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问题寻对策 关注需求重实效

2019-09-10 07:22廖敏
求学·教育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培训需求调研

廖敏

摘 要:文章基于对湖南省湘西北地区幼儿园的调研,总结了乡村幼儿教师的基本现状与问题,主要聚焦于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模式、培训方式、培训专家、培训条件等方面对教师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并从师资团队、培训文化、培训方式、培训课程、成果应用等方面提出建议与规划,以期为新时代如何开展幼儿教师培训工作、提高培训实效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村幼儿教师;培训需求;调研

教师培训作为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解我省乡村幼儿园教师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时把握幼儿教师培训的问题与需求,调研团队于2018年底至2019年初,赴常德、张家界、怀化、湘西州等地调研,以期更有针对性地做好新一轮的教师培训工作,增强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一、调研过程与方法

(一)调研对象

调研对象为湘西北地区幼儿园教师。共调研常德市武陵、鼎城、澧县、桃源、石门、安乡、汉寿,张家界武陵源、慈利,湘西州吉首、泸溪,怀化中方、通道等区县的30余所城区或乡村幼儿园。

(二)调研过程

本次调研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其间经历了确定调研对象、明确调研目的、制订调研问卷、下发调研通知、实施线上和线下调研、数据整理分析等过程。

(三)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通过现场走访、填写问卷、交流座谈、现场听课等方式进行,参与调研的教师322人,回收有效问卷309份,有效回收率达96%。后期主要采用Excel进行统计与分析。

二、幼儿教师发展基本现状及问题

(一)教师的基本现状

通过对问卷的整理与分析,可以看出湘西北地区幼儿教师发展的基本现状。

1.教师性别结构现状

幼儿教师性别结构对比突出,男教师少的情况非常明显。

2.教师职称结构现状

幼儿教师绝大部分未获得任何职称。

3.教师学历结构现状

幼儿教师学历普遍偏低,中专及以下学历占了近一半。

4.教师教龄结构现状

幼儿教师教龄大部分较短,以年轻老师为主。

5.教师获得教师资格证情况

幼儿教师中还有很多人未获取教师资格证书。

6.幼儿园教师配班情况

幼儿园还存在不少没有真正实现两教一保配班方式的情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与分析,发现我省湘西北地区乡村幼儿教师队伍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教师性别比例不均衡,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园有男教师,有利于处于性格、行为形成阶段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但湘西北地区幼儿教师男教师人数极少,很多幼儿园没有男教师,极不利于幼儿的人格培养,尤其是阳光、勇敢、进取等优秀品质的培养,容易使幼儿形成阴柔的气质,无法形成男性应有的阳刚气质与包容、竞争的心理。

2.教师数量不足,无法确保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幼儿园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数量的教师来完成,没有数量做保障就不能确保质量。而湘西北地区幼儿园很多不能配齐基本的两教一保教师,有些教师还需要兼顾多个班的保育。这种教师数量的不足,不仅制约着幼儿园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制约着幼儿教师学习与教研能力的提高。

3.教师职称、学历结构不合理,制约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但调研发现,湘西北地区教师职称、学历结构普遍偏低,大部分在中专学历及以下,以及没有获评任何职称,让教师后续专业发展基础不牢,影响幼儿教师整体素质提升。

4.教师学非所用情况突出,制约教学质量提高

为保证幼儿园及教师健康持续发展,教师需要获得基本的教师资格证书,且教师教学研究应与自身相近或相似。但经过调研发现,湘西北地区幼儿园教师中,教师非学前教育、没有获取幼儿教师资格证的占了绝大多数,有很多是高中毕业,或其他非师范类专业毕业,在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难度很大。

三、幼儿教师培训需求调研与分析

在了解湘西北地区幼儿教师整体情况的基础上,学校重点对教师的培训需求进行了整理与分析。

(一)教师培训需求情况

1.教师集中培训时长需求

幼儿教师对短时间的培训比较适应,不太喜欢长时间的培训。

2.教师培训内容需求

幼儿教师对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教学活动能力提升的培训内容更感兴趣。

3.教师培训模式需求

幼儿教师对线下培训模式更感兴趣,对网络培训缺乏兴趣。

4.教师培训方式需求

幼儿教师对实地观摩教学的方式最感兴趣。

5.教师对培训专家的需求

幼儿教师更喜欢来自一线的名优教师与教研员。

6.教师培训的主要困难

教师参训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平时工作任务重,难以抽身参加培训。

7.教师对培训的期待

教师参培最希望获得新技能、新方法、新知识、新理念。

(二)教师培训需求分析

1.对培训时间的需求分析

通過调研发现,有51%的教师希望培训时间安排在工作日,有42%的教师希望培训时间安排在寒暑假,有7%的教师对培训时间没有特别要求。另外,教师最喜欢3~5天或者一周之内有组织的集中培训(63%)。这是因为教师平时工作任务繁重,且很多教师需要兼顾家庭。因此,在组织相关培训时,要根据幼儿教师的实际情况考虑,合理安排培训时间,以满足教师的需求。

2.对培训内容的需求分析

培训内容主要是指培训中的课程设置、课程安排等,是培训中最核心的部分。要想使培训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必须要了解教师对培训内容的需求。通过调研,教师对培训内容的需求依次为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能力(86%)、班级管理技能(78%)、儿童教育与发展理论(73%)、心理健康教育和留守儿童教育(71%)、现代信息技术(64%)、教师职业道德(62%)、园本研修(44%)、教育评价能力(43%)、教育科研方法(39%)、教育政策法规解读(27%)。出现这种选择比例,一是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能力、班级管理技能、现代信息技术等是一个合格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是教师成为专业教育者的重要基础;二是儿童教育与发展理论、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导教师教育行为的理性知识,对理论知识掌握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能否胜任幼儿教育这份工作;三是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过程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必备的道德品质,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但很多幼儿教师平时只注重实际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希望能将培训的内容直接应用于工作中,对园本研修、教育评价能力、教育科研方法、教育政策法规等促进幼儿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理论性课程关注不足。这些方面的知识对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非常重要,也应在培训中合理安排。

3.对培训模式的需求分析

培训模式直接影响着培训的质量。通过调研,有80%以上的教师选择了送教下乡(86%)和异地研修(81%),其次是脱产集中研修(74%),这种传统的培训模式也比较受教师欢迎,但教师对与网络相关的远程研修(23%)和工作坊研修(37%)兴趣不大。这是因为幼儿教师希望培训的实效性更强,能实际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问题。远程研修虽网络资源丰富,学习时间不固定,但需要教师有较好的自制力、学习力以及主动性,但由于教师工作、家庭等原因,使得教师远程培训形同虚设,认为远程培训没有实效,意义不大。

4.对培训方式的需求分析

培训方式是影响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培训内容只有通过有效的培训方式才能真正发挥作用。通过调研,有89%的教师喜欢跟岗观摩,其次是听课磨课(68%)与研讨互动(63%),接着是专家授课(56%)与外出学习考察(54%)。在访谈中也发现,教师对自主学习与反思不感兴趣。这是因为跟岗现场教学观摩、听课磨课与实践联系紧密,教师可以直接模仿学习,直接收获大;专家授课、外出学习考察与教育理论联系紧密,可以拓展教师的教育视野,了解最新的专业领域知识与动向,这虽是教师欠缺的方面,但由于这种培训方式运用得太多,教师培训多后会产生腻烦心理。另外,自主学习与反思需要教师有强烈的主动性以及较高的学习能力,但幼儿教师走上工作岗位之后,鲜有时间学习,自主学习与反思能力不足,使得教师对这种培训方式不感兴趣。

5.对培训专家的需求分析

幼儿教师在培训中,最喜欢的是一线优秀教师(约87%),其次是知名教育专家(75%),最后是教育行政部门领导(39%)。通过调研可以看出,一线优秀教师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能真切了解幼儿教师的困惑;知名教育专家站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前沿,拥有最新的教育理念和知识,这两方面,既能让教师实践技能方面得到提升,又能引领教师专业理论方面的成长。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虽熟知政策与理论,但与实践接触较少,授课中不能较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教师收获有限。

6.对培训硬件的需求分析

通过访谈,教师最希望的培训条件是优质的实践观摩基地,其次是良好的食宿条件,再次是优质的网络服务平台和学习条件。这是因为幼儿教师专业理论基础薄弱,教师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不能完全通过集体教学形式得到,需要在各种实践性教学活动中获取。另外,教师如果在生活条件、学习条件上有一个优良的环境,能让他们在培训中更愉悦、更轻松。

四、幼儿教师培训实施规划与策略

根据以上的调研与分析,结合教师培训工作要求,为提升幼儿教师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发挥国培引领示范作用,助推我省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提高,我们对幼儿教师培训工作进行以下规划。

(一)组建高素质专家团队,提升师资素养

培训专家团队是保证培训效果的重要保障与支撑。因此,可从三方面入手,建立學校的培训专家团队。一是依托市教育局,从全市范围内遴选一线优秀教师、园长和教研员;二是面向所在高校的高职称、高学历教师,遴选小学或幼儿园教师培训专家;三是与省内外优秀幼教专家保持紧密联系,聘请其为兼职培训专家。培训专家团队利用信息化平台管理,可根据培训课程实际需要随时进行选择。同时,对于遴选出来的市、校培训专家,可与市教育局联合,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进行专门培训,进一步提升培训专家的水平,为培训提供良好的师资力量。

(二)践行培训理念,培育培训文化

培训理念是培训工作的先导,良好的培训理念能让培训工作更富科学性、文化性。我们通过对培训经验的总结及培训新要求,凝练出了“激情、温馨、同行、共赢”的培训理念,并初步在培训中应用推广。因此,下一步还需在培训工作中大力推动和践行培训理念,让培训理念渗透工作人员的思想,感染学员的内心,在提升培训水平的同时,扩大培训社会影响力。同时,利用培训理念指导培训文化建设,以培训文化提升培训满意度。一是建设环境文化,在已有培训环境的基础上,在培训场地内布置培训标语、专家介绍、人员职责等,营造培训情境;二是重视同伴文化,精心组织破冰游戏、文艺晚会、体育活动等团队建设活动,丰富学员培训生活,建立亲密关系;三是关注学习文化,引导小组开展研讨交流、经验分享等,搭建共赢平台;四是注重生活文化,在学员就餐、住宿等方面进行精心安排,利用桌餐方式,创设同行氛围。

(三)探索培训方式,优化培训课程

培训方式是做好培训工作的重要路径,有好的培训方式,才会有好的培训效果。随着培训要求越来越高,培训难度越来越大,如果继续大量采用原有专家授课、研讨交流等培训方式,培训效果将难以达到,培训需求也将难以满足。为此,我们在对以往培训方式进行总结反思的基础上,探索出“领—闻—议—思—行”的培训方式,将整个培训过程分为专家引领、观摩学习、研讨交流、反思总结、行动实践五个步骤,不断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同时,为契合培训学员的需求,利用“互联网+访谈”的方式,加大培训项目前期调研力度,分析学员急迫的培训需求,从需求出发,科学设计培训课程。紧密结合培训方式,控制理论教学课时,让实践教学课时数不少于50%,学员深入培训基地幼儿园的课时数不少于三分之一,真正让培训做到训有所获,惑有所解。

(四)强化成果应用,延伸培训实效

一方面,针对新入职教师、骨干教师等以主要提升教师教学技能类的培训项目,培训结束时学员要以微课、说课案例等方式,形成自己的培训成果。另一方面,针对以提升管理能力类的园长培训项目,培训结束时学员要以方案、规划等方式,形成自己的培训成果。同时,根据目前培训实际需求,为解决学员“培训时激动,培训后不动”的情况,利用网络平台,结合电话、回访指导、调研等方式,强化学员将培训成果转化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意识与行动,将培训延伸到培训后,推动幼儿教师师德修养与专业水平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吕猛.“幼师国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J].科教导刊,2018(21).

[2]徐悦.农村教师“国培计划”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其突破路径[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8(10).

[3]秦阔海.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及建议[N].贵州民族报,2018-07-04.

猜你喜欢
培训需求调研
南方周末读者调研
南方周末读者调研
南方周末读者调研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
浅析高职院校教师参与酒店培训的必要性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05.24—06.07)
小学科学国培计划(2015)县级教师培训团队“送教下乡”培训需求调查报告
加强培训供给侧改革,提高有效培训供给
掌握农民科技培训现状 逐步提高农民培训意识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