件地服从上级的命令,遇到问题先疑心决策是否正确,想挑毛病、改变、放弃,又怎可能成事呢?接到任务只有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才是正确的态度。正如阿尔伯特·哈伯德在他的另一篇文章中所写,“或者去做,或者不做,二者必居其一;要么全身退出,要么全力以赴。你只能做出一种选择。”而这,正是《把信送给加西亚》带给我们尤其是年轻人的最宝贵的财富。

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速,当下有许多年轻人陷入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自己身”的奇怪状态。他们主观上趋于利己,拒绝付出辛苦,对他人的得失漠不关心。北京大学的钱理群教授曾批判中国有些高校正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这股风气似乎已然蔓延开来,在阴影中对整个社会构成威胁。责任、意志、执行力,甚至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都从人之本性变成了宝贵的品德。《把信送给加西亚》中恰好对这些品德有所体现,这也许正是它经久不衰的原因。

猜你喜欢
罗文中尉加西亚
罗文涛作品
友谊是一种责任
逃不掉的密码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人生赢家
这很值得
血色高跟鞋
中尉的微笑
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