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指导下的“按纹劈柴”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2019-09-10 07:22陈娟娟
高考·上 2019年7期
关键词:高三化学本质规律

陈娟娟

摘 要:化学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知识,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化学探究中从现象来分析,挖掘知识的本质,通过自己的推理和判断来建构知识框架,形成对知识的系统性认识。复习过程中,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积极地从方法上引导学生,使学生掌握方法,提高能力。本文主要探究了教师如何通过高中化学复习落实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三化学;核心素养;本质;规律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教师在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要发挥概念和原理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形成科学性的认识,从不同角度来引导学生认识化学知识,依据高考试题命题特点进行有效复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高考方向有纹路,做到复习有的放矢

在高中化学复习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考试方向,关注命题热点,了解考试题型。考试内容包括了化学基本素养有机化学基本知识、实验基本操作、阿伏伽德羅常数、电化学、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化工流程、实验探究、物质结构等知识。例如2019年全国Ⅱ卷第7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道试题的考查就涉及到了化学与生活、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教师要对这些考查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带着学生有针对性地复习,促使学生在应用的时候融会贯通。

二、命题特点有纹路,做到复习有针对性

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时要探究考纲要求,了解考纲变化,命题特点,做到复习针对性强。近几年的理综化学试题反应了化学科学发展趋势及特点,关注现代化学化工领域的前沿科技成果,部分试题以学术专著、会议论文、技术专利、科技期刊等资料为背景素材编写,在命题方式上比较注重物理、生物、数学等学科与化学的融合。尽管命题角度新颖,但是考查的知识原理和本质并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特别注重能力立意、学科素养,突出必备知识的考查。例如2019年全国Ⅲ卷第12题,考查三维多孔海绵状Zn为原材料的二次电池,试题内容来源于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2017年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的论文,看起来相当高大上,实际上题目本身不难,考查的是最基础的电化学知识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只要知道在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教师要鼓励学生建立信心,大题小做,稳中求变,克服畏难心理;近两年试卷的题干越来越长,阅读量大,2019年全国I卷长达3000字,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要对学生的阅读速度进行专项训练,提高学生接受信息、吸收整合信息的能力。教师了解命题特点就会在复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

三、复习策略有纹路,使学生自主参与探究过程

1.重课本

高考很多试题源自于教材中的知识点、习题、实验的改编,学生必须通过丰富的知识来灵活地解决问题。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强化重点、突破难点、追踪热点,通过归纳总结提升能力。教师还需特别注意对比各版本教材的异同,补充其他版本教材的重要信息。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是高考命题的最重要的依据,我们学校用的是鲁科版教材,人教版教材中的有许多实验内容及信息是鲁科版所没有的。如2017年全国I卷第12题,以Na2S2O3与盐酸的反应现象为推断题突破口,该知识点在鲁科版没有出现,而在人教版中是重要实验。此外,苏教版教材也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参考;若有条件,港澳台的版本以及国外的教材都可以作为教师拓展知识面的资料。

2.重主干

在高考化学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复习的主要内容,通过提炼主干的方式来明确探究的内容和复习的要点。对于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尤其应关注其中的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微粒半径比较等知识要点。在实验基础知识方面要把握仪器名称、用途、基本操作、常见分离和提纯以及检验的方法,学会操作,并灵活解决问题,达到熟练应用的目的。在性质实验方面,学生要学会仪器组装、掌握实验步骤,通过判断物质类推测物质性质,学会对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3.重细节

在化学学科的试题设置中特别注重细节,这是重要的学科特点。学生在解题时若粗心大意忽略细节,就可能因为看错一个字而一错到底。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细节。高考题中有很多数形结合的题目,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化学问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充分体现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如2019年全国I卷第28题,利用二维坐标图中各气体分压的变化趋势来判断对应的物质;如第35题中给出晶胞图进行原子距离及密度的相关计算;如2017年全国I卷13题,要求考生能对电离常数、pH概念、数学中的对数计算等知识高度融合并且熟练应用;这些都需要学生对各种函数坐标图中数据变化趋势仔细进行分析理解。2019年全国Ⅱ卷第28题,设置的问题如:用索氏提取装置进行实验需要将茶叶研细,研细的目的是什么?圆底烧瓶加热前还要加几粒什么?提取过程不可以用明火加热,原因是什么?这些需要学生对实验细节进行分析,思考实验过程,探究实验原理。

总之,在高考化学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知识,通过知识来认识化学概念,进行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在思考中形成变化的观念,掌握化学平衡,学会推理判断,在复习中“按纹劈柴”,才能做到高效复习。

参考文献

[1]刘新荣;高中化学“新型化学电源”重难点知识透析[J];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2017年11期

[2]顾晔;“化学电源”教学设计[J];化学教与学;2018年06期

猜你喜欢
高三化学本质规律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找规律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中学科知识逻辑的架构
浅谈高三化学试卷评讲课的有效性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巧解规律
高三化学复习中提高习题训练有效性的策略
找规律