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视角下的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2019-09-10 20:25贾瑞亨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

贾瑞亨

摘 要:STEAM 教育是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多学科融合的重实践跨学科的一种教育模式。我们将 STEAM 教育理念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的本土化运作作为研究切入点,立足于瑞安市云周周苌小学,建构了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小农人”劳动实践校本课程,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多学科的融合,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新体系。

关键词:STEAM;校本课程;劳动实践

STEAM教育理念为加强和改进中小学课程开发提供了基本思路。STEAM教育指的是将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和数学(Mathematics)等多学科整合到一种教学范式中,把知识变成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的教育。STEAM以整合的教学方式,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倡导“做中学”,注重知识的跨学科迁徙及其与学习者之间的关联。随着课程的改革以及STEAM教育实践研究的开展,STEAM教育作为一种培养未来综合性人才的教育模式,在中小学实施,对增强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具有突出的作用。STEAM教育模式的实施最终要以课程形式呈现出来,在我国,各地区、各学校又多以校本课程的方式落实STEAM教育,而高质量的STEAM校本课程需要以内容丰富、类型多样、来源广泛的STEAM校本课程资源为依托。如何保证STEAM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是是实施STEAM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而,明晰STEAM校本课程资源的价值、探讨开发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开发流程以及开发环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瑞安市云周周苌小学是一所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多年来学校坚持秉承“培千里良驹,育小马文化”的办学宗旨,在多年办学中形成了“小马文化”,自2012年开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现就该校开发的“小农人”校园基地劳动实践课程,谈谈在STEAM视角下对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一、背景

周苌小学的“小马文化”,力求每一股教育力量都将生动有趣、快乐自由还给孩子,使我校每一匹“小马驹”形成真诚、智慧、健体、赏美的品质,从而实现个性的滋润、素养的积淀,成为志行高洁的“千里马”。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农耕文化是我国从未间断的一种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它体现和反映了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以及中华文明的内涵。

二、STEAM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小学校本课程的实施对象是儿童,儿童心理学表明,孩子从一出生就是一个积极的探索者,对环境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研究显示,兴趣是影响孩子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小学STEAM校本课程资源的设计和开发一定要有趣,课程的启蒙作用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孩子今后人生学习兴趣的持久性和选择性,有趣才能吸引孩子进行课程内容学习。因此,开发STEAM校本课程资源时一定要选择孩子感兴趣的研究内容。

(二)整合性原则

STEAM教育是在建构主义和认知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以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知识有机整合为基础的教育,跨学科、综合性是 STEAM 教育的本质属性,在课程内容上注重不同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STEAM教育并不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和艺术五门学科的简单叠加,而是整合五门学科内容为一个有机整体,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小农人”校园基地劳动实践课程融合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多门学科的知识,强调在“做”中把分科的知识融会贯通。

三、STEAM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环节

现以周苌小学“小农人”校园基地劳动实践课程开发过程为例,简单阐述如何开发STEAM校本课程。

(一)整合多元课程目标

学校整合了科学、综合、劳技、语文、数学等相关内容目标,将农耕文化、小马文化以及少先队道德建设活动相结合,通过亲身参与农作物实践、品味勞动的乐趣,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感悟、思考——内化、升华——外显、行动”的教育规律,使之在实践中成长,成为“真诚、智慧、健体、赏美”的小马少年。课程目标涵盖多元能力,如设计方案、动手制作、相互协作、观察记录、计算分析、寻找证据、解决问题等。根据课程特点,学校将课程目标细化为以下几个:

1.通过分享课程纲要,明确本学期的活动目标任务,培养学生阅读、获取信息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本次活动,学生懂得种植需要“翻土——整地——施肥——播种——管理”等环节,初步掌握一些种植方法,学会种植和管理一些常见的植物。

4.展示劳动成果,领悟到了劳动和收获的喜悦,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光荣;收获种子,体会生命生生不息的精神。

5.通过小组活动,学会相互合作,体验劳动带来乐趣和种植的奇妙。

(二)设置融合性课程内容

《小农人》课程共安排19个课时,每周一课时,19周完成全部课时。共分为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种植准备阶段:5课时,5周完成;

第二阶段——种植实践阶段:12课时,12周完成;

第三阶段——成果交流阶段:2课时,2周完成。

(三)建立项目学习模式

STEAM课程最重要、最核心的工作是项目的设计。STEAM项目设计强调将知识蕴含于情境化的真实问题中,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所学的学科知识设计解决方案。所以,跨越学科界限并建立项目学习模式,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农人”劳动实践课程实施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相互协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建立了项目学习模式,在课程的每个阶段,我们都创建若干小组、确立目标、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并相互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为知识的建构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在项目学习中,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更培养了质疑精神、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养成的科学探究的好习惯。

四、STEAM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经验总结

经过我们的不断探索,我们的“小农人”校园基地劳动实践课程实现的农耕文化与劳动实践和科学学科的有机融合。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在做中学,在学中思,让劳动实践课程变得鲜活起来,培养了创新能力,提升了学科素养。“小农人”课程还在不断探索的路上,但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在提升。在STEAM视角下的“小农人”校园基地劳动实践课程将在不断探索中逐渐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 李智勇. 谈谈传统醒狮民俗活动的传承[A]. 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2015 年 12 月(下)民俗非遗研讨会论文集[C].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2015:2.

[2]余胜泉,胡翔.STEM 教育理念与跨学科整合模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5,( 4) : 13 - 22.

[3]陈海翔.浅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J].小学教学研究,2016,(07):63-64.

[4]马玉龙.STEAM 愿景下的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开发[J].基础教育参考,2017,(03):38-39.

[5]刘 丹,郑 长 宏.STEAM 理念下的校本课程“圆”型教案设计———以“正方形赛道”一课为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8,(04):70-73.

[6]张文兰等.网络环境下基于课程重构理念的项目式学习设 计与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6,(02):38.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