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草书《前赤壁赋》的创作到木心联想

2019-09-10 07:22胡郁
现代艺术 2019年8期
关键词:赤壁赋木心草书

胡郁

艺术理论于我们创作者来说固然重要,对理论的化解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空过程,即所谓的潜移默化。而其中有些东西也许一辈子也化解不了,那也合乎情理,不是吗?但一味遵从迷信以至于做作的堂皇对自身创作一点也没有益处,缚手僵毫,其结果也许会走向反面。

“我想写”是书法艺术最朴素真切的创作前提,是原动力。每当我要创作一件形式或内容都相对大的草书作品时,从来心里都怀有些许的畏惧,当然这其中还有对草书艺术的由衷敬畏。真是又想又怕,按自己的一贯说法就是“有点伤神”。这里所说的大作品即尺幅容量相对大且在自己心里积蓄已久的创作情绪的自然抒发,不应景不酬展,抒情以向,写心所往。然而这样的创作于我却是不多的,每年顶多也就一两次吧。一个书家一年能有那么几件萦怀于心顾盼回味且能打动观者的作品也就知足了。

许多年以前,就有以手卷形式草书《赤壁赋》的想法,而且这个内容我从未书写过,一直留着。自觉书艺未精,恐笔不达意,对不起绝世美文,故不敢轻易启毫。丙申入夏以来,我便时常把读苏轼诗词文赋,相关书籍也累于案头,触手可及。感东坡宦海沉浮,九州飘荡;仰文豪旷世天才,四海无双!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蜀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蜀。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身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难怪古人有“惟东坡《赤壁》二赋,一洗万古,欲仿佛其一语,毕世不可得也”“中秋夜泛舟大江,月色水光与天宇合而为一,始知此赋之妙”“读此二赋,令人有遗世之想”的顶礼绝伦之评。余尝谒三苏故园、徜西子苏堤、凭黄州赤壁、沐儋州海风、望徐州黄楼……都是情怀弥漫,仰止时空!

终于到2016年8月的一个周日,锦城雨霁,空明秋朗,西岭窗含,娇雪隐约。我一大早来到工作室,盘桓呆坐了一上午,顿觉神清气爽,便知开工的时候到了!澄神静绪,展卷润毫。午后开笔,“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毫情满溢,缓急流淌。历两个半小时,完成拙作草书手卷《前赤壁赋》,计长1560厘米,纵34厘米。长嘘深吸,凝窗茫然,思不复收,以至昏不知还。也是清秋寂寥时节,水到渠成,总算了却一桩耿怀于心近二十年的心愿。按我的习惯一般不会再复写这个内容了,至少以这种形式,否则一定是挂碍和乏味的。历朝书苑先贤包括苏轼本人都留下了许多《赤壁赋》书法名作,后学才疏艺浅,轻草妄涂,诚惶诚恐。

草书的创作有别于其它书体,它是在进行的状态下完成,一但动笔,就不容你停下来思考经营,不该是“意在笔先”或“胸有成竹”,但有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模糊的期待在那一头等待和召唤你,鬼魅十足!而那个预期又是明确的,完成后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却一目了然,有时甚至出人意料。草书创作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没有底,因此结果是未知的,而现实创作中往往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哪怕是过后很久才觉得。我写罢所谓“大作品”后一般即会将其束之高阁,时常是一年半载或更长时间才架个势邀朋友展纸拜客。木心先生说得好,“你看我的作品,我看你的眼睛”。其实我还在看自己的眼睛,甚至思忖,怎么写出来的呀,累不累?其实我写字从来都没觉得多累,而且很享受很惬意呢,从某种意义来讲我是幸运的。

艺术理论于我们创作者来说固然重要,对理论的化解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空过程,即所谓的潜移默化。而其中有些东西也许一辈子也化解不了,那也合乎情理,不是吗?但一味遵从迷信以至于做作的堂皇对自身创作一点也没有益处,缚手僵毫,其结果也许会走向反面。平时述一述自己的“创作谈”倒也无妨,况且还有它理与我理之别呢。不管怎样当悟理于心底,发感于意外,其作品如果能够打动感染小众就已经是奢侈了。艺术创作者终将是以作品说话的,那正是他的情感诉求的真实所在。其实历代所谓书论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创作谈,善论者中宋唐以前不说,至少从翁方纲、包世臣、刘熙载等的书作中我们是可以读到许多,所以真正像孙过庭那样书论双绝的情況毕竟是凤毛麟角。

感谢陈丹青先生不遗余力的推介,木心先生及作品才渐渐被世人所熟知,他诸多文艺作品中以《文学回忆录》流传最广,几乎成了大多数朋友徜徉木心精神心路的津门路标。直到2011年末木心先生谢世后我才成为他老人家的粉丝。好不容易当一回粉丝,却没有了机会面临先生教诲和参加他的乌镇告别式或北京的追思会,至今想来都十分遗憾。好在网上看得到追思会的纪录视频,尤其是北京那一场,三个多小时,那气场那阵势那礼遇以及会场准备的精心与仓促……在我看来连先生的谢世都转换成了一台涤荡心灵的另类派对。追思先生,自始至终贯穿的是感动、欣慰、享受、酸楚。酸楚,幸福的酸楚!眼湿鼻酸中感受着久违的真善美和一股无形的强大魅力扑面而来,冥冥之中似乎觉得这是先生留给我们最后的“作品”吧。的确,心无境涯!对望木心眼神,不禁怅然。木心之“心”究竟带走了什么,又给我们留下了多少……

2013年春我与好友拜谒乌镇木心故居纪念馆时看到了先生的两件书法作品,震惊之余又有些惑惑然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的斋号即“惑墨堂”,早就该“不惑”了)。其中先生在十四岁绮纨少年时(1941年)书写的一个扇面着实吓了我一跳,即便是以现在的书法审美来看也是很风尚很不错的“书法作品”啊。从未听说过既是作家、诗人、画家,又是文学、文艺理论家的木心先生是个什么“书法家”,他自己只觉得自己是个不错的诗人,“诗言志”最过瘾。先生也许想,“家”不“家”并不重要,做个“人”是最重要的,一个有情有趣的人!或许先生自己从未产生过当“书法家”的念头。其实1980年创刊,开风气之先的沪上名报《世界经济导报》的报头就出自先生手笔,我们还可以从木心故居纪念陈列的另一件楷书横幅中窥其对初唐楷法的侵淫与工力。而那时上海及全国书法现状我是比较清楚的。书家自谦的所谓“雕虫小技”,其实也正是他的“密码心画”。或许觉得现在附加给书法艺术的承载过于沉重了,言过其实就不一定好玩儿了。题了报头的两年后(1982年)他就一个人茕茕默默地越洋寻梦去了,在异国他乡走过了二十四载“卧西怀东”的孤鸿之旅。尼采说“你配孤独吗?”木心先生的人生从不寂寞,他无愧“孤独”!“那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 抖落过往的尘俗寻一宁静之界,以最净洁的心身驾最切心的语汇去与社会世人、古代先贤以至于天地神灵倾诉、交流、对答、凝望……当时先生一定感到十分紧迫吧,那一年他已经五十五岁了。我在想,人到这个年龄该要思考些什么问题呢?鸟倦飞而得还,木心先生在他七十九岁那年被迎回乌镇,在已复原的童年老宅中安静地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五年,先生的艺术人生完美谢幕。

猜你喜欢
赤壁赋木心草书
张岪与木心
那个写从前慢的木心,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苏轼没有写过《前赤壁赋》
对比前后赤壁赋
苏轼没有写过《前赤壁赋》
录清·孙枝芳诗(草书)
自作诗(草书)
“文学鲁宾逊”的远去与归来
“文学鲁宾逊”的远去与归来
录明?杨士奇诗(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