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中化学课堂教育有效性的对策分析

2019-09-10 20:55郑佩泓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化学课堂高中有效性

摘 要:在高中化学课程体系中,加强学科本身在学生体系中的融入性、渗透性,令学生养成独立的学科素养,是作为现阶段化学课程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高中化学有效性教育为出发点,对有效性论证因素进行分析,指出当前课程教育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兴趣培养、活动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等方面,对如何加强高中化学课堂教育有效性的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性

引言:

教学课程体系中的有效性是指通过科学性、合理性的教学手段,将知识内容体系与学生的学习体系进行深度融合,以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对于学生来讲,在知识接收的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其更需对知识点进行关联了解,以拓宽自身的视野面,进而实现动态化教学。但目前在部分高中化学课堂教育体系中,由于教育理念、教育形式等方面的匮乏,无法凸显出知识内容应有的教育价值。为此,应采用科学性的教育机制,为学生搭建立体化教学平台,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高中化学课堂教育有效性论证因素

教学体系中的有效性是以学生目前的学习特性为基础,通过内容知识的多维度解析,来为学生自身建立相应的教学体系,其不仅仅局限于课程教导中,还跟一切与教育相关的实质类教学模式形成一种动态化协同机制,以满足整体教育需求。有效性教学的论证思维包含下列几点。

第一,课程建构理论。在此类理论体系下,是以学生的主观学习意识为主导,通过对学生的心理、特性等的了解,来建立虚拟化教学框架。在此类学习模式下,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融合学习,在旧知识体系下,对接收到的新知識进行独立思考与认证,以此来增强学生自身的辨别能力。对于化学课程教学来讲,思维能力的导入可令学生本身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等,特别是对部分实践类课程效果更为明显。

第二,多元化理论。从学生认知体系来讲,一切事物的运行行为均代表着学生的学习本质,在学生主观思维意识的引导下,各类学习行为产生的效果,则对学生形成潜意识里的引导。由于学生本身的差异性原因,在对各类学习行为进行接受时,将产生思想意识中的权重,并以学习兴趣为基准对某一类学习行为进行定向化获取,进而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多元化理论则是教育体系渗透形式的深层定义,在课堂表达形式、互动形式下,可积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以满足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

第三,最优理论。对于高中化学课程来讲,受到高考体系的影响,其本身的教育形式更倾向于理论化,为进一步提升化学课程的教学效率,应从实际教学目标为出发点,通过建设相应的教学体系来满足实际教学需求。最优理论的提出则是为整体教育体系提供基准目标,依托于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来建立合理的问题导向,进而为整体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

二、高中化学课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体系不完善

对于高中教育来讲,在高考体制的约束下,各类课程教学模式趋于定性化、理论化等。由于高考体系未将实践类作为课程考核内容,在实际教学体系下,教师也多以理论化知识的教导为主。同时,大部分教师对于理科课程的认知,局限在题海战术下,认为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习题练习,才可对基础知识进行掌握,以此来应对考试。在此种制度化、单一化的教学形式下,教师自身缺乏教学情感的融入,其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未对学生的学习素养进行分析,长此以往,将令学生的学习思维固态化,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严重影响整体教学质量。

(二)课堂活动程度不足

课堂教学活动建设的意义是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令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所带来的乐趣。但在课堂教学活动实际开设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心中仍属于领导者的形象,在信息资源交流平台的建构下,学生与教师还存在一定的隔阂。此外,在课堂活动组建下,部分教师将活动作为理论知识传输的一部分,令整体教学活动的执行过于表面化,无法发挥课程教学活动的本质意义。

(三)学生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不明确

在教育体系的深度改革下,对学生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进行重新定义,学生作为课堂教育体系的主体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但在大部分高中课程教学中,学生仍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在接受知识中,仍以教师作为课堂中心,整体学习思维形式随着教师的主观意愿来进行被动拓展。在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过于单一化,如学生自身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时,则实际起到的教学效果将无法达到预期教学规划的基准。

三、高中化学课堂教育有效性教学路径研究

(一)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化学课堂教学中,一般是以理论知识教导为主,而对于整堂课程的理论教导形式将令整体课程教学产生沉闷、压抑的氛围,为此,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则作为课程教学中首要考虑的问题。从学生学习兴趣角度分析,其学习思维体系的养成,是以教育资源的渗透形式为主,如教学中的某一项教学环节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点达成一致,则学生将加大自身对学科的认可度。鉴于此,教师应依据学科教学特点,来建立多元化教学形式,如情景法、竞赛法、小组合作法等,在多种形式教学工作的开展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可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来组建各类课程教学任务,令学生通过完成教学任务来获取相应的知识内容,以此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开展实践型教学活动

实践型教学活动开设的目标,是将教育资源与学生的知识体系进行深度融合,通过将知识内容与转变为实践类教学,为学生呈现出更为直观化、动态化的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在实践型教学内容组建过程中,教师应围绕课本知识点来开展实践教学工作,令学生通过实践类教学内容,可对自身的知识体系进行延伸。同时,学生通过化学实验,可对物质呈现出的动态化内容来对自身的主观学习意识进行引导,令学生潜意识里对化学知识形成一种认同感,进而为有效性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三)采取信息化教学模式

信息化教学模式是将多媒体技术、信息化技术与传统教学体系进行融合,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以拓展学生的视野面,同时在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下,学生知识体系不再局限于课本教学内容,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可有效加快学生自身知识体系的建构效率。动态化教学模式可为学生提供一体化教育服务,学生通过学习平台可依据自身的主观意识对各项知识进行获取,以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此外,信息化技术可应用于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教学形式中,依托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可为学生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教学体系。以此来提升整体教学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对高中化学课程的有效性教学模式进行研究,通过为学生建构多元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对于化学课程来讲,其知识拓宽形式不应仅局限于课堂教育,还应结合网络教育资源,以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令学生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接受知识,以此来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白菊萍.探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08):246-247.

[2]杨婷. 落实不同维度的教学目标  提升高中化学概念教学有效性[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3.

[3]陈航清.生活化教学视角下高中化学有效性教学探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9(06):82-83.

作者简介:郑佩泓,出生年月 :1994.07.08,性别: 女,籍贯:广东汕头,学历:本科,职称:未定级,研究方向:高中化学教学,邮编: 510000

猜你喜欢
化学课堂高中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化学实验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
初中化学课堂中问题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尝试
如何让化学史在化学课堂中焕发独特的魅力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