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研究

2019-09-10 21:55孙丹妮刘涛李若刘淑华俞天岩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服务模式双一流高校图书馆

孙丹妮 刘涛 李若 刘淑华 俞天岩

摘 要:本文从“双一流”建设对高校图书馆的要求入手,从如何以数据为基础构建智能的资源采购模式、以设备为依托构建智能的服务流程、以移动终端为媒介构建智能的服务方式三个角度探讨分析,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建设“触手可及的智能”服务模式的构想,旨在为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

1.“双一流”建设概述

2015年11月5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多年来,我国为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先后进行了“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建设,通过研究这些建设项目的设立以及“双一流”建设方案,可以看出,学科建设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基础,学科发展的总体水平体现着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2.“双一流”建设对高校图书馆的要求

高校圖书馆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它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双一流”建设中,高校要出高质量的科研人才,要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必须要有完善的文献资料和高质量的信息工作作为保证。而单纯的收藏资源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信息工作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各高校图书馆充分认识到“重藏轻用”的弊端,纷纷将发展重心转移到服务上,实现图书馆由资源能力向服务能力的转变。“双一流”建设要求高校图书馆不仅能够提供支撑科研的文献资料,还要能够完成促进科研发展的专业服务。

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探索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逐步融入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应顺势而为,构建“触手可及的智能”服务模式,力争用客观数据代替主观臆断,用便利的智能设备代替繁琐的人工操作,用线上24H服务弥补有工作时间和物理空间限制的咨询台服务弊端,激励馆员服务意识,提升学科服务水平。

3.1智能的资源采购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采购应有理有据有节,资源建设部门应积极抽取、分析用户对资源的利用情况,以分析数据为基础,指导采购内容,形成智能服务的源头。文献资源按照载体形式分为图书、非书资料和数字资源。对于图书和非书资料资源,高校馆应按照文献建设总体规划、资源采购经费、各类图书利用率及各专业读者人数来制定本馆的收藏原则、收藏范围、收藏重点和采购标准,参照本馆文献收藏种册数的实际情况、调整文献的种类与复本数,处理应该剔除文献以及需要补缺的文献。

数字资源产业蓬勃发展,其良莠不齐为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采购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对于数字资源,也应参照纸质资源采购准则,且利用数据库分析报告进行学科分析和数据库分析,量化得出学科资源保障、学科资源质量等数据,评估数字资源使用情况,也为接续的数字资源采购提供依据。

3.2智能的服务流程

图书馆常见服务方法有阅览服务、外借服务、复制服务、咨询服务、检索服务、定题服务、报道展览服务、情报服务,传统服务管理体系封闭分割,一个窗口提供一种服务,服务端口众多,服务流程繁琐。智能设备和应用系统的推陈出新为简化高校图书馆服务流程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对于需要物理交换的业务,如阅览服务、外借服务、复制服务,选择在图书馆人流必经区域设立自助服务区,放置自助检索机、自助借还设备、自助文印设备、用户可于开馆时间内任意时间至统一地点办理所需业务。对于不需要物理交换的学科服务业务,选择在终端官网设立逻辑清晰,脉络顺畅的功能入口,如文献检索系统、定题服务申请系统、论文提交系统、离校系统。利用系统的、智能的服务流程,取代人工作业,充分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用户时间成本。

3.3智能的服务方式

在近二十年以来,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移动通信网络处于4G全IP数据网络覆盖到5G时代的进程中,手机已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必备品,智能手机搭载的应用程序渗透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高校环境中,年轻读者乐于接受新事物,高知人群更愿意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因此高校图书馆传统服务方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利用网络推行图书馆服务势在必行。

高校图书馆应将服务重心向线上服务方式上转变,一是构建公共交流平台,设立学科馆员值班制度,便于随时随地进行咨询服务,基于移动终端的平台也更便于资源的发送和接受;二是构建服务平台,将图书馆的各项功能服务嵌入到“微信服务号”类型的公共服务模块中,用户无需另行下载软件,即能享受到快捷的服务功能,实现服务“触手可及”。

4.结语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还有待丰富和创新,因此建设“触手可及的智能”服务模式,更好地为教学提供保障,为学科建设提供支撑,推进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妍,王天泥.“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智慧化学科服务研究[J/OL].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10):5-10.

[2]马春梅.“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J/OL].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10):114-122.

[3]高珊.云计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的新发展[J].智库时代,2019(42):276-277.

[4]李颖萍,李佳培.“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与创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18):152-153.

[5]杨磊.“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智慧化服务模式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17):437.

[6]张思凡,冯禹锡,温虹.“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比较分析研究[J].图书馆研究,2018,48(06):80-87.

作者简介:孙丹妮(1984.6-),女,籍贯山东,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助理馆员,学士,研究方向图书馆学

猜你喜欢
服务模式双一流高校图书馆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文化馆总分馆制服务模式的实施探索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