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2016-10-08 09:51
成才之路 2016年25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实效性高中

刘日善

摘 要:作为高中德育载体的德育文本,在教育过程中举足轻重。文章从当下高中学校德育面临的困境,实施“三心素养特色德育”的意义和价值,“三心素养特色德育”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操作的路线图及可行性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中;三心素养特色德育;校本课程;实效性;德育文本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5-0011-02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活动,是教学生“如何成为人”和“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教育。作为高中德育载体的德育文本,在教育过程中举足轻重。结合当下高中学校德育面临的困境,分析实施“三心素养特色德育”的意义和价值,“三心素养特色德育”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研究操作的路线图及可行性。

一、当下高中学校德育面临的困境

第一,实施新课程以来,部分高中教育依然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学生主体地位没有落实,德育内容和形式过于单一,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地域特点缺乏针对性,处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新问题不当,致使德育与智育发展不平衡。第二,部分家庭教育缺位。有些学生缺乏必要的感恩之心,学生对未来缺少信心,部分学生缺乏责任心,甚至对学校的德育产生抵触情绪。第三,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往往是问题德育,德育工作者看到很多问题,整天解决德育问题,还是出现很多德育问题。教师很苦恼,产生职业的倦怠;学生很烦恼,失去应有的自信。与此同时,由于各种原因,社会及家庭教育中的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其实,德育应该是欣赏德育,“德育应该成为一幅美丽的画,一首动听的歌”,学校德育必须由问题德育走向欣赏德育。多关注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赏识和激励学生;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多把尺子评价学生;帮助学生学会赏识自己,树立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推广“欣赏型德育模式”,可以帮助学校实现问题德育向欣赏德育的转变。

二、实施“三心素养特色德育”的意义和价值

“三心”,即“感恩心、自信心、责任心”。第一,实施“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可以丰富德育内容和创新德育形式,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打造具有针对性的高中特色德育。第二,研究“三心素养特色德育”,认识它的规律性,可以使高中德育工作收到良好效果。第三,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更能增强学校德育的可操作性。

三、“三心素养特色德育”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1)概念的界定。拥有感恩之心,便会友善地对待每个人;拥有自信心,便会不断地克服前行中的障碍;具备责任心,就会勇于担当责任。当前部分高中“三心素养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遵循高中生心理和品德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选取“感恩心、自信心、责任心”三个最为基本的心理倾向作为课题研究的切入点,全方位实施感恩教育、自信心教育和责任感教育,有利于摸索德育工作规律,提高德育实效。

(2)研究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教育心理学为基础,以培养学生“感恩心、自信心、责任心”为重点,采取有效途径和措施,逐步拓宽、辐射到其他心理、道德素养层面,对高中生进行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的、既有重点又有全面性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

(3)“三心素养教育”的内容和重难点。1)高一阶段素养教育的核心以“感恩心”为主题,开展以“感恩天地亲师、报效国与民”为核心的感恩教育。根据学生入学时的基础情况,以加强传统文化建设为契机,引导学生从爱父母、爱家庭开始,强化爱老师、爱同学、爱学校的感恩教育,提高生、师、亲三者联动性,建立融洽和谐的家庭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形成爱祖国、爱社会、爱人类的情怀与意识。2)高二阶段素养教育工作以“自信心”为主题,开展以珍爱生命为核心的责任教育。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毅雅教育”,“毅”即坚毅、刚毅、果毅,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志向坚定而不动摇;“雅”即正雅、高雅、儒雅,道德高尚、行为纯正,举止文雅、落落大方,学识渊博、涵养深厚。3)高三阶段素养教育工作以“责任心”为主题,开展以“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为核心的责任教育。在加强家庭责任感、族群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基础上,开展以“指导学生人生规划设计”为主的理想教育,把责任心教育与学生前途理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进行人生规划,树立为人生目标努力奋斗的理想。而重难点,归结为“做人”的教育。

(4)实施策略。校园文化串联、衔接,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开发校本教材作为载体;社团活动激发个性,变“问题德育”为“欣赏德育”;学科渗透,课堂德育,活动德育。

四、操作的路线图及可行性

三心教育实施步骤路线图大致如下:学习掌握教育理论,了解研究学生需求→选择三心教育方式→设计三心教育活动→实施参与三心教育→总结反思三心教育→构建校本课程体系,改进德育方式方法→提高学生三心品行,增强德育工作实效。具体规划如下:

(1)组织特色活动,搭起德育平台。比如,举办走进高一大型家长会、走进高三誓师大会、开展校长有约活动、家长开放日活动。

(2)特色主题班会,浇灌德育之花。德育就是对人的精神世界进行改变甚至重建,可以说德育是改变人的事业。而改变人的最根本的力量,还是“人”。以“人”育人的德育,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要对三个阶段进行“精彩人生”系列——感恩、责任、理想主题班会教育。针对高一,进行感恩和养成教育;针对高二,进行生命与责任教育;针对高三,进行理想和人生教育。

(3)立体德育,辐射全员。在特色德育教学中,学校要树立“全员德育”的理念,人人都是德育者,人人都是德育执行者。一是注重德育多渠道渗透。注重环境渗透德育、文化渗透德育、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管理服务渗透德育。二是实施结对帮扶工程。对各班的双差生,领导主动承担教育引领责任,包干到人,年终考核;构建激励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工作模式,重视德育管理,形成分年级的德育目标系列教育机制;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的引领,把学生大课间操活动和卫生习惯的养成以及感恩教育作为全年德育工作的重点。三是爱心助学,打消学生后顾之忧。对家庭贫困的学生,学校每年都要积极争取政府助学金、爱心人士助学金,从而激励他们怀感恩之心,做感恩之事,树立道德标杆,争做文明学生。

(4)感恩教育点亮德育心灯。以对学生终身负责为出发点,以感恩教育为着眼点,培养“自省”意识。感恩教育会使高一学生扬理想风帆;感恩使高二学生珍爱生命,肩负责任;感恩使高三学生绘精彩人生。

(5)精神文化的引领教育——营造浓厚的德育文化氛围。“毅雅”文化,有利于打造特色德育内核。学校要注重榜样示范作用、文化舆论的导向作用、走廊文化的宣示作用,形成新的精神文化,用多元化的活动奏响德育的主旋律,逐步培养“文化认同”、渐进塑造“理想人格”,将“美德教育、理想教育、责任教育、榜样教育”等落到实处。

(6)行为文化的强化教育——为特色德育保驾护航。学校要从“培养好习惯”入手,加强行为规范教育和行为规范建设,努力使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保持一致。学校制定《高中学生文明公约》和《高中学生行为规范细则》,反复学习、对照、讨论,组织开展“高中文明修身”活动。通过行为规范训练,注重学生形象建设,美化心灵、优化行为,引导学生遵循道德原则和规范,整体提高道德行为水准,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自己的品行进行锤炼和陶冶。

(7)德育校本课程的升华教育——构建德育载体。校本课程是文化立校的重要载体,它是道德实践、人格培养、创新能力体现的呈现途径,是学校连接社会、课堂连接生活、知识转为能力的桥梁。在德育课程建设中,校领导要高度重视,亲临一线,明确课程构建目标,探讨文化育人、德育育人的可行性和迫切性,研究规划思路、方法,明确课题负责人。通过小组合作的引领,感恩、责任、理想的教育,以及校本课程的思路拓展,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推动学校的文化发展与特色的形成,为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一乔.新媒体对中学德育的影响及其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5.

[2]谈建成,彭寿清.网络文化形态中的青少年德育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0(10).

[3]姜泉.加强高中德育工作的几点想法[J].吉林教育,2010(05).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实效性高中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