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材料议论文写作审题立意训练策略

2019-09-10 16:55毛赟
高考·中 2019年8期
关键词:审题立意方法

摘 要:伴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教学制度的不断深化。近些年来,我国高考作文的命题方式越来越偏向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在高中语文写作中占据着越来越重的比例,同时对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高中语文材料作文的难度在于审题立意,对材料有效的把握和审题是写出一篇高质量作文的关键,笔者主要针对高中语文材料议论文写作审题立意训练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材料;审题立意;方法

高中语文材料作文是我国现阶段高中主要的作文命题模式,它在出题上没有限制性要求,内容具有一定开放性,通篇材料不会给出作文的中心思想,而是要求学生从材料中自行提取有用信息确定作文主旨。材料作文的优点是能够锻炼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材料作文对学生来说也具有一点的难度,往往审题立意上的偏差会引起学生写作上的困扰。

一、高中语文材料作文教育现状

(一)在理解材料方面缺乏系统性指导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中,受传统教学模式“填鸭式”影响,语文教师直接拿着语文材料,分发给学生们自行阅读材料。没有实现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就直接在学生自行阅读后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制约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影响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让学生一味等待教师讲解,逐渐丧失学生自身的审题立意能力。

(二)陈旧教学方法,无法达到训练审题立意的目的

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们所运用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由于课堂时长限制的关系,一节语文课,一般选出一到两个材料,由老师引领着做出分析与讲解,再安排学生进行写作,学生写好后上交教师批阅。由于语文学科不单单只有写作这一项内容,所以等到下次作文点评时,时间往往已经过去一到两周了。因为时间过得久了些,对于上次写作的内容,学生们有的几乎忘记了自己写了什么。这样陈旧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写作除了起到了练字、练笔作用外,再无其他任何作用。

(三)部分教师教学能力的局限性

高中语文材料作文出题的无限制性,决定了即便作为教师也不能全面理解材料的含义。有些复杂的语文材料包含了褒义、贬义多个含义,有的教师有时也只能理解出一个或者两个,无法对材料做出一个透彻的理解与分析;同时,部分教师过分关注学生分数,只为应付高考,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往往只重培养学生应试作文的写作技巧,而对需要花大力气的材料作文常常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也时常忽视材料作文的重要性,考试中遇到材料作文总是抱着自求多福的认命态度。

二、高中语文材料议论文写作审题立意训练方法

(一)全面理解材料,明确材料类型,理清关键词句,确定写作类型。

以阅读这种寓意性材料为例,理清关键词句是审题的首要任务,从“好事之徒”“趋之若鹜”两个贬义词,可看出这段材料明确的对想接上断臂这种做法持否定态度。通过材料所持的否定态度,可揭示出材料蕴含的意义与道理,并做出准确的立意。对接上断臂的否定,立意分析出材料主旨为①要有独特的美,②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与人,一切顺其自然。通过这则寓言性材料的举例,让学生们清晰地认识到归纳材料类型的重要性。寓言性材料,要找出关键寓意语句;评述性材料,要找出议论抒情的关键语句;事件性材料,要找出揭示因果的关键语句;文学性材料,要找出富含哲理的关键语句。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分析出关键性语句后,学生可根据自身感兴趣的要点进行分析,确定文章的立意方向。

例如,法国化学博士别尼迪克在一次实验中碰落了一个烧瓶,结果发现烧瓶并没有碎,他发现这只烧瓶里放着一种叫硝酸纤维素的溶液,这种溶液会在玻璃表面形成一种薄膜,使玻璃不会破碎。由此,他发明了不会碎的玻璃,应用非常广泛,如汽车挡风玻璃等。可见,创新不是很神秘的东西,它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那么崎岖,那么遥远,关键是你要用心发现。以评述性材料为例,来帮助学生们找出议论抒情的关键语句。从“可见”二字,可知后面的内容是关键语句,准确提炼出就是:创新在于发现。

(二)实施专项训练、教导学生提炼材料要素、训练独立审题能力。

在进行材料作文写作时开展专题强化训练,让学生在阅读、理解、推理的基础上学以致用,写出对各种材料的理解、立意,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培养学生审题立意的能力,开阔学生思维发散能力,精准地提炼出主题。虽然材料上各有各的不同,但是材料主旨是想通的,且分析出关键语句的方法是通用的,所以训练之后,可让学生独立审题。

(三)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审题与写作能力

教师能力上的局限性,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写作思路和分析能力,所以高中语文教师要加强自身专业性,有序的开展写作教学,不断完善教学方式,理清学生的写作思路,在写作训练中引导学生锻炼材料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

结束语

审题立意,顾名思义,审题,是在深入思考、反复推敲的基础上、理解给定材料的含义、理清写作的要求、确立写作的中心、划出写作的重点和范围、敲定下笔的角度、明确写作方式方法及文章感情基调的过程。立意,是确立文章的主题与思想,就是考生通过写作表达出来的意思与情趣。教师需提高学生审题立意能力,以便帮助他们提高材料议论文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梅彩虹.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策略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8).

[2]王美.高中语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1):140-141.

[3]吴刚.浅谈高中语文材料作文审题方法的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2017(98):61-61.

作者簡介:毛赟1979年5月,男,大学本科,高中语文,广西梧州市第八中学

猜你喜欢
审题立意方法
学习方法
浅谈议论文中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三步作文法”初探
浅谈初中生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指导
研究高考作文 提升高中生审题拟题能力
分层次序列化训练增强考场写作的增分因素
用对方法才能瘦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应把握好“三个维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