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技能目标的理解与实施

2019-09-10 07:22杨春
成长 2019年8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

杨春

摘 要:高中生物学实验课程是高中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技能目标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及探索能力有新的要求,提出了一些实施的方法策略,旨在提高高中生物的学习效率,为培养具有创新型的人才做出指导。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技能实施

高中生物学是自然学科中一门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探索未知生命世界的桥梁;高中生物学实验课程是高中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辅助学生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法。新课改下,教育部对高中生生物学实验技能有了新的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实验器具,能处理实验材料,正确进行实验步骤的操作,对实验结果能进行绘图分析。让学生能实现通过实验能够通过客观观察生物现象,对现象提出问题,制定实验方案、得出结论等多重目标。新目标的实行旨在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1 高中生物实验的重要性

高中生物学实验主要目标就通过学生对未知生命世界的探索和求真进而激发学生浓厚的生物学学习兴趣。生物学由于其神秘性和可操作性,容易勾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当学生对生物学产生兴趣时,才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与传统的授课方式不同,生物学实验的主体为学生自己,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设计、操作一些设计趣味新颖、充满挑战性的实验,在得出实验结果的过程中,不仅加强了知识点的了解,还能激发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浓厚兴趣。

高中学习的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学课是偏理性的学科,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学习会由于高中生物学教材知识较为抽象、复杂而变得难以理解,学生很难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见切换自如,生物学实验通过生物实验,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促进学生对于生物的认识,从而促进生物学的教学,学生在亲手操作过程中对生物过程进行细致的观察,进而促进学生对抽象的知识点进行理解和记忆,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新课改下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也提出高中生物学教学理念之一是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生物学实验的性质要求了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一般的实验操作方法,还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自主探究实验,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知识运用的能力、分析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进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2 高中生物实验的教学目标

按照教学目标要求,高中生应该掌握的生物学实验技巧为:明确实验目标,领会实验原理;熟悉常用仪器、器具;称量药品、配制常用试剂;熟练使用实体镜和解剖用具;熟练使用高倍显微镜;细胞内几种有机物的检测;小动物的生理和观察;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和生态瓶;遗传病和生态调查;细菌的接种和培养;植物组织培养无土栽培;绘制生物图。

结合教学目标,高中生物将高中生物学实验可分为五个学习目标,分别是观察和鉴别、诱发探究、验证、自主探究、模拟探究。其中“观察和鉴别”安排的实验为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以及DNA的粗提取和鉴定,这些实验安排的目标是让学生观察事物,分析实验材料中有什么,实验材料之间的不同点是什么。“诱发探究”安排的实验是探究生物膜的透性以及叶绿素色素的提取与分离,这些实验安排的目标是让学生参与实验过程,在学生参与过程中体验实验过程的变化,发现实验结果。“验证”安排的实验为细胞的有丝分裂、质壁分离的分离和复原,实验安排的目标是让学生可以看到物质的动态变化,从而提出“为什么”,引入教学内容。“自主探究”安排的实验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怎样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这些实验教师可以自主安排学生设计操作实验,对知识进行验证。“模拟探究”安排的实验为DNA双螺旋结构的制作、模拟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这些实验旨在培养学生设计和制作实验对象,在创造某种人为条件下模拟研究对象的动态变化。这五个部分训练学生不同的技能,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教学目标体系,让学生在实验过程在训练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创造性思维。

3 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实施技巧

3.1 注重实验过程,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生物学实验时通过实验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不应该只注重得到实验结果,而忽视了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教授学生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等基本操作,当学生在操作中有不当行为时及时纠正,防止学生养成不良的实验操作习惯,在以后复杂的实验操作中出现差池。例如,显微镜的操作与使用虽然是生物学实验中最基础的实验仪器,在高中实验课上观察物体时都会用到。显微镜在初中生物课已经涉及,但很多学生对显微镜的操作不规范,在课堂上不仅会制约学习进度,也会影响实验结果,可见,熟练掌握实验仪器的操作是养成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开端,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良好开端。

3.2 优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实验教学过程在,教师应结合新的教学理论,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在教學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从只能观察实验操作变成自己亲手操作实验,从按部就班的进行操作变成主动思考实验操作步骤,关注实验细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之中,从被授课变成主动寻找答案,教师也应积极鼓励学生思考实验的实行计划,放手让学生亲自去验证答案,教师在旁边充当指导的角色,学生再在参与这些实验的过程中,既能掌握基础生物知识,也能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思维,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3.3 拓展实验内容,极高创造探究能力

根据教学目标,可对教学内容的筛选,对课本安排的实验内容做出适当的调整,便于实验的操作,比如课本中一些难以获得的实验材料可以通过相近的物品替代,从而增加实验的可操作性。也可以将有相关性的实验进行结合,比如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与耐盐植物的筛选实验相结合,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

参考文献:

[1] 罗世军.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技能目标的理解与实施[J].高考, 2015, 41(8):29-31.

[2] 杨珊玲.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过程技能的研究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

[3] 谢群.高中生物实验技能目标体系的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07.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量表的设计与使用初探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