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龄段“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研究

2019-09-10 20:55王秋利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小学数学教学

王秋利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能够进一步培养和巩固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平,是帮助学生逐步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教学中许多学生面对解决问题时,由于生活经验缺乏,难以进行有效解决。针对此本文研究中首先分析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现状,探索针对性教学策略能够提升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教学

数学问题解决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小学教学中受到高度重视。数学问题解决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數学学习兴趣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通过数学问题解决还可以培养小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力以及独立的思考等优良品质。但是在高龄段教学中,由于学生认知与生活经验的不足,学习中依然存在某些问题。

一、小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足

为了更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策略,笔者教学中对学生数学“解决问题”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专门到处。结果显示学生学习“解决问题”时主要由于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方面的问题,造成“解决问题”解题出现困难,最终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在审题能力上,小学生认识的汉字已经足够使用,但是反应在审题能力上还存在收集信息能力较差的问题。许多情况下,学生阅读完一遍题干后,往往无法清晰的筛选出题干中的有用信息。需要在教师的点拨或者提示之下,才能找到问题的重点,无法有意识的进行针对性思考。审题效率和能力都较差。

其次在“解决问题”分析能力方面,教师教过的题目学生解答起来比较顺手。而一旦出现数量关系或者语言顺序的变化,学生的解题效率就会降低。原因在于教师教学中经常会告诉学生一些“真理”,遇到“多”就用加法,遇到“倍”字就用乘法。虽然学生能够正确给出答案,但是对“解决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却理解不清。影响了学生分析能力的提升。

第三是在应用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解决问题”教学的重点即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应用能力,但是实际中很少有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也是教学中知识联系生活的深度不够,往往是教学导入环节能够借助生活实例。教学完成后的练习中,却无法联系生活,只能采用传统题海式的训练方式。虽然掌握水平有所提升,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未提升。最终遇到“解决问题”就会出现错误率高的情况。

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和社会生活经验的不足,在遇到“解决问题”型时难免出现困难。这就需要教师教学中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工作。笔者结合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首先是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教会学生正确使用量词。数学“解决问题”往往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是否能够正确理解量词的含义,直接关系着“解决问题”学习效率。例如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写量词时,个、人、名等词语混淆不清,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审题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教学“解决问题”过程中必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正确使用量词,可以用量词来明确表示物体的数量,为审题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引导学生形成基本解题思维模式的过程,需要教师把握好阶段性的策略,每一个阶段的学习完成后,都要让学生拥有自己的解题思维模式,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水平的提升。

其次教学中注重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就要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入手,这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观察能力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对题目内容进行准确、细致的观察,进而才能更好的进行分析。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阅读“解决问题”时要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将题目要求讲解清楚,吸引学生注意力集中到关键问题上,在题目中寻找有用的数学信息。降低其他次要信息对学生的影响。另外许多“解决问题”是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出现的,调查中也存在学生过于重视图片,而忽略文字信息的现象。这也是导致学生“解决问题”困难的主要因素。教学中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观察图片时配以文字信息,图文结合才能正确理解图中的信息,进而保障解题的正确。例如在数学解决方法教学中,在小学数学高龄段教师不能一味的让学生钻研算术方法,赢积极推广解方程,引导学生对问题本身进行思考,形成更多元解题思路。

第三要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例如针对“解决问题”型,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对之进行改造,转换教学视角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数学问题。具体来说可以先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将之引入到“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创设针对性的生活情景,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奇妙之处,激发学习“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促进“解决问题”教学质量的提升。另外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活实际来编制数学问题,拓展学生“解决问题”思维能力。例如可以根据学生上学时间等事件来编制一些距离、速度、时间关系的题目,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提升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兴趣。

三、小结

本文研究中主要分析了影响小学生“解决问题”的因素,进而对其教学策略展开讨论,就现有的教学工作来看,多数教师都在积极的落实解决问题教学,且得到的教学成果不断增加,学生也越来越能接受这种教学方法,自身的成绩提升较为明显。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深入研究小学数学教材,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在更大程度上融入解决问题教学方法,从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成果,为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和思维能力进步,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魏雪峰,崔光佐,徐连荣. 基于认知过程分析的小学数学探究问题设计与应用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14,35(08):101-107.

[2]高祯祯. 浅谈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生活化[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0(03):162-164.

[3]魏雪峰,崔光佐.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12,33(11):79-85+114.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小学数学教学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两只想打架的熊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