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思考

2019-09-10 14:42黄泰宏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实效性初中生德育教育

黄泰宏

摘 要:现阶段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生活质量的逐渐完善促使国民将教育方向从学科教育逐渐转向精神文明建设,德育教育在校园教育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初中阶段学生的成长环境和人生经历已经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的德育教育内容与现阶段的学生发展产生了一定差异,德育教育的实效性难以有效保证。因此,教师应当从发展的眼光着手,不断完善当今社会下的德育教育,提升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德育教育;实效性;初中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信息传播速度不断提升,多元化时代已经形成。当下初中生接触的社会信息已经逐渐增多,视野不断拓展,社会中积极信息与消极信息正在冲击着初中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学校应当对初中生的德育教育重视起来,将初中生德育教育落在实处,改良传统的德育教育,保证教育的实效性和先进性。

一、德育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提升精神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在德育教育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实践体验的机会和平台,做到在实践中体验德育、在体验中感受教育、在感悟中实现发展。德育教育与体验教学能够结合,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德育内容,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学校举办的教学活动是德育教育发展的重要基地,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和校园资源,抓住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和心理发展设计精彩的教学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在鼓励中成长,在肯定中发展。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中,心理变化较为明显,部分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对自己的父母不够尊重,造成学生家庭关系不和谐。教师的理论劝导对学生的影响较小,学生改变的效果不是十分明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设定一个引导学生实践的教学活动,体验父母为学生成长和发展付出的精力,引导学生理解家人对自身的用心良苦,提高学生对家长的尊重程度。教师让学生准备一个五斤左右的沙袋,将沙袋绑扎在肚子上,这一天要求学生无论时间地点,一定要将沙袋绑扎好,不能随意摘下。一场别开生面的“腹系沙袋,心念母恩”德育教育活动就此开展。活动初期,学生觉得这是十分有趣的,然而半天时间不到,学生便会觉得沙袋累赘,纷纷叫苦不迭。一整天的體验活动结束之后,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分享一整天绑着沙袋的感想,进而引导学生想起自己的妈妈,怀胎十月中的每一天都面对着同学们此时叫苦不迭的状态,然而学生的妈妈们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抱怨。学生们将这一天的体验和教师的话联系在一起,逐渐陷入了沉思。教师此时提出问题:“我们应当怎样回报妈妈们对我们的爱呢?”此时此刻学生踊跃发言,与家长之间的矛盾迎刃而解。

由此可见,初中生对世界的认识和看法已经逐渐形成,并且初中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已经趋于成熟,对于亲情的认识也十分明确。教师针对学生生活中产生的小问题进行点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感受父母养育和教育学生的辛苦,学生自然而然能够理解教师和家长的苦心。德育教育中实践教育比理论教育更能够收获成功的教学成果。实践教育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脱离实践的德育教育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使用实践活动进行德育教育,能够极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进步。

二、掌握合理的情绪处理方法,提高情感教育的实效性

情绪变化是每一个人都会产生的现象,消极情绪也是生活中常见的情况,消极情绪的合理表达会收获他人的关心和理解,而不合理表达则会导致人际关系的恶化,甚至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教师在情绪表达中应当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典范作用。教师在情绪波动的时候,应当心平气和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认识到“成年人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切不可使用发脾气、口不择言的方式表达自身的情绪,对于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在情绪管理上,首先,应当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和波动,发现学生产生负面情绪不要过分批评,而是应当询问学生的情绪变化来源。其次,给予学生情感上的支持和倾听,了解学生的感情变化,捕捉学生的内心情绪,语言上采用和缓的方式安慰学生。例如:“看着你这么难过,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能和老师讲一讲吗?”,温柔的语气能够促使学生放下戒备心理,讲述内心情感。最后在了解学生的困惑和问题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处理自身情绪。面对既定事实应当秉承着积极向上的态度解决问题,而不是自暴自弃将问题逐渐严重化。合理的情绪管理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保障教师教学能够顺利完成,同时也是提升德育教学成效的重要方式。

三、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看德育,提高创新教育的实效性

校园教育中德育是重要环节之一,德育内容应当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一定的超前性和先导性安排,并且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社会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德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进程,而并非利用德育教育的内容规范社会。现今社会中诸多问题是近年产生的,例如环境生态保护问题、社会阴暗面和社会消极情绪等,德育内容没有及时的创新便难以适应社会的前进步伐。

那么,教师应当在德育教育中增加以下内容。针对社会不良风气问题,应当加强学生对不良事物的判断能力、团结协作精神、诚信品质、社会责任感等内容的培养。针对学生人文精神方面,应当提倡生命意识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向上面对人生,举办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校园活动,帮助学生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发展。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正确定位自身的发展前景,并且在学习中不断积累自身能力,达成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目标。

结束语:

学校教育是每一个社会个体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初中德育教育的内容现阶段存在一定局限性,难以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不佳。因此,在初中德育教育中,应当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实践平台,并且规范学生的情绪管理,帮助学生全面成长,不断提升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精神文明与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全面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梁晓玲.关于初中德育教育的实效性[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12):779.

[2]王正.浅谈如何提升初中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9(3):43.

[3]温俊城.新时代初中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探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3(5):34-35.

猜你喜欢
实效性初中生德育教育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