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国对“木兰故事”的变异性接受

2019-09-10 00:25韩非飞
青年生活 2019年8期

韩非飞

摘要:“木蘭故事”作为中国传统经典故事,至今在美国也是家喻户晓。“木兰故事”在美国的传播经历了三次高潮:20世纪70年代,著名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女勇士》的出版和广泛传播,为“木兰”故事进入美国大众视野提供了条件;20世纪90年代,多元主义文化思潮席卷美国,绘本文化和传奇故事作为多元文化形式,为“木兰”故事提供了传播载体;在世纪之交,美国迪斯尼公司的《木兰》动画电影的推出,最终使得“木兰故事”在美国风靡至今。通过梳理“木兰故事”在美国传播的过程,探究分析美国读者对“木兰故事”及“木兰”形象的接受、误读与重新诠释,以期探索中国文化输出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木兰故事”;变异性接受;文化过滤;文化误读

变异学是比较文学学科新开发的一个研究领域,根据曹顺庆老师的观点,造成文化变异的第一大因素是文化过滤与文学误读,文化过滤指文学交流中接受者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对交流信息的选择、改造、移植、渗透作用。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发生影响时,由于接受方的创造性接受而形成的对影响的反作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民族的经典人物和故事逐渐传播到其他民族,在向他国他民族传播的过程中,他国结合自身的历史风俗、民族特色对不同民族的经典人物和故事重新审视。

“木兰故事”作为中国经典故事,出自我国南北朝乐府词《木兰辞》,花木兰替父从军,女扮男装征战沙场,美名流传千年,在中国声名赫赫。随着跨文化的交流,“木兰故事”于19世纪末进入美国视野,百年来其在美国的传播经历了三次高潮,木兰的形象也被不断的丰富和重新解读,通过梳理美国对“木兰故事”的接受和重新阐释,了解其传播过程,旨在探究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对话和文化输出的启示。

一、汤亭亭《女勇士》中的“木兰故事”

“木兰故事”最早出现在美国读者视野是在19世纪晚期,纽约哈勃兄弟出版的美国作家马丁编辑的《木兰女英雄》一书,《木兰辞》第一次被翻译成英文传入美国社会。1922年,几个在哥伦比亚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将木兰故事改编成戏剧,以戏剧的形式介绍了“木兰故事”并搬上舞台。这些为“木兰故事”在美国读者中赢得了一些名气,但是直到著名华裔女作家汤亭亭作品《女勇士》在1976年的发表,才为“木兰故事”的传播迎来了第一次高潮。《女勇士》一书一经问世便大受喜爱,流传甚广,颇负美名,获得了当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随后入选了美国权威文学选集《诺顿美国妇女文学》《希斯美国文学选集》,并成为美国学校讲授亚裔文学的经典作品。

在《女勇士》书中,汤亭亭讲述了五个互有关联又各自独立的故事,其中第二个故事“白虎山学道”便取材于《木兰辞》中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但汤亭亭对木兰故事进行了颠覆性的改编,在她的书中木兰被塑造成一个独立勇敢的新女性形象。汤亭亭对木兰形象的再塑造要归因于自己生活的环境和背景。首先,她生活在白人文化为主流的社会中,亚裔作家在这样的社会中处于边缘地位,得不到主流文化的重视,于是汤亭亭采取了在创作中添加亚裔文化的策略,在作品中加入中国神话、民间故事等元素,通过对中国文化的拼接和再创作来吸引美国主流文化的眼球。其次,木兰在《女勇士》中的形象被塑造成勇敢独立的新女性,抛开了《木兰辞》中三从四德、忠君报国的旧形象,这也反应了汤亭亭的女性观。汤亭亭生长在华人街的华人家庭,中国儒家传统思想在她父母观念中根深蒂固,父母重男轻女这让年幼的汤亭亭觉得十分委屈。在求学时期,汤亭亭接受了完整的美国教育,努力进取,成绩优良。后来在美国兴起的女性思潮、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对汤亭亭影响巨大,她开始重新思考亚裔身份和女性地位。因而在她的《女勇士》中,木兰不再是出于忠孝而替父出征,而是为了反抗压迫女性的皇帝和贵族、为了女性的独立和仇恨而出征,这是汤亭亭男女平等的观念在她是著作中的体现,显示了她对于父权制社会的反抗和对女性压制的控诉。

事实证明,汤亭亭对“木兰故事”的改编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她的《女勇士》得到了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同和接受,成为第一部在美国社会引起巨大反响的华裔文学作品。这主要得益于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权运动。民权运动对少数族裔作家进入大众视野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在民权运动之后,更多读者将目光投向少数族裔文学,为华裔作家作品生存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美国读者对《女勇士》的溢美之词源源不断,中华特色文化对美国读者的吸引力,他们幻想着遥远而美丽的东方,这为“木兰故事”乃至中华文化在美国的传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美国儿童绘本中的“木兰故事”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元文化主义思潮在美国萌芽,90年代达到高潮。在多元文化思潮、民权运动与女权运动的协同影响下,儿童绘本文化作为新型文化形式应运而生。这些绘本含有多元文化元素,是美国生活的移民希望借此使后代了解本族文化和语言,特别是本族文化中的神话传说、风俗习惯以及文化符号背后的深层文化涵义和精神内涵而创设的。虽然这些绘本的设计是为了移民美国的后代的,涉及众多异域文化特色,但是绘本也符合美国的价值观,因此吸引了不少美国白人儿童的兴趣,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它们丰富了美国儿童认识世界和不同文化的途径,也相应促进了异域传统文化的传播。

中国的“木兰故事”也就是随着这股多元文化浪潮进入美国读者的视野,深受美国小读者的青睐,在短短10年间,7本关于木兰的故事出版发行:分别是“蒋伟和陈安江的《木兰传奇:中国传统女英雄》(1992年);秦查理的《中国最勇敢的女孩:花木兰传奇》(1993年);杰尼·李的《木兰歌》(1995年);张松南的《木兰辞》(1998年);罗伯特的《花木兰:女勇士的故事》(1998年);简内特·哈代的《木兰》(2004年);易刚和郭晓的《木兰故事:女儿和战士》(2007年)”。这些绘本都取材于《木兰辞》,编者又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对绘本进行改编,由此“木兰故事”在美国流传甚广。在这7本绘本中以杰尼·李的《木兰阁》和张松南的《木兰辞》最为引人注目,两本绘本都采用了中英双语形式,他们在绘本中不仅讲述中国传统故事,而且注重介绍中国文化。杰尼·李的《木兰阁》绘本尽力还原原著,他将《木兰辞》的原文和英文翻译同时附在绘本上,并为绘本配上插图。在绘本的结尾上,他还附有《木兰辞》的中文书法作品,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使美国读者了解中国书法这一传统文化形式。而张松南《木兰辞》也独具风格,他主张在讲述木兰故事的同时,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他在绘本的结尾介绍了“木兰故事”的发生背景—中国“北魏时期”的历史和文化,并在书中展示了北魏时期的书法、瓷器、石刻壁画、丝织物等中国艺术形式。

这些绘本的“木兰故事”既不同于中国传说,也区别于经典的美国想象,通过这些多元文化的绘本,“木兰”逐渐被美国文化,并被美国普通读者所接受,促进了“木兰故事”在美国文化中传播,也进一步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在美国的弘扬。

三、迪斯尼荧屏的“木兰故事”

1926年“木兰故事”被拍成电影《木兰从军》,这是该故事第一次被搬上荧屏,此后“木兰故事”被多次改编为电影、电视剧,而在美国“木兰故事”第一次登上屏幕是在20世纪末。

在美国,“木兰故事”最早于1998年被斯特灵娱乐公司改编成电影《木兰的秘密》,在这部电影里,主人公“木兰”被塑造成一只六脚毛毛虫动画片,主人公为了维护自己的王国与敌人大战。这部影片为了能让小观众更好理解,将主人公以动物形象呈现。毛毛虫“木兰”为了防止父亲卷入战争,伪装成了雄性毛毛虫参军,由于她卓越的领导才能,很快被提拔为将军。在决战战役中,木兰由伪装的雄毛毛虫进化为成年的雌蝴蝶,赢得了最终的胜利,也赢得了王子的爱情。这部影片目标观众是少儿,拍摄目的也只是宣传勇敢的英雄故事,所以通俗易懂,符合少儿的观影特点。

而真正引起美国主流社会对“木兰故事”系列电影的广泛关注的是迪斯尼公司制作的两部木兰动画电影。两部电影分别在1998年、2005年上映,《木兰》第一部是根据儿童文学作家罗伯特的绘本《花木兰:女勇士的故事》创作的,影片上映后立刻引起了美国观众的热烈反响,在美国国内赢得了1.2亿美元的票房,在全球赢得了3亿美元的票房,取得了巨大成功。由于动画电影《木兰》第一部的巨大成功,迪斯尼公司在2005年推出了《木兰》第二部,在上映影片的同时还发行了与影片主题相关的DVD、游戏、玩具等附属产品,使木兰成为迪斯尼动画制作公司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

《木兰》系列电影虽然得到了中美观众的文化认同,但是却也收到了不少质疑:电影最被诟病的是影片中的“木兰”形象与中国传统的“花木兰”形象相去甚远,几乎已经完全美国化了,失掉了“木兰故事”所蕴含的中国核心价值观。比如在人物塑造上,《木兰辞》中的“花木兰”虽然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但是出于忠孝的儒家价值观,是受到推崇的;而在美国《木兰》电影系列,女战士花木兰则是不认同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为了追求独立和解放而出征的,展现的是西方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

四、“木兰故事”在美国得到变异性接受的启示

“木兰故事”在美国的百年传播的经历和过程,引发我们深思在文化交流时一国对另一国文化的变异性接受过程。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相互交流的日益密切,不同国家的文化间相互取材、相互学习也是大势所趋。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一国文化进入另一国文化,则接受国必然按照自身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文化传统重新解读和阐释另一种文化,从而造成文化误读和文化变异,对这种现象的研究能给我们以启示,思考如何更好地在文化全球化大浪潮下推进文化传播和输出。

首先,要充分把握和利用社会文化思潮。“木兰故事”在美国传播的三次高潮都是与当时的社会思潮密切相关的,一种文化思潮的兴起往往激发相应的文学艺术作品。美国六七十年代兴起的民权运动、女权运动激发了种族、性别间的独立平等意识,汤亭亭笔下的“木兰”的经历暗示了华人女性作家在美国主流文化中的努力和抗争。九十年代兴盛的多元文化主义思潮倡导多样性,激发了族裔弘扬本族文化的积极性,他们不再追求融入美国主流文化,而是发扬多民族文化的个性,希望多元共存,突出自身特色,这就促成了“木兰故事”在美国传播的第二次高潮。世纪之交,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不同文明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交流也进一步加强,古老的中国文本在迪斯尼的美国包装下催生了中西合璧的木兰,这是传播的第三次高潮。由此可见,促进文化传播要牢牢把握不同时期的文化思潮,善于审时度势利用文化思潮。

其次,要善于分析在文化过滤和文化误读过程中被过滤、误读或保留的文化元素,因为经过处理的元素才能体现不同文明间关注的焦点,体现着不同文明的同和异。木兰故事在美国传播的过程中,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文化情节始终被保留着,在美国改编的文本、绘本、电影中,改变的是木兰出征的动机、木兰的形象塑造、木兰的性格特征等等,那么从被这些被改变的元素部分出发,就能发现中美文化的共通的及冲突的价值追求,了解蕴含在文化过滤和文化误读背后的规律,把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产,向世界展示和推广中国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Dong Lan.Mulan’s Legend and Legacy in China and United States.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 2011.

[2]Kingston, Maxine Hong. The Woman Warrior: Memoirs of a Girlhood Among Gosts. New York: Random House, Inc.Vintage International Edition, April, 1989.

[3] 李祥林."雄化女性"、文化身份及其他——兼談木兰故事的东西方演绎.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7-13。

[4] 权立峰.美国动画片《花木兰》与中国《木兰诗》中所蕴含的女性意识.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1):77-80。党会阳.新世纪的木兰故事——浅析《花木兰传奇》对《木兰诗》的改编.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6):23-25,32。

[5]高明玉.迂回的言说:汤亭亭(女勇士)对(木兰辞)的“误读”.《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2):9-11。

[6] 吴保和.花木兰,一个中国文化符号的演进与传播——从木兰戏剧到木兰电影.《上海大学学报》,2011,(1):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