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偏见”:艺术家画艺术家

2019-09-10 07:22
画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艺术创作命题艺术家

这期的《画刊》特稿,我们以“艺术家画艺术家”为命题,策划了一次“纸上展览”。我们希望以这种方式来呈现艺术家思考艺术问题的视觉逻辑,并彰显艺术“偏见”给艺术创作带来的影响。

因为无论是在艺术家本人的成长过程中,还是在艺术家创作作品的过程中,始终会有一种因素在影响和推动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它概括为某种混合了理性、感性和创作经验等多重动机影响下的、异常复杂的“艺术选择”(Artistical Selection)。而能够对艺术家的“艺术选择”做出影响的,则是某种更深层次的,非常不客观,但却合理、中正的艺术“偏见”。这种“偏见”不仅会伴随着艺术家成长的整个历程,进而决定了个体艺术家迥然不同的风格走向,同时也会在他们进行艺术创作时决定具体作品的视觉样貌。

为了让艺术家更好地介入命题,我们对参与者提出了两个基本要求。第一,只能选择一位对自己有过深刻影响的艺术家作为创作对象;第二,必须以绘画的方式做直接表达。给出这两个限定条件,实际上是为了让所谓“艺术选择”的过程体现的更加清晰明确,让艺术家能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艺术偏好和创作能力。

特稿共计呈现了7件不同艺术家的作品,分别是:马文婷的《罗斯科》肖像、申大鹏的荒诞之《塔》、冯且的《徐冰》、张云垚的《你》、徐跋骋的《爱拯救生命》、韩娅娟的《这不是马格利特》和曾曦的《无题》。这些作品作为一种被“偏见”主导的“艺术选择”的结果,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艺术家对待技术、观念、趣味、形式的态度和立场,体现出7种迥异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诉求。这些价值诉求在艺术家的随笔中,体现得更直接、更深入。希望通過这次“纸上展览”,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艺术家和艺术家的创作过程。

猜你喜欢
艺术创作命题艺术家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浅析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马路奇遇记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